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巨头幻方10月18日宣布逐步停止量化中性产品,
并且10天后马上免除对冲系列产品手续费,是“被监管”了吗?
【摘要】
一方面是市场“中性”策略的规模从2020年就开始缩减(公募缩减80%,私募20%),
同时“量化”选股的拥挤也在不断蚕食α,
更要命的是在极端行情下,交易所出现“交易拥挤”,难以被动卖出部分多头来补充股指期货空头的保证金,导致管理难度提升
那么在利率持续下行的市场环境下,风险偏好更小、追求收益稳定的这部分投资者需求,由什么产品来填补呢?
【正文】
一、什么是量化中性策略?
量化中性策略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量化”和“中性”两个词来理解。
首先看“中性”,也就是市场中性策略
当我们买入一只股票,其价格走势由两方面组成:一个是整个市场的走势(β),另一个是股票剥离市场涨跌之外的走势(α)。市场中性策略的目的就是消除市场涨跌对股价的影响,只赚股票自身小趋势的钱。其具体的做法是,买多一个股票组合,同时卖空相同市值的股指期货(如沪深30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等),这样整个投资组合中既包括了一篮子的股票多头,又包括了相应的股指期货空头,进而对冲了市场波动。
接下来是“量化”
市场上存在两种选股的方式,一种是主观选股,另一种是量化选股。本文所讲的是采用量化选股的方式,即借助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对包括宏观经济、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等基本面因子,以及股票量价、投资者情绪、分析师预期等市场面因子的海量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发现可能可以用来推测未来股价走势的指标,构建数量化策略模型并实现交易执行的程序化。
所以说,量化中性策略主要在做的就是:1)通过量化模型找到那些表现相对于基准指数有显著超额收益的股票;2)做空基准指数对应的股指期货,对冲掉市场风险,获取Alpha收益。
从市场中性策略的产品结构说。
市场中性策略是量化对冲策略的一种。该策略在多头端持有一篮子股票后,再持有一个市值对应的空头头寸(通常采用股指期货 、融券和期权等),形成对冲组合。
市场中性策略的特点是不承担市场风险或只承担有限的市场风险,业绩表现主要取决于选股端的选股端的 Alpha收益,整体风险相较于其它几类量化策略更低。
市场中性策略并非稳赚不赔,要面临敞口暴露、模型失效、流动性、基差变化等等风险。
此次市场大涨中,中性策略就遭遇了基差变化的风险。产品为了对冲风险而持有的股指期货空头头寸,在大涨中反而成了“定时炸弹”。“期货端大幅拉涨,导致对冲资金管理难度提升,过去对冲端存在保证金压力时,管理人可以通过被动卖出一部分多头仓位来补充保证金规模,但由于此前交易所出现罕见的交易拥挤问题,导致部分私募管理人难以及时做出追保动作而被期货经纪商强平。”
二、量化中性策略的前世今生
初步探索(2010年之前):
探索阶段,公募基金利用量化手段构造指数性产品,直到股指期货上市为量化对冲提供了新的金融工具。
高速发展(2010-2015年):
套利及市场中性策略逐渐兴起,创造了一批以低风险稳健收益为主的资产配置策略产品,并随市场活跃高速发展。
直面挑战(2016-2018年):
股指期货受到严厉监管之后,导致股指期货贴水扩大、对冲成本提高、市场流动性枯竭,量化中性对冲策略面临极大的挑战。
走上正轨(2018-2020年):
伴随股指期货逐步松绑,流动性回归,基差贴水进一步收窄有效的降低了对冲成本,同时量化中性对冲策略也在升级,收益有所上升,市场容量开始扩张。近几年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替代产品之一,机构投资者逐渐开始将目光投向市场中性策略。
近几年,为了应对股指期货的贴水,一部分量化团队开发了股票T+0策略,在原有的股票池中通过日内的股票交易来获取额外收益,同时量化选股模型也开始从传统的低频线性模型转向,建立在机器学习算法上的相对高频非线性模型,旨在提升模型自身的Alpha水平。
规模缩水(2020年至今):
从年度规模的角度来看,截至 2020 年末,公募市场上共存续 25 只市场中性策略产品,合计规模达到 572.97 亿元,为历史上的最高点。而在 2020 年后,随着量化赛道逐渐拥挤,Alpha 收益获取难度提升的同时,常年贴水的基差也进一步蚕食了收益,部分投资者选择赎回观望。
目前公募基金市场上存续的市场中性策略产品共23 只,合计规模约83亿元,在权益类产品中的占比相对较低。且 2021 年开始,市场上并未有新的市场中性策略公募产品发行。
私募的市场中性策略规模也是2021年到达顶峰后逐年下降,2023年底规模为1301亿,在所有策略中占比不足8%。
而今年春节前后小盘股暴跌行情中,DMA策略(可以简单理解为加了四倍杠杆的市场中性策略)在其中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度引发舆论热议。不少量化大厂的自营损失惨重,很多DMA产品遭到清洗出局,导致行业规模缩水。
幻方是国内量化基金行业的领军者。此次幻方宣布放弃对冲,意味着其将退出近年来备受市场关注的市场中性策略,或许在行业中产生示范效应。
市场大涨,中性策略却逆市下跌
幻方放弃对冲,可能与市场中性策略近期在市场大涨中逆市下跌不无关系。
9月底以来,国内政策转向催动A股史诗级大涨,但市场中性策略的私募产品却大幅跑输,部分产品甚至出现显著下跌。
据财经杂志统计,9月最后一周,千象股票中性1号、博普量化对冲6号、平方和智增1号、子午中性二十五号、世纪前沿松柏量化对冲1号等产品一周跌幅均超过了4%,鲁民投量化对冲二号跌幅超过了5%,这对于追求稳健的量化中性策略产品可谓是巨大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