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激开关电源系列----发波芯片PWM环路调节

本人菜鸟,如内容有错误与不足地方,麻烦各位大神批评指正。

本文以TI电流控制型发波芯片UCC28C45为例简单介绍PWM环路调节原理。

下图为芯片内部功能框图,该芯片可通过RT/CT引脚设置固定频率。

1.PWM调波原理

下图是环路光耦反馈原理图,调节原理如下:输出电压VCC变化导致ME431基准芯片的REF引脚处电压变化,与其内部的基准VREF电压进行比较,导致ME431的C端电压变化,从而引起光耦原副边的电流变化,由此改变UCC28C45的1角COMP(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处的对内部等效恒流源的分流,COMP之后的的电阻分压后的电压与CS管脚产生的三角波进行对比从而调节占空比,保证期望电压的正常输出。

举例说明:

当VCC变大,则U2的REF处的电压增大,从而U2的C端电压降低,导致光耦原边IF、副边IC增大,芯片内部等效恒流源被光耦IC分走的电流增多,则其通过2R/R处的分压减小,从而误差电压与CS处的电流检测三角波经过PWM比较器比较,最终使PWM输出占空比减小,从而维持电压VCC的稳定;反之,当VCC减小时,分析同上。

2.环路元器件参数及计算

默认预留位置电阻R6为0Ω,其电阻无实际意义,主要用与使用环路分析仪调节环路PID参数时,方便注入信号的地方。

2.1 反馈电阻的选择

 反馈电阻R5/R3,通过这两个电阻配合环路U2保证整个输出电压的稳定。

计算公式为:

其中VREF = 2.5V;

本例主输出电压是VCC=12.25V,为了保障主路损耗不太大,所以取分压电阻R3=10KΩ,则根据公式计算得R5=39K。

2.2 光耦工作参数选择

光耦与ME431、在本次电路内起到线性调节的作用,R2主要为了让光耦工作在线性区且起到对ME431的限流的作用。R1为ME431提供一个基础电流,防止它工作到关闭的区域(小于0.3uA)。

 COMP引脚最大输出灌电流为10mA,咱们可以留个余量,取IC<=8mA。

上图可看出使光耦工作在线性区的条件是原边电流约取IF = 5mA。则电阻R2的值为

R2=VCC-1.2V/IF=2.2K;

R1电阻要保证电流IKA大于0.4MA满足ME431最低工作电流,且不能选择过小导致影响光耦自身导通问题。一般的光耦导通后VF最大为1.2V,所以流过R1最大电流取小于1MA(为保证光耦工作在线性区,流过光耦原边的电流不小于4mA),于是:

 R1>=1.2/1mA = 1.2K;

我们这里取R1=R2=2.2K下面进行验证下:mathcad计算过程如下:

接下来就是调节PID环路参数

C3,R4,C1三个器件共同构成了双极点,单零点补偿网络,环路PID调节的内容过于复杂,具体方法在后续文章中独立讲解,本文暂不做介绍。

以上内容存在问题或错误在所难免,烦请各路大神批评指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