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系列| 域控制器】 —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探讨了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发展趋势,包括算力需求增长、功能集成化、应用场景拓展和数据安全重视。高通的SA8155P芯片因强大算力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座舱功能集成表现为一芯多屏、舱内感知技术和舱泊一体,而硬件架构常采用SoC+MCU方案。随着应用场景从驾驶员扩展到所有乘客,算力需求和数据安全成为关键,推动座舱技术不断发展。

引言

提到座舱域控制器用的主控SoC芯片,大家第一个会想到应该就是高通的SA8155P 。目前,在主机厂新上市的中高端车型中,其座舱的主控SoC芯片多是采用高通的SA8155P, SA8155P为什么会得到众多主机厂的青睐呢?不妨先看一看高通座舱SoC芯片的迭代历程。

高通座舱芯片的迭代历程

高通四代座舱SoC芯片的算力

通过对比高通的四代座舱芯片,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智能座舱的算力需求在不断增长,不管是CPU算力(DMIPS)、GPU算力(FLOPS)或者是NPU算力(TOPS)。

CPU算力和NPU算力需求预测(数据来源 - IHS Markit)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与电子电气架构(EEA)之间的关系及其技术演进路径。首先介绍了EEA的演进阶段,从分布式架构到域集中式架构,再到未来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展示了域控制器在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文中详细解析了不同架构下的硬件和软件特点,如分布式架构中的“功能孤岛”现象、域集中式架构中的算力集中化和功能整合、以及未来架构中的算力集中与功能分布结合。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域控制器与EEA的协同设计,包括EEA定义域控制器的功能边界、域控制器推动EEA集中化、以及安全与实时性的协同设计。最后,文章展望了域控制器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如跨域资源争用、热管理复杂性、供应链碎片化等问题,以及域控制器功能下沉、硬件虚拟化、Chiplet技术的应用等未来发展方向。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系统设计、开发和研究的专业人员,尤其是对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管理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域控制器在不同EEA架构中的角色和功能;②掌握EEA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的技术路线;③探索域控制器与EEA协同设计的方法和挑战;④了解未来智能汽车电子架构的发展趋势技术实现路径。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结合了实际案例,如特斯拉Model 3和蔚来ET7的EEA架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文章强调了域控制器作为EEA演进关键枢纽的重要性,以及两者在相互塑造中共同推动汽车智能化进程的共生关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零点壹客

您的鼓励将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