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Sch模型和优化算法的最佳干预参数搜索MATLAB仿真

目录

1.NaSch模型基础

2.优化算法应用

3.MATLAB程序

4.仿真结果


       元胞自动机在被引入交通领域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92年,Nagel和Schreckenberg提出了著名的NaSch(两人名字的合写)模型,作为对Wolfram的184号模型的推广。

       纳什(NaSch)模型,也被称为NaSch交通流模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 Dietrich E. Wolf 和 Bernd A. Schadschneider 于1992年提出的,是对伯纳德·赫兹伯格(Bernard H. Greenberg)提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用于模拟单向道路的交通流动现象。此模型通过简单的规则捕捉了真实交通中的基本特征,如拥堵形成、消散及交通流的不稳定性等。在优化交通管理策略、寻找最佳干预参数方面,结合诸如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模拟退火等优化算法,可以有效探索模型参数空间,以实现交通效率的最大化。

1.NaSch模型基础

      NaSch模型假设道路上的车辆在离散的时间步t和空间步x上移动。每个空间单元(车道上的一个位置)可以为空或被一辆车占据。每辆车有三个状态参数:位置xi​(t),速度vi​(t)(取值为0, 1, ..., vmax),以及一个安全距离di​,其中i表示车辆的索引。模型的基本规则包括:

   3.随机减速: 即使前方有足够的空间,车辆也可能因为驾驶者行为的不确定性而减速,

      在这个模型中,时间、空间和速度被整数离散化,道路被划分为离散的元胞。每个元胞或者是空的,或者被一辆车占据。每辆车的速度可以取 0,1,2,...,在 t→t+1 的过程中,模型按如下规则并行演化:

      NaSch模型和之后的一系列元胞自动机模型都采用并行更新的方法,可以引起一连串过度反应,使得模拟更加真实。要完成模型的数值模拟还需确定边界条件。在这些模型中通常使用的边界条件有两种:周期性边界条件和开口边界条件。周期性边界:每次更新结束之后,检测头车的位置,如果头车位置超过道路范围,则这辆车将从道路开始位置重新进入系统,并变为道路上的尾车。

2.优化算法应用

为了找到模型的最佳干预参数(例如最大速度vmax​,安全距离分布参数,随机减速概率p等),可以使用优化算法。以遗传算法为例,其流程大致如下:

  1. 初始化:随机生成一组解(个体),每个解代表一组参数配置。

  2. 评估:将每组参数代入NaSch模型中,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交通流效率(如平均速度、流量、拥堵长度等)作为适应度函数值。

  3. 选择:基于适应度值,从当前种群中选择较优的个体进入下一代。

  4. 交叉与变异:通过交叉操作交换个体的部分基因(参数),变异操作则随机改变某些个体的参数值,增加多样性。

  5. 重复步骤2-4,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如达到预定迭代次数或收敛到足够好的解)。

3.MATLAB程序

........................................................................
run = 1;
%% 元胞自动机建立
t = 1; % 当前时间
while quit == 0 && t <= Ttotal
    nAccident = 0; % 事故数
    if run == 1
        %% 新车辆进入观测区域
        if t > Twindow 
            nOut = sum(sum(1-roadHist(t-Twindow:t-1,:,nLength))); % 驶出车辆数
            rOut = nOut/(Twindow*nRoad); % 驶出车辆率
            nIn = nOut; % 驶入车辆数
            rIn = rOut; % 驶入车辆率
          
            for k = 1:nRoad
                [front,vf] = FindFront(road(k,:),v(k,:),nLength,1); % 获取前一辆车的位置和速度
                if front == 1
                    continue;
                else
                    rIn = 1;
                    if rand() < rIn
                        road(k,1) = 0; % 生成新进入车辆
                        v(k,1) = v(k,front); % 新进入车辆速度默认与前车一致
                    end
                end
            end
        end
        %% 速度与位置变化 
        for i = 1:nRoad
            for j = 1:nLength
                if road(i,j) ~= 0 % 此处无车
                    continue;
                end
                if v(i,j) < 0 % 处于事故处理中
                    v(i,j) = v(i,j)+1;
                    continue;
                end
                iChange = ChangeRoad(i,nRoad,sigma); % 车辆变道
                if rand(1) > ratioManual         % 自动驾驶速度变化
                    v(i,j) = SpeedUp(v(i,j),aMax_up_auto,vMax,ksai_auto); % 加速过程
                    v(iChange,j) = v(i,j);
                    if iChange ~= i
                        v(i,j) = 0;
                    end
                    [front,vf] = FindFront(road(iChange,:),v(iChange,:),nLength,j); % 获取前一辆车的位置和速度
                    d = front-j; % 车头间距
                    D = vMax/aMax_down_auto*(v(iChange,j)-vf); % 车头间距裕量
                    v(iChange,j) = SpeedDown(v(iChange,j),dMax_auto,aMax_down_auto,d,D,ksai_auto); % 减速过程
                else                             % 手动驾驶速度变化
                    v(i,j) = SpeedUp(v(i,j),aMax_up_manual,vMax,ksai_manual); % 加速过程
                    v(i,j) = SpeedDelayBrake(v(i,j),aMax_down_manual,delta_manual); % 随机慢化延迟刹车过程
                    v(iChange,j) = v(i,j);
                    if iChange ~= i
                        v(i,j) = 0;
                    end
                    [front,vf] = FindFront(road(iChange,:),v(iChange,:),nLength,j); % 获取前一辆车的位置和速度
                    d = front-j; % 车头间距
                    D = vMax/aMax_down_manual*(v(iChange,j)-vf+Tr*(aMax_up_manual+aMax_down_manual)); % 车头间距裕量
                    v(iChange,j) = SpeedDown(v(iChange,j),dMax_manual,aMax_down_manual,d,D,ksai_manual); % 减速过程
                end
            end
        end
        % 位置变化
        roadTmp = ones(nRoad,nLength); % 下一时刻道路矩阵
        for i = 1:nRoad
            for j = 1:nLength
                if road(i,j) ~= 0
                    continue;
                end
                if j+round(v(i,j)) <= nLength
                    if roadTmp(i,j+round(v(i,j))) == 0 % 此处已有车,因此发生追尾
                        nAccident = nAccident+1;
                    end
                    roadTmp(i,j+round(v(i,j))) = 0;
                end
            end
        end
        vHist(t,:,:) = v; % 速度历史记录存储
        roadHist(t,:,:) = roadTmp; % 位置历史记录存储
        nAccidentHist(1,t) = nAccident; % 事故数历史记录存储
        road = roadTmp; % 当前位置数据更新
        t = t+1;
        set(imgh,'cdata',road); % 更新图像
        pause(0.001);
        timeNew = 1+str2double(get(time,'string'));
        set(time,'string',num2str(timeNew)); % 更新时间计数变量
    end
    if stop == 1
        run = 0;
        stop = 0;
    end
    drawnow;
end
%% 事故频度图
figure(2)

hold on
lam = poissfit(nAccidentHist)
[counts,centers] = hist(nAccidentHist,max(nAccidentHist));
spn = 1:10;
bar(centers(spn), counts((spn)) / sum(counts((spn))),'b');
plot(spn-.5,lam .^spn ./factorial(spn).*exp(-lam),'r','linewidth',1.5);
legend('频率分布直方图','泊松分布拟合曲线')
xlabel('事故数');
ylabel('频率');

sum(nAccidentHist(end-50:end))
up4046

4.仿真结果

      NaSch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系统的研究和交通管理策略的制定,因为它能够捕捉到实际交通流中的许多复杂现象,如交通堵塞、车流波动等。尽管模型相对简单,但通过调整参数和规则,可以对各种交通状况进行有效模拟。

  • 4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绘制Nasch和SDNasch流量密度图需要使用MATLAB中的图形绘制工具箱。以下是绘制这两种交通流模型的流量密度图的基本步骤: 1. 定义模型参数:为了绘制流量密度图,我们需要定义模型的基本参数,如路段长度、最大车速、最大车密度、最大交通流等。 2. 计算流量密度:使用Nasch和SDNasch模型的流量密度公式,计算不同车流密度下的交通流量。 3. 绘制流量密度图:使用MATLAB中的绘图函数,如plot、meshgrid等,绘制流量密度图。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matlab % 定义模型参数 L = 1000; % 路段长度 v_max = 120; % 最大车速 k_max = 100; % 最大车密度 q_max = v_max * k_max; % 最大交通流 dx = 10; % 离散化步长 x = 0:dx:L; % 定义路段离散化网格 % 计算Nasch模型流量密度 k_nasch = 0:0.1:k_max; q_nasch = q_max * (1 - (k_nasch / k_max)) .* (1 - (q_max / (v_max * k_max)) .* (k_nasch / k_max)); % 计算SDNasch模型流量密度 k_sdnasch = 0:0.1:k_max; q_sdnasch = q_max * (1 - (k_sdnasch / k_max)).^2 .* (1 - (q_max / (v_max * k_max)) .* (k_sdnasch / k_max)); % 绘制流量密度图 figure; subplot(2,1,1); plot(k_nasch, q_nasch); title('Nasch模型流量-密度曲线'); xlabel('车流密度'); ylabel('交通流量'); subplot(2,1,2); plot(k_sdnasch, q_sdnasch); title('SDNasch模型流量-密度曲线'); xlabel('车流密度'); ylabel('交通流量'); ``` 上述代码将绘制两个子图,分别表示Nasch模型和SDNasch模型的流量-密度曲线。其中,x轴表示车流密度,y轴表示交通流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fpga和matlab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