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设计规范——(二)PCB设计规则(3)

硬件设计规范——(二)PCB设计规则(3)

EMC 相关布局布线审查

1、单板边缘尽可能打自屏蔽孔到地平面,起屏蔽作用,孔间距小于200mil (5mm)

2、碎铜、IC散热器均不接地,但网络铜和电源散热接地

3、为了避免短路、辐射干扰的可能,下面器件的下方不能有过孔 或者布线:金属电阻、时钟器件、隔离光耦、对外接口、保险丝、共模电感、储能电感、二次电源、高热器件、PLL滤波器件、模拟信号处理芯片

4、看门狗电路复位芯片远离接口、面板(> 1000mil)

5、在单板与母版直接通过连接器配合使用时,单板上的继电器、开关电源等对外辐射强的器件应该尽量远离母版放置,建议距单板连接器边缘10mm以上

6、避免电感、和类似的感性器件就近平行放置,避免互感耦合;

7、强辐射信号线(高频、高速、尤其时钟线),不要靠近接口、面板,以放置对外辐射;

8、对于接口信号的滤波、防护和隔离等器件,限流防护电阻靠近接口连接器放置,先防护后滤波

9、接口部分电路布线,应该注意不能太细。

10、接口差分信号线严格遵循差分分布规则:平行、同层、等长。

11、关键网络不能更换参考面,除非换层过孔一定距离内有去耦电容连接两个平面

12、为了避免串扰,在同层要控制高速收发信号(RX 与 TX)距离,建议间距 > 2S。

13、单端高速信号需要上拉电阻分支STUB布线长度,产生的延时小于0.5Tr

14、需要控制PCB布线间串扰,敏感信号层和相邻层平行走线都要 > 3W (3H)

15、电源及回流地的走线宽度、通孔数量足够,避免压降太大;
【注】:走线通流能力:表面1盎司&20mil 1A,内层0.5盎司 & 40mil 1A,通孔通流能力:10mil 内孔径 1A;
(正常打板 表层铜厚为1盎司, 内部铜厚为 0.5盎司)

16、等长走线满足约束,注意板对板连接时要考虑整个通路的等长,同时要去最大走线长度要求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