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与杨某准备合作创作一部中篇小说,反映当今社会的情感问题。小说初稿完成后,取名《阴晴圆缺》。由于该两人对初稿均不满意,就商量待修改后再发表。之后,张某就买了新房子,一直忙于装修,抽不出时间过问讨论修改事宜。鉴于此,杨某就请了李某帮助共同修改初稿。其间,廖某曾帮助收集过一些资料。稿件完成后,改名为《情感真空记录》发表,署名为杨某、李某。小说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在读者中颇受好评,不少图书馆均将其作为文学藏书予以收藏。某学院文学专业还从该学院图书馆中复制了几本用于教学。英文爱好者江某将该小说翻译成了英文出版,江某的朋友常某知道后也动了翻译之心,就将小说翻译成了蒙古族文字出版,但是,该两人均未征得小说作者的同意。
某制片人万某也未经小说作者同意就请作家商某将该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剧本。万某拿到电影剧本后请导演曾某将其拍成了电影。 该电影上映后,社会反映也很不错。影片中的两首插曲分别为唐某和姚某创作,这两首插曲很快成为流行歌曲被群众广为传唱。 某音像出版社看到电影的插曲如此被看好,就将其收录进一盘言情歌曲的磁带中出版发行并将其中的一首作为主打歌曲,为此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某录像制作公司看到该电影票房收入甚高,就在未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将电影制作成录像向海外发行。面对该小说和电影的轰动情况,某报社发表了一篇评论员文章,随即这篇文章就被多家报刊和杂志社转载。
人物
任务 | 操作 | 分析 |
---|---|---|
张某与杨某 | 合著初稿 | 小说如果和初稿大部分相同,张某享有著作权 |
李某 | 帮助杨某共同修改初稿 | |
杨某、李某 | 稿件完成后,改名并署名发表 | |
廖某 | 曾帮助收集过一些资料 | 未参与创作,不享有著作权 |
图书馆 | 将其作为文学藏书予以收藏 | 复印图书供本人学习、教学之用,不构成侵权。 |
某学院文学专业 | 从该学院图书馆中复制了几本用于教学 | 合理使用 |
江某 | 未征得小说作者的同意,将该小说翻译成了英文出版 | 侵犯作者的著作权 |
常某 | 未征得小说作者的同意,将小说翻译成了蒙古族文字出版 | 因为是少数民族语言,不侵犯著作权 |
制片人万某 | 未经小说作者同意就请作家商某将该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剧本 | 侵犯了小说作者的著作权 |
商某 | 将该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剧本 | 享有著作权;侵犯了小说作者的著作权 |
制片人万某 | 拿到电影剧本后请导演曾某将其拍成了电影 | 对影片享有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 |
唐某和姚某 | 创作 影片插曲 | 享有电影插曲的著作权; |
音像出版社 | 将插曲收录进一盘言情歌曲的磁带中出版发行 | 音像出版社发行影片插曲磁带须事先征得唐某和姚某的同意 |
某录像制作公司 | 未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将电影制作成录像向海外发行。 | 侵犯了小说作者的复制权;侵犯了小说作者的摄制权 |
某报社发 | 对电影和小说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声明不得转载)随即这篇文章就被多家报刊和杂志社转载。 | 转载侵犯报社的著作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