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免疫
- 黏膜免疫系统(MIS, Mucosal Immune System)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存在于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黏膜组织,负责在防御病原体的同时维持免疫耐受,以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 黏膜免疫系统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主要通过屏障机制、免疫细胞和 sIgA 共同抵御病原体入侵。
- 在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感染、疫苗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异常的黏膜免疫可能导致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哮喘等。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1)解剖屏障
- 上皮屏障:由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组成,防止病原体直接侵入。
- 黏液层:富含黏蛋白(Mucin),可黏附病原体并防止其接触上皮细胞。
- 抗菌物质:
- 溶菌酶(Lysozyme):裂解细菌细胞壁。
- 防御素(Defensin):杀死或抑制病原菌。
- sIgA(分泌型 IgA):结合病原体,防止其黏附上皮。
(2)免疫细胞与组织
- MALT(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 GALT(肠相关淋巴组织):如派尔氏结(Peyer’s patches),位于小肠末端,能主动采集抗原并激活免疫应答。
- BALT(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位于肺和支气管,有助于抵御呼吸道感染。
- M 细胞(微褶皱细胞):位于黏膜上皮,能主动摄取抗原并传递给免疫细胞。
- 树突状细胞(DCs):在淋巴组织内捕获抗原并呈递给 T 细胞。
- T 细胞(CD4+ 和 CD8+):在 MALT 内发挥免疫应答或免疫耐受作用。
(3)分泌性抗体: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
- 主要功能:
- 结合病原体,防止其黏附和入侵上皮细胞。
- 维持肠道菌群稳态,防止共生菌过度生长导致感染。
- 特点:
- 主要由B 细胞分泌,在泌乳期母乳中含量丰富,对新生儿提供免疫保护。
- 可在肠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提供非炎症性免疫防御。
黏膜免疫的功能
- 屏障作用:黏液、sIgA 和紧密连接上皮细胞共同防止病原体侵入。
- 免疫应答:通过 GALT、BALT 等组织识别抗原并激活免疫系统。
- 疫苗开发:如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鼻喷式流感疫苗,能刺激局部 sIgA 产生。 (抗原性物质含片)
- 疫苗开发:如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鼻喷式流感疫苗,能刺激局部 sIgA 产生。 (抗原性物质含片)
- 免疫耐受:防止对食物抗原、共生菌等无害物质产生过度免疫反应,以避免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
- 益生菌调节:如补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可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
- 自身免疫病研究: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与黏膜免疫失调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