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冲头怎么设计?还不会你就out了
在模具中有很多的冲模形式,非圆形截面的冲头结构要根据料带的工艺和模具产品的状态来定,而对于截面为圆形的冲头,国家是有相应标准的。
先来说说非圆状的冲头:可以将非圆状冲头理解为圆的和方的这两类,如果工件是圆的或者是方的,要把冲头固定的那一块做成对应的形状。我们要对它们用工艺进行成形。应对凸械的转劝的话通常是用打骑缝销钉的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例举一种方法,这种可以减少冲头制作的复杂度,如果用固定的非圆柱冲头的话需要留言冲头的走位
讲完非圆状冲头接着我们来说说圆状冲头:对于圆状冲头我们可以分为A冲和T冲。A冲用于冲孔位置较小的地方,T冲用在较大地方。还有一种使用保护罩结构的情况,那就是在材厚和孔径与小孔凸模的结构差不多的时候,为了提高其纵向抗弯曲能力,所以使用这种结构,具体如下图
小编在这里也例出一种在冲裁时空间很大或者是模具零件很大的情况中,所使用的结构样式,这有利于安装而且保证了自身的强度。
冲头长度:我们基本上根据模具的结构来确定冲头的长度,一般是在满足于模具结构和使用要求情况下越短越好,不过理论上是根据上模板厚度来确定的。
那么怎么计算冲头长度呢?小编在这里准备了一个公式,大家可以看下:
L = h1 + h2 + h3 +(1020)(毫米)
h1:导尺厚度(毫米)
h2:卸料板厚度(毫米)
h3:凸模固定板厚度(毫米)
10~20毫米包括了冲头进入的深度、修模量以及闭合状态时卸料板与冲头夹板的间距。这个要按照冲模的结构和冲头长度来修正。在冲头断面较小以及被冲的料厚和硬度很大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去校验,不然在平常情况不需要计算冲头的强硬度
固定冲头:一般使用夹板固定冲头,间隙来配合冲头与夹板之间。通过料厚与模具精度对间隙进行适当的调度,通常为单侧0.01mm。
如果直径较大,冲头可以做成装配台阶形式。一些中小型凸模和多头冲模多采用铆头形式来固定,特别是间距很小的情况,用铆头结构会更加紧密,反而多头冲模用台阶式结构会相互干预
对于一些大型工件需要固定的话,可以通过上模座与冲头的固定,将冲头做成镶件快拆也是很好的办法,如果一些小冲头容易磨损的,就使用能替换的冲头固定形式来解决。
这种结构形式能减少修模的功夫、不需把这个上模都拆掉,实现更快更换。
对了,还有种灌胶固定法,因为使用极少就多加讲述了,具体的如下图:
总的来说冲头的作用就是冲裁工件的 什么样式的冲头冲裁下来的工件就是什么样式。设计冲头一看工件形状,二考虑的间隙,间隙考虑主要是看冲裁工件的厚度,材质等。另外要设计自动模的时候要会算步进,做冲模就要做到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