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L 4 Foundation 思维导图笔记整理

Itil服务管理

Itil服务管理.................................................................................................................. 1

1.      第一章:介绍........................................................................................................ 5

1.1.      1.1.SVS服务价值系统.................................................................................... 5

1.1.1.      1.定义:代表组织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活动如何协同工作,以通过支持IT的服务促进价值创造。............................................................................... 5

1.1.2.      2.SVS核心组件........................................................................................ 5

1.1.3.      3.架构图................................................................................................... 5

1.2.      1.2.四维模型................................................................................................... 6

1.2.1.      1.组织和人员........................................................................................... 6

1.2.2.      2.信息和技术........................................................................................... 6

1.2.3.      3.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7

1.2.4.      4.价值流和流程....................................................................................... 8

1.2.5.      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有效和高效地促进客户和其他利益干系人的价值至关重要。适用于所有被管理的服务,总体上也适用于SVS..................... 9

1.2.6.      5.外部因素............................................................................................... 9

2.      第二章:服务管理的关键概念............................................................................ 9

2.1.      2.1.组织、服务提供商、服务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9

2.1.1.      1.服务提供者........................................................................................... 9

2.1.2.      2.服务消费者........................................................................................... 9

2.1.3.      3.其他利益干系人................................................................................. 10

2.1.4.      4.组织..................................................................................................... 10

2.2.      2.2.价值......................................................................................................... 10

2.2.1.      价值........................................................................................................ 10

2.2.2.      价值共创................................................................................................ 11

2.2.3.      服务管理................................................................................................ 11

2.3.      2.3.产品和服务............................................................................................. 11

2.3.1.      1.配置资源以创造价值......................................................................... 11

2.3.2.      2.服务..................................................................................................... 11

2.3.3.      3.产品..................................................................................................... 12

2.4.      2.4.服务......................................................................................................... 12

2.4.1.      1.服务供应............................................................................................. 12

2.4.2.      2.服务关系............................................................................................. 12

2.4.3.      3.服务关系模型..................................................................................... 12

2.5.      2.5.价值:成果、成本和风险..................................................................... 13

2.5.1.      1.成果..................................................................................................... 13

2.5.2.      2.成本..................................................................................................... 13

2.5.3.      3.风险..................................................................................................... 13

2.5.4.      4.功用和功效......................................................................................... 13

3.      第三章:服务管理四领域.................................................................................. 14

3.1.      详见第一章................................................................................................... 14

4.      第四章:ITIL服务价值体系SVS........................................................................ 14

4.1.      4.1.ITIL服务价值体系总览.......................................................................... 14

4.1.1.      1.ITIL SVS描述了组织的所有组件和活动如何作为一个系统共同工作以实现价值创造。.............................................................................................. 14

4.1.2.      2.SVS的结果就是价值,即可感知到某一事务的收益、有用性和重要性。  14

4.1.3.      3.输入..................................................................................................... 14

4.1.4.      4.SVS的组件.......................................................................................... 14

4.1.5.      5.SVS目的,使用产品和服务,确保组织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      15

4.1.6.      6.组织的敏捷性支持内部变更,弹性以承受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15

4.2.      4.2.机会、需求和价值................................................................................. 15

4.2.1.      机会........................................................................................................ 15

4.2.2.      需求........................................................................................................ 15

4.2.3.      价值........................................................................................................ 16

4.3.      4.3.ITIL指导原则.......................................................................................... 16

4.3.1.      1.专注于价值......................................................................................... 16

4.3.2.      2.从在的地方开始................................................................................. 16

4.3.3.      3.基于反馈迭代推进............................................................................. 17

4.3.4.      4.协作和提升可视化程度..................................................................... 18

4.3.5.      5.全面思考和工作................................................................................. 18

4.3.6.      6.保持简单实用..................................................................................... 19

4.3.7.      7.优化和自动化..................................................................................... 20

4.3.8.      定义........................................................................................................ 21

4.4.      4.4.治理......................................................................................................... 21

4.4.1.      1.管理机构和治理................................................................................. 21

4.4.2.      2.SVS中的治理...................................................................................... 21

4.5.      4.5.服务价值链............................................................................................. 21

4.5.1.      1.计划..................................................................................................... 21

4.5.2.      2.改进..................................................................................................... 22

4.5.3.      3.契动/联络........................................................................................... 22

4.5.4.      4.设计和转换......................................................................................... 22

4.5.5.      5.获取/构建........................................................................................... 22

4.5.6.      6.交付与支持......................................................................................... 22

4.5.7.      活动代表组织在创造价值时所采取的步骤,没想活动将输入转化为输出。  22

4.6.      4.6.持续改进................................................................................................. 22

4.6.1.      1.持续改进模型..................................................................................... 22

4.6.2.      2.服务价值链活动................................................................................. 23

4.6.3.      3.持续改进实践..................................................................................... 24

4.7.      4.7.实践......................................................................................................... 24

5.      第五章:管理实践.............................................................................................. 24

5.1.      5.1.通用管理实践......................................................................................... 24

5.1.1.      1.架构管理............................................................................................. 24

5.1.2.      2.持续改进............................................................................................. 25

5.1.3.      3.信息安全管理..................................................................................... 25

5.1.4.      4.知识管理............................................................................................. 26

5.1.5.      5.度量和报告/指标............................................................................... 26

5.1.6.      6.组织变更管理..................................................................................... 27

5.1.7.      7.投资组合管理..................................................................................... 28

5.1.8.      8.项目管理............................................................................................. 28

5.1.9.      9.关系管理............................................................................................. 29

5.1.10.        10.风险管理....................................................................................... 29

5.1.11.        11.服务财务管理............................................................................... 29

5.1.12.        12.战略管理....................................................................................... 30

5.1.13.        13.供应商管理................................................................................... 31

5.1.14.        14.劳动力和人才管理....................................................................... 32

5.2.      5.2.服务管理实践......................................................................................... 33

5.2.1.      1.可用性管理......................................................................................... 33

5.2.2.      2.业务分析............................................................................................. 34

5.2.3.      3.容量和性能管理................................................................................. 34

5.2.4.      4.变更控制............................................................................................. 35

5.2.5.      5.事件管理............................................................................................. 36

5.2.6.      6.IT资产管理......................................................................................... 37

5.2.7.      7.监控与事态管理................................................................................. 38

5.2.8.      8.问题管理............................................................................................. 38

5.2.9.      9.发布管理............................................................................................. 40

5.2.10.        10.服务目录管理............................................................................... 41

5.2.11.        11.服务配置管理............................................................................... 42

5.2.12.        12.服务连续性管理........................................................................... 43

5.2.13.        13.服务设计....................................................................................... 44

5.2.14.        14.服务台........................................................................................... 45

5.2.15.        15.服务级别管理............................................................................... 46

5.2.16.        16.服务请求管理............................................................................... 47

5.2.17.        17.服务验证和测试........................................................................... 47

5.3.      5.3.技术管理实践......................................................................................... 49

5.3.1.      1.部署管理............................................................................................. 49

5.3.2.      2.基础架构和平台管理......................................................................... 50

5.3.3.      3.软件开发和管理................................................................................. 51

  1. 第一章:介绍
    1. SVS服务价值系统
      1. 1.定义:代表组织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活动如何协同工作,以通过支持IT的服务促进价值创造。
      2. 2.SVS核心组件

ITIL服务价值链

定义:提供运营模式,用于创建、交付和持续改进服务
组织在创造价值过程中采取的步骤

ITIL实践

增强了服务价值链的灵活性

ITIL指导原则

用于指导组织的决策和行动,并确保对组织的服务管理有共同的理解和共同的方法

治理

组织根据战略调整运营

持续改进

提供持续改进模型,保持弹性和敏捷性

      1. 3.架构图

    1. 四维模型
      1. 1.组织和人员

组织

权力结构和权力体系

共同的价值观和态度---文化

随着组织的复杂性提升,必须确保组织的机构和管理水平,以及其角色、职责、授权和沟通关系得到很好的定义,并支持其总体战略和运营模式。

人员

合适的能力和胜任力水平

组织和个人的技能能力,还有管理和领导风格,以及沟通和协作技能。

角色和职责,正式组织架构,文化,,以及所需人员配置和能力。

      1. 2.信息和技术

1.包括管理服务所需的信息和知识,以及所需的技术,还包括SVS不同组件之间的关系。

2.技术:工作流管理系统,知识库,库存系统,通信系统和分析工具。---移动平台,云解决方案,远程协作工具。自动化测试,部署解决方案。

3.信息管理是实现客户价值的主要手段。

4.在不同的服务和服务组件之间交换信息。理解优化各种服务的信息体系架构,考虑提供给用户和在服务之间交换信息的可用性,可靠性,可访问性,及时性,准确性,相关性等方面的准则。

5.文化/业务性质可能会对选择使用的技术产生重大影响。

6.ITSM,云计算

特征

1.按需可用(通常是自助服务)

2.网络接入(通常是互联网接入)

3.资源池(通常是多个组织之间)

4.快速弹性(通常是自动的)

加快新服务和变更服务的部署速度。

5.可度量的服务(通常是从服务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1. 3.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1.定义:包括组织与设计、开发、部署、交付、支持或持续改进服务的其他组织的关系,它还包括组织与其合作伙伴或供应商之间的合同及其他协议。

2.组织之间的关系会有不同程度的整合性和正式性。

3.组织的策略应该基于其目标、文化和商业环境。

核心能力,借助供应商和或作伙伴,自给自足

4.利用服务集成和管理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5.影响使用供应商的策略

1.战略重心

2.企业文化

3.资源稀缺性

4.成本问题

5.领域专业知识

6.外部制约因素

7.需求模式

      1. 4.价值流和流程

1.适用于组织及其SVS,也适用于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定义了实现商定目标所需的活动、工作流程、控制和程序。

1.关注的是组织的各个部分如何以综合协调的方式工作,以便通过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

2.重点是组织开展那些活动?如何组织活动?以及组织如何确保他为所有利益干系人高效和有效的创造价值。

IT服务价值链

为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提供运营服务,有效管理产品和服务所需的所有关键活动。

服务管理的价值流

1.定义:价值流是组织用来为服务消费者创建和交付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步骤。,价值流是组织价值链活动的组合。

2.精益,消除浪费。

增加增值活动

2.流程

1.定义: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一组活动。流程定义了行动给的顺序及其依赖关系。

2.流程描述了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工作,定义明确的流程可以提高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生产率。(程序,工作说明书)

侧重于活动以及活动之家的协调情况,组织开展的具体活动,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及组织如何确保高效且有效的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1. 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有效和高效地促进客户和其他利益干系人的价值至关重要。适用于所有被管理的服务,总体上也适用于SVS.
      2. 5.外部因素

1.高度的易变性和不确定性。考虑外部因素对四个维度的影响

2.政府和社会,对外部期望的工具和技术进行投资

3.经济和社会因素,创建多个版本,对不同购买模式对应不同的消费群体。

4.数据保护法律和法规。

  1. 第二章:服务管理的关键概念
    1. 组织、服务提供商、服务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1. 1.服务提供者

在提供服务时,一个组织承担了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提供者可以处于消费者组织的外部,也可以是同一组织的不同部分。

      1. 2.服务消费者

1.客户(Customer)

定义服务需求并对服务消费结果负责的人 (采购部门)

2.用户(User)

使用服务的人(员工)

3.赞助者或发起人(Sponsor)

出钱的/拍板的,授权服务消费预算的人(高层组织,审批预算)

      1. 3.其他利益干系人

提供者组织的员工、合作伙伴、股东、供应商、股东、监管机构、社会团体等

产品和服务以多种方式为利益干系人创造价值,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

      1. 4.组织

为实现其目标,具有自己的职能、职责、权限和关系的个人或群体。

规则和复杂程度

与法律实体的关系

组织可能承担不同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服务消费者

    1. 价值
      1. 价值

价值是利益相关者感知道德利益、有用性和重要性。价值可以是主观的。

      1. 价值共创

服务提供商交付服务,消费者接受价值。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自己并没有在创造价值 中发挥作用。

1.价值是通过提供者、消费者以及作为相关服务关系的一部分的其他组织之间的积极写作来共同创造的

2.提供商不应再试图孤立的定义那些东西对客户和用户有价值,而应积极寻求消费者建立互利、互动的关系,使他们能够成为服务价值链中的创造性合作者。

      1. 服务管理

一组专门的组织功能,以服务的形式为客户提供价值。

    1. 产品和服务
      1. 1.配置资源以创造价值
      2. 2.服务

定义:通过促进客户想要实现的结果,实现价值共创的手段,而客户不需要管理具体的成本和风险。
服务强调通过价值共创来实现价值。

特性

1.由服务提供者执行以解决消费者的需求

2.根据与消费者达成的协议执行

      1. 3.产品

定义:一个组织的资源配置,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价值

特性

1.供应给消费者

2.所有权转移给消费者

3.消费者承担未来使用的责任

    1. 服务
      1. 1.服务供应

定义:对一项或多项服务的正式描述,旨在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服务供应可包括货品,对资源的访问和服务行动。

      1. 2.服务关系

两个或多个组织之间创建的关系,目的是价值共创,扮演服务提供者或服务消费者的角色。

      1. 3.服务关系模型

1.服务关系

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之间的合作,服务关系包括服务提供,服务消费和服务关系管理。

2.服务提供

组织为提供服务而执行的活动。

3.服务关系管理

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执行的联合行动,以确保在商定的现有的服务供应的基础上不断的共创价值。

    1. 价值:成果、成本和风险
      1. 1.成果

输出:一项活动有形的或无形的可交付成果(交付)

成果:由一项或多项输出促成的利益干系人的结果(客户认可的价值)结果等同于价值。

      1. 2.成本

定义:在特定活动或资源上花费的费用。

      1. 3.风险

结果的不确定性,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
可能导致上海或损失,或者增加目标实现难度的事态。

      1. 4.功用和功效

功用:一个产品或服务提供的满足特定需求的功能。“服务做什么?”“服务是否适合目的?”

功效:保证产品或服务符合约定的要求。“服务的执行方式”“判断服务是否适合使用?”

功用和功效对服务能够促进其预期的结果并因此创造价值都至关重要。

功效保修

产品和服务符合约定SLA的证明,非功能性需求的满足

  1. 第三章:服务管理四领域
    1. 详见第一章
  2. 第四章:ITIL服务价值体系SVS
    1. ITIL服务价值体系总览
      1. 1.ITIL SVS描述了组织的所有组件和活动如何作为一个系统共同工作以实现价值创造。
      2. 2.SVS的结果就是价值,即可感知到某一事务的收益、有用性和重要性。
      3. 3.输入

机会:选择可能性,为利益相关者增加价值或以其他方式改善组织

需求:内部和外部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或期望。

      1. 4.SVS的组件

1.ITIL指导原则

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指导组织的建议,无论组织的目标、战略、工作类型或管理结构如何变化。

2.治理

指导和控制组织的方式

3.服务价值链

组织执行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活动,以向其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促进价值实现。

4.实践

为执行工作或实现目标而设计的一组组织资源。

5.持续改进

在各个级别进行的经常性组织活动,以确保组织的绩效不断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1. 5.SVS目的,使用产品和服务,确保组织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
      2. 6.组织的敏捷性支持内部变更,弹性以承受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敏捷性

组织快速,灵活,果断地行动和调整以支持内部变革的能力

弹性

面对外部的渐进式变化和突发事件,组织预测、准备、响应和适应的能力。

    1. 机会、需求和价值
      1. 机会

代表了利益相关者增加价值或改善组织的选项或可能性,优先具有改进新服务或变更,资源正确分配。

      1. 需求

内部或外部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或期望

      1. 价值

需求定义价值,什么是价值

    1. ITIL指导原则
      1. 1.专注于价值

定义:直接或间接映射到自身、客户、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上,客户和用户体验

1.谁是服务消费者?

2.消费者的价值视角

3.客户体验

客户体验(CX)

客户与组织及其产品之间的全部交互,决定客户对产品及其产品和服务的感受。

用户体验(UX)

4.应用原则

1.了解服务消费者如何使用每项服务

2.鼓励所有员工关注价值

3.在正常运营活动以及改进举措中都关注价值

      1. 2.从在的地方开始

定义:不从头开始,从分的理解当前状况,不要在没有考虑利用已有东西基础上去构建新东西。

1.评估现状,应该直接测量或观察已经存在的服务和方法,以正确的理解他们的当前状态以及可以从他们中重复使用的东西。

2.测量的作用,支持而不是取代观察到的情况,过度依赖数据分析和报告可能会给决策带来偏差和风险。

3.应用原则

1.以客户或期望的结果作为出发点,尽可能客观的审视现存的内容

2.当前状态找到成功实践或服务实例时,确定是否以及如何复制或扩展服务实践以实现所需状态

3.应用风险管理技能

4.有些当前状态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重用。

      1. 3.基于反馈迭代推进

1.不要试图一次完成所有事情,即使是巨大的举措也必须迭代完成

2.将工作组织成更小的,可管理的,可以及时执行和完成的部分

3.迭代之前,过程中,迭代之后反馈,具有针对性和适宜性
在进行迭代的同时,可能会发生变化,并且科恩那个出现新的优先事项,迭代的需求可能会改变甚至取消。

4.改进迭代可以是顺序的也可以是并行的,每个迭代都可以管理

6.应用原则

1.理解整体,分析情况,但也要做出行动。

2.生态系统在不断变化,所以反馈必不可少

3.快速并不意味着不完整。

      1. 4.协作和提升可视化程度

1.跨越边界合作产生的结果可以活动更多的支持。

2.分享信息,达成目标需要信息,理解和信任。

3.与谁合作?

利益相关者

4.沟通促进改进

5.通过可视化增加紧迫感

6.应用原则

1.协作并不意味着达成共识

2.以受众能够听到的方式进行沟通

3.只能在可见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1. 5.全面思考和工作

要素不孤立,全盘考虑信息技术人员,实践,合作伙伴等要素

应用原则

1.认识系统的复杂性

2.协作是通盘思考和工作的关键

3.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找系统元素需求和相互作用的模式

4.自动化可以促进整体工作

      1. 6.保持简单实用

定义:始终用最少的步骤来完成一个目标,应该使用基于结果的思维,以产生能够带来有价值结果的实用解决方案,如果一个流程,服务,行动,或指标无法提供价值或产生有用的结果,则将其革除。

1.判断需要保留什么?是否有助于创造价值;在设计或改进服务管理时,最好从简单的方法开始,然后哎发现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再小心的调价控制、活动或指标。

2.要想保持服务管理简单而使用,关键在于透彻了解某些东西是如何促进价值创造的。

3.在设计、管理或操作实践时,要注意相互矛盾的目标

4.实施原则

1.确保有助于创造价值

2.简单是极致的复杂

3.少做一点,但要做的更好

4.尊重相关人员的时间

5.越容易理解,就越容易被采纳

6.简单是实现速赢的最佳途径

      1. 7.优化和自动化

1.消除浪费,发挥技术的能力,人的干预应该只发生在能够真正贡献价值的地方。

2.优化意味着使事务变得像需要的那样有效和有用。

3.通往优化之路

1.理解提出优化方案的背景并达成一致

2.评估尼优化的现状

3.商定组织的未来状况和优先事项,关注简化和价值

4.确保优化工作得到合适层级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承诺

5.以迭代方式实施改进

6.持续监控优化的影响。

4.自动化是指在有限干预或无人干预的情况下,使用技术正确而一致的执行一个步骤或一系列步骤。

5.应用原则

1.在自动化之前,先简化或优化

2.定义指标

评估优化的预期和实际结果,使用相同的指标来定义基线和测量成效,确保指标基于结果,注重价值。

3.应用此项原则时,同时使用其他指导原则

      1. 定义

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指导组合的箴言,无论其目标、战略、工作类型或管理结构如何变化,指导原则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

    1. 治理
      1. 1.管理机构和治理

1.每个组织都由一个治理机构领导,一个人或一组人员,他们对组织的绩效和合规性负有最高级别的责任。

2.活动

1.评估

根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定期对组织进行评估

2.指导

指导指定和实施组织的战略和方针政策、

3.监督

监督组织的绩效,实践,产品和服务

      1. 2.SVS中的治理

SVS是一个通用模型,可以应用于整个组织,也可以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单元或产品

    1. 服务价值链
      1. 1.计划

目的:确保整个组织对所有四个维度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的愿景,当前状态和改进方向达成共识。

      1. 2.改进

目的:确保在所有价值链活动和服务管理的四个维度上持续改进产品、服务和实践。

      1. 3.契动/联络

目的:充分理解利益相关者需求,提高透明度,让所有利益相关者持续契动并与之保持良好关系。

      1. 4.设计和转换

目的:确保产品和服务持续满足利益相关者对质量,成本和上市时间的期望。

      1. 5.获取/构建

目的:确保服务组件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可用,并满足约定的规格说明。

      1. 6.交付与支持

目的:确保根据商定的协议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交付和支持服务。

      1. 活动代表组织在创造价值时所采取的步骤,没想活动将输入转化为输出。
    1. 持续改进
      1. 1.持续改进模型

提供了实施改进的结构化方法,工作和愿景联系

迭代改进,逐步实现目标

模型

1.愿景是什么?业务愿景,任务,目标,目的,每项举措支持组织的目的与目标,个人和组织的愿景联系。

2.我们现在在哪儿?进行基线评估

价值观和态度,人员能力和技能,文化等

通过客观测量进行现状评估

3.我们想去哪儿?定义测量目标

差距分析,改进是目标,而不是理想。根据起点已知情况,确定人物的优先级,设定改进目标,关键成功因素(SCF)和关键绩效指标(KPI),遵循SMART原则

4.我们如何到哪儿?定义改进计划

5.行动,执行改进行动

通过多个较小的改进迭代实现较大的变革。

6.我们到达了吗?评估指标

7.我们如何保持这种势头?

使用组织变革管理和知识管理实践,将变革融入组织,确保改进和改变行为没有反弹回潮的风险。

没有达到预期,说明举措失败的原因,并分析,记录交流经验教训。

      1. 2.服务价值链活动

将持续改进嵌入价值链中

规划改进时,把重点放在最优先的工作上,约束理论,价值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决定了系统的流量和吞吐量。

      1. 3.持续改进实践

支持组织日常改进工作

    1. 实践
  1. 第五章:管理实践
    1. 通用管理实践
      1. 1.架构管理

目的:提供对组织的所有不同元素的理解,以及这些元素如何相互关联,从而使组织能够有效地实现其当前和未来的目标,它提供了原则、标准和工具,使组织能够以结构化和敏捷的方式管理复杂的变更。

架构类型

1.业务架构

查看组织能力,和活动保持一致,和战略比较,差距分析。

2.服务架构

提供所有服务的视图

3.信息系统架构,包括数据和应用程序架构

描述了组织的逻辑和物理数据资产以及数据管理资源。如何管理和共享信息资源以使组织收益。

4.技术架构

定义了支持产品和服务的组合所需的软件和硬件基础架构。

5.环境架构

描述了影响组织变革的外部驱动因素。

      1. 2.持续改进

目的:通过持续改进产品、服务和实践,或任何涉及产品和服务管理的元素,使本组织的实践和服务与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保持一致。

对持续改进的承诺和实践必须嵌入到组织的每个纤维中。

持续改进模型,可应用于任何类型的改进,从高级组织变更到单个服务和配置项(CI)

改进方法,组织不应该使用过多的不同方法,最好选择一些与组织常用的改进类型适应的关键方法,并培养这些方法。

持续改进是每个人的责任,包括供应商。

虽然持续改进是每个人的责任,但至少应该有一个小型的全职吐纳对来领导持续改进,并倡导这种实践。

组织的高层需要承担持续改进嵌入人们思考的工作方式的责任。

应该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其他的支持帮助。以为持续改进做出贡献。

为了跟踪和管理从识别到最终行动的改进想法,组织使用成为持续改进登记册(CIR)的数据库或结构化文档。

      1. 3.信息安全管理

目的:保护组织开展业务所需的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

控制平衡

1预防

确保不会发生安全事件

2检测

快速可靠的检测无法预防的事件

3.修正

从检测到的事件中恢复。

必须基于明确理解的治理要求和组织策略,从组织中的最高级别开始。

要中依赖于整个组织中人们的行为。

      1. 4.知识管理

目的:维护和改进整个组织内信息和知识的有效、高效和便捷的使用。
确保利益相关者根据其访问级别和其他相关政策,以适当的格式、在适当的级别和适当的时间获取适当的信息。

提供了一种结构化方法来定义、构建、重用和共享知识(信息、技能、事件、解决方案和问题)

      1. 5.度量和报告/指标

目的:通过降低不确定性层级来支持良好的决策和持续改进。

关键成功因素(CSF):实现预期结果的必要前提条件

关键绩效指标(KPI):用于评估实现目标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KPI和行为

理想情况下,应为团队设定运营关键绩效指标(KPI),而不是过于管制个人屯对的目标和行为有灵活性,个人的绩效有利于团队价值。

报告

支持决策,与主题有关,轻松操作,采取措施。

我们离目标有多远?

那些瓶颈阻碍取得更好的结果?

指标

1.指标和结果价值相关,不知简单的过程指标,通过均衡使用各项指标来实现,收集的指标汇总,信息更清晰。

      1. 6.组织变更管理

目的:确保组织中的变革顺利成功的实施,并通过管理变革的人为方面来实现持久的利益。

确保变革

1.明确且 相关的目标

对利益相关者有利

2.清大而坚定的领导

得到发起人和领导者的积极支持

3.愿意且准备充分的参与者

成功需要参与者做出改变

4.持续改进

避免反复,强调价值,落实改进

识别受影响的受众,并定义其特征,文化差异很重要

组织变革管理的责任不能转移到外部供应商。内部每个人对组织变革管理负责

      1. 7.投资组合管理

目的:确保组织具有适当的计划、项目、产品和服务组合,以在其资金和资源限制内执行组织的战略。

组合管理分类

1.产品/服务组合/服务供给

服务提供方会定义商品和服务的组合,通过有效的组合管理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2.项目组合

3.客户组合

竖井

      1. 8.项目管理

目的:确保组织中的所有项目都能成功交付。

方式

1.瀑布方法

2.敏捷方法

      1. 9.关系管理

目的:在战略和战术层面建立和培育组织与其利益干系人你之家你的联系,它包括识别、分析、监控和持续改进与利益干系人之间的关系。

      1. 10.风险管理

目的:确保组织理解并有效地处理风险。

风险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管理

1.确定

确定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

2.评估

评估风险的概率、影响和接近程度,优先级排序。

3.控制

应对措施,分配所有者和行动者,然后实施、监控和控制

实践原则

1.风险是业务的一部分

妥善管理风险,不意味着避免风险,风险偏好

2.整个组织的风险管理必须保持一致

3.风险管理文化和行为很重要

      1. 11.服务财务管理

目的:通过确保有效利用组织的财务资源和投资,来支持组织的服务管理战略和计划。

组成

1.预算/成本

预测和控制组织资金收入和支持的活动

2.核算

充分考虑资金指出的方式,比较预测与实际成本和支出。

3.计费

开局正式的发票

数字技术

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等技术

区块链

管理公共数据分类账

IT预算和支付模式

      1. 12.战略管理

目的:指定组织的目标,并采取行动和配置必要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战略管理确定组织的方向,集中经理,定义或阐明组织的优先级,并提供相应环境的一致性或指导。

出发点:理解组织的背景,并定义期望的结果

战略:建立标准和机制,确定资源能力优先级。

战略必须为组织创造价值。

      1. 13.供应商管理

目的:确保组织的供应商及其绩效得到适当的管理,以支持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无缝提供。包括供应商建立更密切,更具协作性的关系,以发现和实现新价值,并降低失败风险。

核心

1.创建单一可见性和控制点,以确保一致性

2.维护供应商战略、策略和合同管理信息

3.协商与约定合同和安排

4.管理与内部和外部供应商的关系和合同

5.管理供应商绩效

采购、供应商战略和关系

供应商战略定义了组织如何利用供应商的贡献来是是实现其管理服务管理战略的计划。

类型

1.内包

产品或服务由组织内部开发或交付

2.外包

用供应商替代内部能力

3.单一来源或或合作伙伴

4.多源采购

来自多个独立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

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

重要性和影响、风险、成本

活动

1.供应商计划

2.供应商和合同的评价

3.供应商和合同谈判

4.供应商和合同管理

5.功效管理

6.绩效管理

7.合同续签和终止

服务集成

合作和协调所有涉及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交付的供应商。

      1. 14.劳动力和人才管理

目的:确保组织拥有具备适当技能和知识的正确人员,并以正确的角色支持其业务目标。

主动了解和预测未来的服务需求。

定义

组织速率、能力、技能、能力、知识、态度

管理活动

劳动力规划

指导和继任计划

招聘

绩效评估

个人发展

学习和发展

    1. 服务管理实践
      1. 1.可用性管理

目的:确保服务交付承诺的可用性级别,以满足客户和用户的需求。

可用性:IT服务或其他配置项在需要时执行其约定功能的能力。

服务的可用性取决于服务失败的频率以及失败后回复的速度

间隔时间(MTBF)

测量服务失败的频率

平均恢复服务时间(MTRS)

测量故障后服务恢复的速度

测量

1.用户中断分钟数

2.丢失的交易数量

3.业务价值损失

4.用户满意度

      1. 2.业务分析

目的:分析业务或其某些元素,定义其相关需求,并推荐解决方案以满足这些需求或解决业务问题。

业务需求可以侧重于功用或测量于功效

功效需求

通常将非功能性要求作为关键利益干系人和其他时间的输入来捕获

功用需求

由客户定义并且将特定产品特有的功能需求

业务分析应确保最有效和全面的完成这些活动,但不能在没有后续行动意图的情况下错误的进行分析。

需要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还需要倾听、沟通和促进技能,分析和记录业务流程和用力,以及执行数据分析和建模的能力。

有效的分析需要分析所有领域相关的信息。

      1. 3.容量和性能管理

目的:确保服务达到约定和预期的绩效哎,以平衡成本效益的方式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性能

定义:衡量一个系统、人员、团队、实践或服务所取得或交付的成果。

一定时间内,执行的服务操作数量和需求级别完成的时间有关。

服务容量

配置项或服务可以交付的最大吞吐量

容量和性能的具体指标取决于服务或配置项的技术和业务性质。

涉及服务性能及其所以来的支撑性资源的性能。

      1. 4.变更控制

目的:通过确保风险得到适当评估,授权变更继续以及管理变更排程,最大限度的提高服务和产品变更的成功的次数,从而授权变更继续和管理变更日程计划。

变更

添加、修改或删除可能对服务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任何事务。

变更支持和组织变更

变更支持

通常侧重于产品和服务的变更

组织变更

人员方面,以确保改进和组织转型计划得到成功实施

取得有益变更,保护客户和用户免受变更的不利影响。

变更类型

1.标准变更

低风险,预先授权的变更,已有良好的理解和完整记录,并且无需额外授权即可实施。通常作为服务请求发起。

每次实施标准变更时都不需要重复进行风险评估,只有在对其执行方式进行修改时才需要执行。

2.一般变更

按照流程进行计划、评估和授权。一般变更的契动是由创建变更请求来触发。

3.紧急变更

必须尽快实施。

通常不包括在变更排程里面

尽可能与一般变更进行相同的测试、评估和授权。

不在变更日程里面,评估和授权流程更快。

每一类变更和变更模型均要分配变更授权人。

变更日程

用于辅助计划变更、协助通信,避免冲突和分配资源。

部署变更后提供实践管理,问题管理,和改进规划所需的信息

      1. 5.事件管理

目的:尽快恢复正常的服务运作,以尽量减少事件的负面影响。

事件:服务的计划外终端或者服务质量的降低。

每个事件都应该被记录和管理,以确保在满足客户和用户期望的事件内得到解决。

根据约定的分类确定事件的优先级,以确保对业务影响最大的事件首先得到解决

有效管理影响较小的事件,确保不会消耗过多的资源。影响较大的事件,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更复杂的管理。

事件的记录,合适的工具,包括配置项,变更、问题已知错误和其他知识链接,快速有效诊断和恢复。

负责事件的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更新。,症状、业务影响,配置项,已完成和计划中的操作,时间戳,相关人员信息。

解决过程

1.用户自己解决

2.由服务台解决

3.更复杂的事件升级到支持团队解决。

4.可升级到供应商或合作伙伴

5.最复杂需要临时团队处理

6.极端情况,调用灾难恢复计划解决事件。

应该有一个正式记录和管理事件的流程。

      1. 6.IT资产管理

目的:计划和管理所有IT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以帮助组织实现价值最大化,控制成本,管理风险,支持对资产购买,再利用,报废和处理的决策,符合法规和合同的要求。

IT资产

任何有助于交付IT产品或服务的具有财务价值的组件。

软解,硬件,网络,云服务,客户端设备。

准备的库存信息,保存在资产登记簿中。

IT资产管理有助于优化宝贵资源的使用。

      1. 7.监控与事态管理

目的:系统的观察服务和服务组件,并记录和报告已确认为事态的状态变化/变更。

事态

对服务或其他配置项(CI)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的任何状态变化。

管理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事态,以防止、最小化或消除其对业务的负面影响。

监控:

对服务和支持服务配置项的系统观察,发现潜在意义的情况。

事态

分为信息、警告和例外

自动化时成功监控和事态管理的关键。

      1. 8.问题管理

目的:通过查明事件的实际和潜在原因,以及管理变通方案和已知错误,来减少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

定义

问题

一个或多个事件的原因或潜在原因;仍处于一直错误状态和应用了记录在案的临时方案。

已知错误

一个已经分析但尚未解决的问题,经过初步分析认定的问题,通常表明发现了故障组件。

已知错误无法引发问题,,他们本身是已经分析但尚未解决的问题。

已知错误和问题都可能引发事件

问题管理的阶段

问题识别

识别和记录问题

问题控制

问题分析,记录变通发难和已知错误

错误控制

1.无法解决的问题

变通方案

2.识别永久解决方案

定期评估尚未解决的已知错误的状态。

每项有错误、缺陷或漏洞的服务都有可能导致事件。

事件对用户或业务流程有影响,必须予以解决,以便进行正常的业务活动。

对问题分析确定优先级,没必要分析每个问题,在最高优先级问题取得进展比分析每个小问题更有价值

如无法及时解决问题,为未来事件找到并记录变通方案很有用。

变通方案

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减少或消除尚未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事件或问题的影响,减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当解决问题不可行或不具有成本效益时,有效的事件变通方案可以成为处理问题的永久方案。

每次使用变通方案时,评估方案的有效性,进行改进

许多问题管理活动依赖于员工的知识和经验,不是遵顼详细的程序。

      1. 9.发布管理

目的:提供新的和已变更的服务和功能/特性可供使用。

发布:可供使用的服务或其他配置项的版本,或 配置项的集合。

内容:基础设施、程序组件、文档、培训、更新的流程或工具,其他组件

范围非常小-变更功能,非常大-涉及服务提供商全新的服务组件

传统瀑布步骤:发布计划-(新的或变更的基础设施,新的或变更的软件,培训和文档-部署与发布--评审

敏捷:每项完整的功能发布--评审

增量部署

蓝绿发布或功能标记实现发布的暂存

蓝绿发布使用两个镜像生产环境,通过使用将其链接到正确环境的网络工具,可以将用户切换到已使用新功能更新的环境。

功能标记使特定功能可以以受控方式发布给各个用户或组,新功能将部署到生产环境中,而不会发布,然后,用户配置设置会根据需要将新功能发布给单个用户/用户组

      1. 10.服务目录管理

目的:提供关于所有服务和供应商的一致信息,并确保对相关受众可用。

活动:包括与发布、编辑、维护服务和产品描述及其相关供应的一系列持续活动。

视图

1.用户试图

提供有关可请求的服务产品以及供应细节的信息

2.客户试图

提供服务级别、财务和服务性能数据

3.IT到IT客户试图

提供用于服务交付的技术、安全性和流程信息

尽可能避免在不同技术系统内创建单独或隔离的服务目录,可能促进分离、可变性和复杂性

服务请求视图

提供有关现有服务和新服务的服务请求的详细信息,供用户使用。

      1. 11.服务配置管理

目的:确保有关服务配置以及支持服务的配置项的准确可靠的信息在需要之时和在所需支出可用,者包括有关如何配置CI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信息。

配置项

为交付IT服务而需要管理的任何组件。

管理对象

硬件、软件、网络、建筑物、人员、供应商和文档。服务

配置管理,每个配置项如何交互关联和相互依赖,一边创造价值

配置股那里创建的价值使间接的,但是可以使许多其他事件高效且有效的工作。

配置管理系统

用于支持服务配置管理的一组工具、数据和信息。

配置信息以受控方式共享,有些信息可能很敏感。

配置信息存储和发布在整个组织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中,维护配置记录方便产看全部信息,以及如何协调工作。

      1. 12.服务连续性管理

目的:确保在发生灾难时,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保持在足够的水平。为创建组织的容灾能力提供框架,能够产生有效的相应,保护关键利益干系人的利益组织剩余、品牌和价值创造活动。

灾难

服务连续性管理在灾难或危机之后,能够在所需和约定的业务事件范围内恢复IT和服务,从而支持整个业务连续性管理和规划能力。

当服务终端或组织i风险发生的规模大于组织ide正常相应和处理风险的能力时,就会触发他。

对组织造成巨大破坏或严重损失的突发性意外事件,这回导致组织无法在预定的最短事件内提供关键业务功能。

衡量

1.恢复事件目标(RTO)

事件发生,能够接受的最长时间。

2.恢复点目标(RPO)

灾难恢复到一个点

3.灾难恢复计划

如何恢复在灾难前的状态

4.业务影响分析(BIA)

识别重要业务功能及其依赖关系。

服务连续性管理聚焦于业务认为足以视为灾难的那些时间,不太重要的时间作为事件管理或重大事件管理的一部分进行处理

灾难、重大事件和事件事件的区别选哟预定义、约定和记录,并具有明确的阈值和出发因素,一边在没有不需要的延迟和风险的情况下,调用下一级相应和恢复行动。

      1. 13.服务设计

目的:涉及符合目的,适合使用,并且能够由组织及其生态系统交付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规划和组织i人员、合作伙伴和狗供应商,西悉尼,沟通,技术和新的或变更的产品和服务事件,以及组织与客户之间 的交互。

服务涉及实践确保客户从需求到价值实现的过程尽可能愉快和顺畅,并尽可能提供最佳的客户成果。

1.设计思维

一种实用的,以人为本的方法,可以加速创新。

解决复杂问题,找到满足组织及其客户需求的使用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设计思维利用逻辑,想象力,直觉和系统思维来探索可能性,并创造有利于客户的预期成果

活动

1.通过直接观察人员以及他们如何工作或和产品服务交互,以及是别他妈嗯如何与其他解决方案进行不同的互动,可以获得灵感和同理心。

2.构思,即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结合。

发散性思维:提供不同的独特的不同的想法的能力

确保许多可能的解决方案被探索

收敛性思维为给定问题找到首选解决方案的能力

将方案缩小到最终的首选解决方案。

3.原型设计

早期测试,迭代和改进。

有助于收集反馈并改进想法

4.实施,将概念变为现实。

5.评价

绩效,验收标准,改进机会

2.客户和用户体验

确保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和组织提供所需价值和很重要

客户体验

管理整个客户体验各个方面。实践质量成本可靠性有效性

用户体验

关注产品或服务的易用性以及客户如何与之交互。

      1. 14.服务台

目的:为实践解决和服务请求捕获需求,他还应该使服务提供者及其所有用户的收入口和单点联系人。服务台关联事件和服务请求实践。

服务台为用户报告难点,查询和提出请求提供明确路径,方便用户确认,分类,拥有和采取行动。(用户查询和请求的分类与所有权)

服务台需要升级问题,团队支持。

需要多个广泛技术和业务领域接受配许你具备相应的能力,展示优秀的客户服务技能,如同理心,实践分析和优先级,有效沟通和情商。

      1. 15.服务级别管理

目的:为服务级别设置明确的基于业务目标,并确保针对这些目标正确评估,监视和管理服务交付。
识别了真实反应客户实际体验和对整个服务满意度的指标和衡量标准。(确定指标,反应客户的服务体验)

服务级别,定义预期或实践的服务质量的一个或多个指标;

提供组织服务的端到端可见性。

服务级别协议(SLA)

服务提供者与客户之间的书面协议,确定所需的服务和预期的服务级别。

从客户的角度度量绩效的工具。

信息

客户契动

初始的倾听,发现和捕获信息,以此为基础划定指标,衡量和进行持续进度谈论。

客户反馈

调查

与业务相关的度量

进行指标

系统可用性,实践相应和修复实践,变更和请求处理实践,系统影响时间等

业务指标

客户认为有用的有价值的任何业务活动,并用作衡量服务成功与否的方法。

      1. 16.服务请求管理

目的:通过有效和用户友好的方式处理所有预定义的,用户发起的服务请求,一次来支持约定的服务质量。并且每个服务请求可包含一个或读个反馈,称赞或投诉。

服务请求:来自用户或用户授权代表的请求,该请求发起已被同意为服务交付中正常部分的服务动作。

服务请求管理依赖于精心的流程和规程,通过跟踪和自动化工具实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践效率。

最可能是标准变更

新服务请求尽可能使用现有工作流。

      1. 17.服务验证和测试

目的:确保新的或变更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定义的要求。

服务验证

聚焦于建立部署和发布管理验收标准。

测试

定义了测试的总体方法。

类型

1.功用/功能测试

单元测试

对单个系统组件测试

系统测试

系统的整体测试,包括软件和平台

集成测试

同时测试一组相关的软件模块

回归测试

测试以前的工作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2.功效/非功效测试

性能和容量测试

检查负载下的速度和容量

安全性测试

测试漏洞,策略合规性,渗透率和拒绝服务风险

符合性测试

检查是否符合法律和法规要求

操作测试

用于备份,事态监控,故障切换,恢复和报告的测试

功效要求测试

检查必要的文档,培训,支持模型定义和知识转移的验证

用户验收测试

由新系统或以便更系统的用户执行的用于批准发布的测试。

    1. 技术管理实践
      1. 1.部署管理

目的:将新的或变更的硬件,软件,文档,流程或任何其他组件转移到生产环境中,设计组件部署到其他环境进行测试或登台。

类型

分阶段部署

多次分阶段部署生产环境。

持续交付

提供频繁的反馈机会

大规模部署

部署到所有目标。同时使用旧组件和新组件时使用。

拉式部署

在受控储存库中提供新的或更的如那件,用户u根据需要下载到客户端,让用户在需要的时候请求软件。

      1. 2.基础架构和平台管理

目的:监督组织使用的基础设施和平台。

IT基础设施是物理/虚拟技术资源,如服务器,存储,网络,硬件,中间件,擦欧总系统软件。

包括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活动所需的技术。

云服务模型

1.软件即服务(SAAS)

云端的软件,无需控制甚至管理底层基础设施

2.平台即服务(PAAS)

供应商支持的编程语言,服务,库,工具常见的应用程序部署到云上。

3.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

消费者可以获取处理,储存任何其他计算资源。

云服务部署

1.私有云

组织内部或外部,

2.公共云

位于云提供者的场所,开放使用,可有任何有兴趣使用它的组织拥有,管理和运营。

3.社区云

不同云服务客户关联,存在内部或外部。

4.混合云

多个不同的云基础架构(私有,社区,公共)组成,独特实体,通过标准化和技术绑定在一起,从而实现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ITIL实践和云计算

1.服务财务管理

2.供应商管理

3.容量和性能管理

4.变更支持

5.事件管理

6.部署管理

      1. 3.软件开发和管理

目的:确保应用程序在功能,可靠性,可维护性,合规性和可审核行方面满足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软件

单个程序到较大构建的任何内容。

软件开发方法

瀑布

敏捷

  • 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