YOLOv12多模态(可见光+红外光,基于Ultralytics官方代码实现,可魔改网络)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YOLOv5-v10的多模态目标检测项目,支持RGB与红外双图片输入,可在官方ultalytics基础上进行多种自定义修改,如加入注意力机制、更换主干网络等。项目提供三种融合方式,并附赠1000张RGB+红外数据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兼容Ultralytics版YOLOv3、v5、v6、v8、v9、v10、v11、v12,(提供了v8、v10、v11、v12的模型demo)可加载双图片输入(一般为可见光+红外光),项目代码基于官方ultalytics实现。

可定制RGBD、三模态输入,如有其他输入需求也可私聊咨询。

项目提供的三种融合模型demo,仅供参考和对比试验,不能作为创新点使用,发论文请自己魔改

以下为本人自己论文部分对比实验,仅供参考,所用数据集为LLVIP,标红的三个即为本项目提供的模型demo:

可自己魔改网络,插注意力、换主干、激活函数、损失函数等均(与官方代码的更改方法一模一样),高度兼容。

------------------------------------------

代码有偿,需要请私信

项目包含:

YOLOv12多模态(兼容v3,v5,v6,v8,v9,v10,v11,v12,包含下面介绍的3种融合方式,本博文所有图片均来自该项目,所见即所得)

送:

1. 1000张 RGB+红外数 小据集,用于测试代码能否跑通

2. 3个开源 RGB+红外数据集(LLVIP、KAIST、M3FD),已全部对齐并制作为yolo格式,可直接训练

------------------------------------------

加米可选:

YOLO多模态UI界面实现

------------------------------------------

一、项目结构展示

1. 项目文件

已更新v12

2. 提供的三种融合方式demo

这里不展示详细的yaml文件

1、前端融合

2、中间融合

3、后端融合(双路)

前端融合与单模态原模型对比,下图仅展示了前端融合网络,中间和后端融合均已实现,但不作展示:

yolo11原模型(单输入,3通道)

yolo11双模态(前端融合)(双输入,3+3=6通道)

tips:红外为什么不是单通道,可以做单通道,但是训练可视化会产生一些问题,而且仅仅第一层多两个通道,参数量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如果一定需要做单通道(RGB3+红外1),这边也可以定制。

三模态(三输入,3+3+3=9通道)

二、多模态数据集结构

三、训练结果展示

蓝色为双模态RGB+IR,红色为单模态RGB

四、多模态检测UI实现

 

 

 

<think>好的,用户需要知道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统中清除DNS缓存。首先,我得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参考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 根据引用[2],不同系统的命令有所不同。Windows用的是ipconfig命令,Linux则根据服务不同可能使用systemd-resolved或者其他工具。比如Ubuntu可能用systemd-resolve命令。另外,用户提到的引用[1]是关于Ubuntu的,命令是systemd-resolve,但要注意服务和命令名称的差异,比如没有最后的d字母。 接下来需要分系统整理步骤。首先Windows,用户可能需要查看和清除的命令。然后是Linux的不同发行版,比如使用systemd-resolved的系统和旧版本可能使用nscd或者dnsmasq。MacOS的话,我记得可能有不同的方法,比如用sudo killall -HUP mDNSResponder这样的命令。 需要确保每个系统的步骤准确,特别是命令的正确性。比如在Linux部分,要区分是否需要使用sudo权限,以及不同服务的处理方法。同时,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权限不足或者服务未运行,需要给出检查服务的建议,比如用systemctl status systemd-resolved.service。 还要注意用户可能对命令行不熟悉,所以步骤要详细,比如给出具体的命令示例,并提醒可能需要管理员权限。另外,是否所有Linux发行版都适用这些命令?比如CentOS可能使用不同的服务,可能需要提到这一点,或者建议用户根据系统版本来调整。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考虑用户可能进一步的需求,比如DNS缓存的作用,验证是否清除成功,或者自动清除的方法。这些问题能帮助用户更深入理解DNS缓存管理。 总结一下,回答的结构应该是分操作系统列出步骤,每个步骤包括查看和清除命令,并附加注意事项。然后相关问题围绕DNS缓存的更多方面展开。需要确保引用正确,比如引用[2]提供了Windows和Linux的命令,引用[1]补充了Ubuntu的具体情况。</think>### 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统中清除DNS缓存 DNS缓存用于加速域名解析过程,但有时需要强制清除以获取最新记录。以下是常见操作系统的清除方法: --- #### **Windows系统** 1. **查看DNS缓存** 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 ```bash ipconfig /displaydns ``` 2. **清除DNS缓存** 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 ```bash ipconfig /flushdns ``` 成功后显示`已成功刷新 DNS 解析缓存`[^2]。 --- #### **Linux系统(以systemd-resolved为例)** 1. **查看DNS缓存统计** 终端输入: ```bash sudo systemd-resolve --statistics ``` 2. **清除DNS缓存** 执行命令: ```bash sudo systemd-resolve --flush-caches ``` 若服务未运行,可使用`sudo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resolved.service`重启服务。 **注意**: - 旧版本Linux可能使用`nscd`或`dnsmasq`服务,需执行`sudo service nscd restart`或`sudo systemctl restart dnsmasq`[^1]。 --- #### **macOS系统** 1. **清除DNS缓存** 终端输入: ```bash sudo killall -HUP mDNSResponder ``` 需输入管理员密码确认。 --- #### **Android/iOS移动设备** - 通常通过**重启设备**或**启用飞行模式**临时清除DNS缓存。 ---
评论 10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neccc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