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参悟-187] - 《道家-水木然人间清醒1》读书笔记 - 真相本质 -10- 关系界限 - 一个人只有放下自我,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IT人跳出自己的思维局限,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目录

一、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

二、一个人认知的本质是神经网络的模型训练

三、每个人的认知具有局限

四、放下自我,就是跳出自我的认知局限

五、站在上帝的视角,俯瞰不同众生的千差万别的大脑认知系统

六、个体的独特性,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不用的认知

七、大脑 VS 神经网络

7.1 结构特点

7.2 功能特性

7.3 学习机制

7.4 应用领域

7.5 相同点

八、不以自己的好恶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

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源自一个古老的故事,讲的是一群盲人各自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后,因为无法看到大象的全貌,所以各自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人们只了解事物的局部就轻率地下结论,导致对事物整体的误判。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盲人摸象”的情况。由于人们的知识、经验、立场和视角的差异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知都可能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人们在讨论或分析问题时,只关注到事物的某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方面

二、一个人认知的本质是神经网络的模型训练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认知的本质。认知研究的核心是信息流动的过程,涵盖了人类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理解、记忆、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思考的过程,是人类思维的基础。

其次,当我们提及神经网络的模型训练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一种模拟大脑神经网络工作的方式。神经网络的设计和训练都是受借鉴自自然生物的大脑,许多神经网络的结构和架构可以看作是大脑神经元之间互相连接、信息传递和处理的一种刻画和模拟。这种模拟过程通过训练数据来调整网络中的权重和参数,使得网络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或分类新的数据。

然而,将一个人的认知本质等同于神经网络的模型训练是一种简化和抽象的说法。虽然神经网络在模拟人类认知的某些方面(如感知、记忆和学习)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它们仍然无法完全复制人类认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人类认知还包括情感、意识、创造力等高级功能,这些功能在当前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尚未得到很好的模拟。

三、每个人的认知具有局限

每个人的认知都具有局限。这种局限性源于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获取与处理的限制: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同时感知和记住所有的信息,而只能根据我们的需要、兴趣和注意力来选择性地处理信息。这可能导致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或遗漏。

  2. 经验和知识的限制:我们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对认知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所学习的知识不同,因此我们在理解事物时可能会受到自身经验和知识的限制。这种限制使得我们对某些事物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或全面的认识。

  3. 认知偏见的影响:人们往往受到各种认知偏见的影响,如先入为主的观念、刻板印象、过度概括等。这些偏见可能导致我们在面对新信息时产生误解或偏见,从而限制了我们的认知。

  4. 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心理和情感状态对认知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当我们处于焦虑、紧张或兴奋等情绪状态时,我们的认知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判断失误或决策偏差。

  5. 文化和社会的限制:我们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会影响我们的认知。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可能使我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我们对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产生误解或偏见。

为了克服这些认知局限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开放的心态:尝试接受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避免过于固执己见。

  2. 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通过学习和积累知识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范围。

  3. 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认知:定期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反思和审视,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和偏见。

  4. 多角度思考问题:尝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5. 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拓宽自己的认知范围。

四、放下自我,就是跳出自我的认知局限

放下自我,或者说培养一种非我中心(ego-less)的思维方式,是跳出自我的认知局限的一种重要途径。

当我们陷入自我中心时,我们的思考、决策和行动往往受到个人欲望、偏见、经验和知识的限制。我们的视角会变得狭隘,难以看到事物的全貌,更难以理解和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经验

而当我们尝试放下自我,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时,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开放地看待事物。我们可以摆脱个人的偏见和欲望的束缚,更加理性地分析和判断问题。我们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从而拓宽我们的认知范围。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放下自我、跳出自我的认知局限的方法:

  1. 保持谦虚和好奇心: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保持一种持续学习和探索的心态。对于新的观点和经验,保持开放和好奇的态度,愿意去了解和学习。

  2. 倾听和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经历。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了解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拓宽自己的认知视野。

  3. 反思和审视自我:定期对自己的行为和思维进行反思和审视,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和偏见。尝试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立场和感受,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4. 培养同理心:学会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和经历,培养一种同理心。通过理解和接纳他人的不同,我们可以更加容易地跳出自我的认知局限,看到事物的不同面貌。

  5. 实践冥想和禅修:冥想和禅修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少杂念和干扰,从而更加清晰地思考和感知。通过实践这些技巧,我们可以更加容易地放下自我,跳出自我的认知局限。

总之,放下自我是跳出自我的认知局限的重要途径。通过保持谦虚和好奇心、倾听和尊重他人、反思和审视自我、培养同理心以及实践冥想和禅修等方法,我们可以逐渐摆脱个人的偏见和欲望的束缚,拓宽自己的认知范围,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和他人。

五、站在上帝的视角,俯瞰不同众生的千差万别的大脑认知系统

站在上帝的视角,俯瞰不同众生的千差万别的大脑认知系统,我们可以观察到,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确实会拥有不同的感受、认知、观点和行为反应。这种差异源于每个人独特的大脑结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以及情感状态。

首先,每个人的大脑结构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决定了他们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和效率。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模式、神经递质的分布以及大脑各区域的活跃程度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感知、思考和决策过程。因此,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不同人的大脑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导致他们对该事物的感受、认知、观点和行为反应各不相同。

其次,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些经历塑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和世界观,进而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反应。例如,一个曾经遭受过伤害的人可能会对某个看似无害的事物产生过度的警觉和反应,而一个性格乐观的人则可能会从同一个事物中看到积极的一面。

此外,文化背景也是影响人们认知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价,这些文化差异会导致人们在面对同一事物时产生不同的观点和反应。例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艺术、宗教、政治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

最后,情感状态也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和反应。当人们处于不同的情感状态时,他们的大脑会释放出不同的神经递质,这些递质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感知和行为。例如,一个愤怒的人可能会对某个微不足道的事情大发雷霆,而一个平静的人则可能会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处理同样的事情。

综上所述,站在上帝的视角俯瞰不同众生的千差万别的大脑认知系统,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认知、观点和行为反应。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人类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魅力,也提醒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尊重彼此的差异和独特性。

六、个体的独特性,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不用的认知

个体的独特性确实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不同认知。当我们跳出自我,提出并审视自己的认知,感受并理解不同个体之间的认知差异时,我们更接近事物的真相。

每个人由于其独特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价值观、性格特征以及大脑结构等因素,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认知模式。这些模式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解释和应对周围的世界。因此,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感受和行为反应。

当我们尝试跳出自我,不仅需要提出自己的认知,更需要以一种开放、包容和客观的态度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认知。这需要我们放下偏见和固执,用同理心去体验他人的观点,并试图理解他们得出这些观点的原因和背景。

通过这种过程,我们可以逐渐认识到,事物的真相往往不是单一的、绝对的,而是多元的、相对的。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观察和解读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认识。这些不同的认知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事物的全面理解。

因此,认识事物的真相需要我们具备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不同的认知差异,并对不同的认知差异进行总结、分析、抽象,从而逼近真相!!!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以更加全面、深入和准确地认识事物的真相。

七、大脑 VS 神经网络

大脑与神经网络之间的比较,可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归纳:

7.1 结构特点

  1. 大脑
    • 高度复杂性:大脑由约140亿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与其他数千个神经元相连接,形成庞大的神经网络。
    • 层次结构:大脑皮层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负责特定的功能,如视觉、听觉、运动控制等。
    • 神经可塑性: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可以随着学习和经验发生改变,显示出强大的适应性。
  2. 神经网络
    • 模拟结构:神经网络是模仿生物大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计算模型,由多个相互连接的节点(神经元)组成。
    • 层次性:神经网络通常包含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信息在这些层次之间传递和处理。
    • 权重和激活函数:每个节点之间的连接都有权重,节点通过激活函数对输入进行处理并产生输出。

7.2 功能特性

  1. 大脑
    • 高度集成化:大脑能够整合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进行复杂的认知、决策和行为控制。
    • 并行处理:大脑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和信息,实现高效的信息处理。
    • 学习和记忆:大脑具有强大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环境并积累知识。
  2. 神经网络
    • 分布式处理:神经网络通过分布式的方式处理信息,每个节点都参与信息的处理。
    • 顺序处理:神经网络通常按照顺序处理输入信息,逐层传递和计算。
    • 学习能力: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训练学习调整权重,实现对输入数据的分类和预测。

7.3 学习机制

  1. 大脑
    • 反馈学习:大脑通过反馈机制进行学习,根据行为结果调整神经连接和神经元的活动。
    • 神经可塑性: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可以随着学习和经验发生变化,实现持续的学习和改进。
  2. 神经网络
    • 监督学习:通过提供已知输入和对应输出的训练数据,神经网络可以学习调整权重以产生正确的输出。
    • 非监督学习:神经网络也可以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学习数据的内在结构和模式。

7.4 应用领域

  1. 大脑
    • 自然界中的智能系统,支持生物体的感知、思考、记忆和行为。
  2. 神经网络
    • 人工智能领域:神经网络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游戏等领域。
    • 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神经网络在预测模型、分类任务、异常检测等方面表现出色。

总结来说,大脑与神经网络在结构、功能、学习机制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大脑作为自然界的智能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集成化和适应性;而神经网络作为模拟大脑工作的计算模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大脑的功能,但在复杂度和功能上仍有很大差距。对大脑和神经网络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也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7.5 相同点

大脑与神经网络之间虽然存在显著的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或相似点。以下是它们之间的相同点:

一、信息处理方式

  1. 并行处理:大脑和神经网络都具备并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大脑中,不同的神经元和神经网络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和信息。同样,在神经网络中,多个节点(神经元)也可以同时处理输入数据,并通过并行计算产生输出。

二、连接性

  1. 网络结构:大脑和神经网络都由大量的节点(神经元)和连接(突触或权重)组成。这些节点通过连接相互传递信息,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2. 可塑性:大脑和神经网络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任务。同样,在神经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权重也可以通过训练进行调整,以优化网络的性能。

三、学习能力

  1. 通过经验改进:大脑和神经网络都具有学习能力,可以通过经验和数据进行自我改进。在大脑中,学习过程通常涉及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加强或减弱,以形成更有效的神经回路。在神经网络中,学习过程则通过调整节点之间的连接权重来实现,使网络能够更好地适应输入数据并产生准确的输出。

四、适应性

  1. 适应环境变化:大脑和神经网络都表现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大脑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任务调整其结构和功能,以适应新的需求。同样,神经网络也可以通过训练和调整来适应不同的输入数据和任务需求。

五、计算模型

  1. 数学基础:大脑和神经网络都可以被视为计算模型。在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传递信息可以被视为一种计算过程。同样,在神经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和权重调整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计算过程,用于处理输入数据并产生输出。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大脑与神经网络之间存在这些相同点,但它们在复杂性、功能、学习机制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仍有显著差异。大脑是自然界的智能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集成化和适应性;而神经网络则是模拟大脑工作的计算模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大脑的功能,但在复杂度和功能上仍有很大差距。

八、不以自己的好恶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

“不以自己的好恶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是一句富有深意的格言,它强调了客观性和公正性在评价事物和他人时的重要性。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做出判断或决策时,应该超越个人的喜好和偏见,尽量从更全面、更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

首先,当我们过于依赖自己的好恶来评判事物时,往往会陷入主观臆断的误区我们的喜好和偏见可能会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我们对某些事物产生偏见或误解。因此,如果我们仅仅以自己的好恶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就可能会忽视事物的真实面貌,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

其次,不以自己的好恶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加公正和客观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他人或事物时,我们应该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事实依据、道德准则、社会规范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价,避免因为个人偏见而导致的不公和不公正。

最后,不以自己的好恶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也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加宽容和包容心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偏好,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自己的好恶,就可能会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而当我们学会从更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事物时,就能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选择,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之,“不以自己的好恶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是一句富有智慧的格言,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事物和他人时要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尽量从更全面、更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这样做不仅能让我们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还能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宽容和包容的心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世界上真正的高手,都在通过构建故事去影响别人。而那些看穿的人只能看破而不能说破,因为这个“相”必须维持下去,大家才能有条不紊地生活

我们可以看透全局,但千万不能试图说透,因为一旦这个“相”被揭开了,很多秩序就彻底混乱了

凡是揭开这个“相”的人,也就是让大众想象幻灭的人,都会成为千夫所指。古往今来,这种人物实在太多。

比如苏格拉底,他明知道自己已经处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却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苦心劝人省察人生、潜心向善。最后,他被大众以“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处以极刑。

他终于死于不理解自己的同胞之手,而且还被认为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这就是坚持说真相的下场。

比如《皇帝的新装》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童话:面对那个全身赤裸在大家眼前游荡的皇帝,所有的人都竖起大拇指,夸他的衣服漂亮。唯独一个天真的小孩站出来说:他明明什么都没穿啊!刹那间,整个世界尴尬无比,因为他撕开了世界的假象,让世人无所适从

假到真处假亦真,当假戏做到了极致,就是真的了。

千万不要执着于各种事物的表象,这就是《金刚经》里一直强调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当我们不执着于表相的时候,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这也叫“不着相、不住相”。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句出自佛教经典《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的著名偈语,由释迦牟尼提出。这句话的含义丰富而深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和归纳:

  1. “应无所住”的含义
    • “住”指的是因为对色、声、香、味、触的向往而引发的执着心。在佛教中,无所住即是无所执着、无所依附的意思。它意味着人们不应该被世俗的物质和现象所迷惑,也不应对它们产生执着或依赖。
    • 进一步来说,“住”即“住相”,指所有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感觉到的、头脑思维的,这一切留在心里便是“相”,相一直住在心里就是住相,也叫着相。应无所住,就是我们的内心不要住任何事,任何人,因为心中有挂碍,就会有烦恼和妄想。就是说,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相,就看不到事物原本的真相了。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大脑感受到的内容,都是经过个人大脑神经网络加工后的结果,不同的人,由于经历不同,个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对相同事物的翻译是不相同的。一旦一个人执着于自己感受到的相,就无法看到真实的事物的真相了!!!
    • “应无所住”真正的含义是:突破和跳出自己思维的认知的局限和框架!!!
  2. “而生其心”的含义
    • “生心”即生清净心、生平等心、生平常心。表示当人们的内心从所有的执着和迷思中解脱出来后,他们可以生出一颗清净、平等、正直之心。这样的心能够更加清晰地洞察世界的真相,而不是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一旦人突破和跳出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局限,站在全局和客观的角度看待任何事情,就能够看到实物原本的样子,看到实物的本质了。而不是盲人摸象,只能看到自己感受到的内容!!!
    • 这句话也表明,只有当我们摆脱了对现象的执着,才能自然生出清净、平等和正直的内心状态。
    • 比如,狼吃羊,站在狼的角度,那是捕食,那是填饱肚子,羊就是食物,不吃食物,自己就会死掉;站在羊的角度,狼是残忍的,残害了羊,羊就死掉了。然而,跳出羊和狼的立场和身份,狼吃羊所谓残忍和怜悯,这是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各自存在的生存方式而已。
  3. 整体含义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整体来说,是教导我们超越执着的思维模式,开放心灵,接纳一切的真理。它提醒我们不要被世俗的物质和现象所迷惑,而是要以开放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世界。
    • 这句话还意味着,我们不应被过去的经历所束缚,也不应过分追求未来的结果,而是应该专注于当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经历和体验中。

综上所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句充满智慧的佛教偈语,它提醒我们要超越执着,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平等,以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世界。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

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