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LS算法的自适应天线阵列matlab仿真

目录

1.自适应天线阵列原理

2.RLS(Recursive Least Squares)算法

3.matlab程序

4.仿真结果


1.自适应天线阵列原理

        自适应天线阵列是一种能够实时调整其方向图以最大程度增强期望信号并抑制干扰信号的天线系统。其核心在于通过自适应算法不断更新阵列权值(weights),使得阵列输出信号满足某种优化目标。

       自适应天线阵列是一种智能天线技术,通过动态调整天线阵列的辐射模式来优化信号接收和传输。它可以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包括增强信号质量、提升系统容量、减少干扰以及提高能量效率。以下是自适应天线阵列的一些关键概念和优势:

  • 干扰抑制:自适应天线阵列能够动态地调整波束方向,减少来自非期望方向的干扰信号。

  • 信号增强:通过集中能量向期望的接收方或从期望的发送方接收信号,能够有效地增强信号质量。

  • 系统容量提升:通过减少干扰和提高信号质量,自适应天线阵列可以支持更多的并发用户,从而增加系统的通信容量。

  • 能量效率:聚焦能量在所需方向上,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系统的能量效率。

2.RLS(Recursive Least Squares)算法

       RLS算法是一种在线实时递推优化算法,尤其适用于处理自适应天线阵列中的权值更新问题。RLS算法基于最小二乘准则,力求最小化当前时刻的残差平方和。

RLS算法的核心迭代公式如下:

       其中,w(n) 是在时刻n的权值向量,P(n−1) 是时刻n-1的预估值协方差矩阵,x(n) 是当前时刻的观测向量,e(n) 是当前时刻的误差信号。

这里的 P(n) 是时刻n的预估值协方差矩阵更新值,x(n)H 表示观测向量的共轭转置。

其中,d(n) 是期望的输出信号,e(n) 是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差值,也就是误差信号。

        RLS算法在自适应天线阵列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和期望信号(通常是主用户信号或干扰信号的参考信号),实时调整阵列中各个天线单元的加权系数,以实现对主信号的最佳定向聚焦和对干扰信号的最大程度抑制。

       在自适应天线阵列中,假设阵列包含N个天线单元,每个时刻接收到的信号向量为x(n)∈CN×1,期望信号为d(n)∈C。RLS算法通过迭代更新权值向量 w(n)∈CN×1,使得阵列输出 y(n)=w(n)Hx(n) 尽可能接近期望信号d(n)。

          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3.matlab程序

...............................................................................
n      = 0:Num-1; % 天线元素的序列

AngE   = 20; % 期望信号角度,以度为单位
Ang1   = 70; % 第一个干扰信号角度,以度为单位
Ang2   = -40; % 第二个干扰信号角度,以度为单位


% 将角度从度转换为弧度
Ts     = 1e-3; % 采样频率
t      = 0:Lens-1; % 样本
Amp    = 10; % 幅度

Signals= Amp*cos(2*pi*t*Ts); % 期望信号


%干扰信号
amp1     = 0; % 第一个干扰信号的幅度
amp2     = 0; % 第二个干扰信号的幅度

Signals1 = amp1*rand(1,Lens)-amp1/2; %干扰信号 1
Signals2 = amp2*rand(1,Lens)-amp2/2; %干扰信号 2


% 方向矢量
Ve       = exp(-1j * 2 * pi * dist * n' * sin(AngE)); % 期望方向
V1       = exp(-1j * 2 * pi * dist * n' * sin(Ang1)); % 第一个干扰方向
V2       = exp(-1j * 2 * pi * dist * n' * sin(Ang2)); % 第二个干扰方向


%创建接收信号
SNR      = 50; % 加入随机噪声的信噪比
Xie      = Ve  * Signals; % 期望信号
Xi1      = V1 * Signals1; % 干扰信号 1
Xi2      = V2 * Signals2; % 干扰信号 2
% 总信号
x        = Xie + Xi1 + Xi2 ;
x        = awgn(x, SNR,'measured');

%RLS 算法
% 寻找 x 的协方差矩阵作为起点
P        = inv(cov(x(:, :)'));
P_n      = zeros(Num); % Next P

e        = zeros(1, Iters); % 错误
g        = 0; % 卡尔曼增益
w        = zeros(Num, 1); % 元素权重
% 均匀间隔样本
Espace   = round(Lens / (Iters+1)) - 1; 


for i = 0:Iters
    k        = i * Espace + 1; % 样本编号
    e(i + 1) =  Signals(k) - x(:, k)' * w; % 计算误差
    g        = P * x(:, k) / (lambda + x(:, k)' * P * x(:,k)); % 卡尔曼增益
    P_n      = (P - g * x(:, k)' * P) / lambda; % 下一个 R_inv
    w        = w + e(i + 1) * g; % 更新权重
    P        = P_n;
end
theta = linspace(-pi / 2, pi / 2, Lens);
AF    = w' * exp(-1j * 2 * pi * dist * n' * sin(theta));
AF    = AF / max(abs(AF));
AF_dB = mag2db(abs(AF));

figure; 

plot(rad2deg(theta), AF_dB);
hold on;
plot([(AngE), (AngE)], [-1000, 1000], '--');
hold on;
plot([(Ang1), (Ang1)], [-1000, 1000], '--');
hold on;
plot([(Ang2), (Ang2)], [-1000, 1000], '--');
hold on;
legend('Desired','期望信号角度', '干扰信号 1', '干扰信号 2');
title('阵列因子');
xlabel('角度(deg)');
ylabel('幅值(dB)');
ylim([-40, 0]);
xlim([-90, 90]);

figure; 
plot(0:Iters, e);
xlabel('迭代次数');
ylabel('RLS误差');
hold off;
up4052

4.仿真结果

       自适应天线阵列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如移动通信、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在5G和未来的6G通信系统中,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将发挥关键作用,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连接密度。

       自适应天线阵列通过其智能调整能力,为克服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复杂挑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实现高效、可靠通信的重要技术之一。

  • 13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fpga和matlab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