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为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
二重积分
二重积分的基本思想是变成两次积分。物理意义已知面密度f,算质量
即首先把y方向的每一根线段计算出质量(相当于把y的线捏起来了),然后算x
主要方法如下:
计算
∬
D
f
(
x
,
y
)
\iint \limits_Df(x,y)
D∬f(x,y),其中D的形状已知。
画出D,然后做垂直x(或y)轴的线,看是否只有两个交点,如果是就叫x型区域
积分的时候,x的上下限是D能取到的最远的两头,y的上下限是任意位置x,y的上下限
具体看我的图D,椭圆与坐标轴围的图形,x1,x2表示最远能取到的位置,y1,y2表示任意x取到的y的最远位置
然后就是计算
∫
x
1
x
2
d
x
∫
y
1
(
x
)
y
2
(
x
)
f
(
x
,
y
)
d
y
\int_{x_1}^{x_2}dx\int_{y_1(x)}^{y_2(x)}f(x,y)dy
∫x1x2dx∫y1(x)y2(x)f(x,y)dy
先算dy再算dx,算dy的时候x看作常数。
难点在于:如果不能用一个y(x)表示,那就得把x分段了
先算y也是一样的。
再次简单总结:
x在D的最远位置是x的积分上下限,y上下限是对任意x,y能取到的最远的位置
然后先对y再对x积分。如果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就分段。
这是先x再y,当然先y再x也行
三重积分
分为先二后一和先一后二。
先二后一思想就是对任意z,有一个平面D,与z有关。所以算的时候先算D的二重积分,最后算z的
先一后二思想是对底面任意(x,y)有一个z,把z先积起来然后算对D的积分
当然,第一次积分后对z或者对D的积分结果都是另一个的函数。即对z积分以后是F(D)dD,对D积分后是F(z)dz
具体见图
所以,方法是:首先确定用哪个,一般选第二种,然后z的上下限是最大的能取到的位置
再然后算任意z处D的积分,像这里就要分成三部分算。
每一部分都用之前的方法:即确定x最大的上下限,然后任意x处y用x表示出来,找到上下限。
之后依次积就行。
最后给个例题,原题见华师大数分下P264第二题的(2)
试改变下列累次积分的顺序:
∫
0
1
d
x
∫
0
1
d
y
∫
0
x
2
+
y
2
f
(
x
,
y
)
d
z
\int_0^1dx\int_0^1dy\int_0^{x^2+y^2}f(x,y)dz
∫01dx∫01dy∫0x2+y2f(x,y)dz
首先画出积分区域V。方法是首先画在x-y,x-z,y-z的投影然后再画在x=1,y=1上投影,脑补一下。
讲道理,一开始真的不好画,但是投影一下可能会好一点。
之后如果算的是以x-y为底面的话:
z的积分范围是0到2,但是发现z在取1前后切面的面积表示不一致,那么就分开来:
那么就分为两部分
z是0到1时,x是0到1,任取x,y是0到
1
−
x
2
\sqrt{1-x^2}
1−x2
z是1到2时,x是
z
−
1
\sqrt{z-1}
z−1到1,y是
z
−
x
2
\sqrt{z-x^2}
z−x2到1
然后按从外到内z,x,y的顺序积就好了
其他的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