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直想写点东西,迟迟未做。本系列文章是根据个人经验总结梳理而成,因鄙人不才,若有遗漏不明之处,欢迎大家指正。(不定期更新~~~)
1. 电阻
1.1 电阻的介绍
1.1.1 电阻的简介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
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R=U/I。
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小;反之,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就越大。
1.1.2 电阻的单位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用希腊字母“Ω”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姆(KΩ),兆欧姆(MΩ),它们的关系是:1KΩ=1000Ω,1MΩ=1000KΩ。
1.1.3 电阻的计算公式
串联时:
R=R₁+R₂+…+Rn
并联时:
1/R=1/R₁+1/R₂+…+1/Rn
1.1.4 电阻的封装
原理图封装:
PCB封装:
1.2 电阻的分类
1.2.1 按材料分类
按材料分类包括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水泥电阻、线绕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等。
1. 碳膜电阻
碳膜电阻是采用高温真空镀膜技术将碳紧密附在瓷棒表面形成碳膜,然后加适当接头切割,并在其表面涂上环氧树脂密封保护而成的。
碳膜的厚度决定阻值的大小,通常用控制膜的厚度和刻槽来控制电阻器。
2. 金属膜电阻
金属膜电阻是采用高温真空镀膜技术将镍铬或类似的合金紧密附在瓷棒表面形成皮膜,经过切割调试阻值,以达到最终要求的精密阻值,然后加适当接头切割,并在其表面涂上环氧树脂密封保护而成。
金属膜电阻的制造工艺比较灵活,不仅可以调整它的材料成分和膜层厚度,也可通过刻槽调整阻值,因而可以制成性能良好,阻值范围较宽的电阻器。
金属膜电阻的耐热性、噪声电势、温度系数、电压系数等电性能比碳膜电阻优良,但价格比碳膜电阻高。
3. 水泥电阻
水泥电阻:是将电阻线绕在无碱性耐热瓷件上,外面加上耐热、耐湿及耐腐蚀之材料保护固定并把绕线电阻体放入方形瓷器框内,用特殊不燃性耐热水泥充填密封而成。水泥电阻的外侧主要是陶瓷材质(一般可分为高铝瓷和长石瓷)。
水泥电阻是线绕电阻器的一种,属于功率较大的电阻,能够允许较大电流的通过。它的作用和一般电阻一样,只是可以用在电流大的场合,比如和电动机串联,限制电动机的启动电流,阻值一般不大。
水泥电阻具有外形尺寸较大、耐震、耐湿、耐热及良好散热、低价格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源适配器、音响设备、音响分频器、仪器、仪表、电视机、汽车等设备中。
4. 绕线电阻
线绕电阻是用电阻丝绕在绝缘骨架上构成的。电阻丝一般采用具有一定电阻率的镍铬、锰铜等合金制成。绝缘骨架是由陶瓷、塑料、涂覆绝缘层的金属等材料制成管形、扁形等各种形状。电阻丝在骨架上根据需要可以绕制一层,也可绕制多层,或采用无感绕法等。
线绕电阻的最里层是一玻璃纤维芯柱,在芯柱上绕有电阻丝。电阻的两根端线与焊脚引线在内部压接在一起,外层用绝缘封装填料将其密封。结构和外形如下图所示。
绕线电阻主要适用于精密仪表、电讯仪器、电子设备等交直流电路中作分压、降压、分流及负载电阻使用。
5. 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一种传感器电阻,其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按照温度系数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 thermistor,即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thermistor)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thermistor,即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thermistor)。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热敏电阻可用于仪表线路温度补偿和温差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等。
利用NTC热敏电阻的自热特性可实现自动增益控制,构成RC振荡器稳幅电路,延迟电路和保护电路。在自热温度远大于环境温度时阻值还与环境的散热条件有关,因此在流速计、流量计、气体分析仪、热导分析中常利用热敏电阻这一特性,制成专用的检测元件。
PTC热敏电阻主要用于电器设备的过热保护、无触点继电器、恒温、自动增益控制、电机启动、时间延迟、彩色电视自动消磁、火灾报警和温度补偿等方面。
6. 压敏电阻
压敏电阻是一种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的电阻器件,主要用于在电路承受过压时进行电压钳位,吸收多余的电流以保护敏感器件。现在大量使用的"氧化锌"(ZnO)压敏电阻器,它的主体材料有二价元素锌(Zn)和六价元素氧(O)所构成。
压敏电阻的响应时间为ns级,比气体放电管快,比TVS管稍慢一些,一般情况下用于电子电路的过电压保护其响应速度可以满足要求。压敏电阻的结电容一般在几百到几千Pf的数量级范围,很多情况下不宜直接应用在高频信号线路的保护中,应用在交流电路的保护中时,因为其结电容较大会增加漏电流,在设计防护电路时需要充分考虑。压敏电阻的通流容量较大,但比气体放电管小。
压敏电阻最大的特点是当加在它上面的电压低于它的阈值"UN"时,流过它的电流极小,相当于一只关死的阀门,当电压超过UN时,它的阻值变小,这样就使得流过它的电流激增而对其他电路的影响变化不大从而减小过电压对后端敏感电路的影响。利用此特性,可以抑制电路中经常出现的异常过电压,保护电路免受过电压的损害。
压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有:压敏电压、通流容量、结电容、响应时间等。
1.2.2 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分类包括限流电阻、分压电阻、启动电阻、取样电阻、去耦电阻、信号衰减电阻、信号匹配电阻等。
1. 限流电阻
限流电阻是由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用以限制所在支路电流的大小,以防电流过大烧坏所串联的元器件。如图R1便是限流电阻。
2. 分压电阻
分压电阻是指与某一电路串联的导体的电阻,在总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在电路上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将能起分压的作用,一部分电压将分在分压电阻上,使该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减小。如图R1和R2均是分压电阻。
3. 启动电阻
启动电阻是指在具有启动一个系统或者是部分功能系统的电路中,电路电流或者信号通过它将系统启动,此电阻就是启动电阻。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启动系统的运行。启动电阻并不是每个开关电源里都有,要看开关电源的工作模式。
若是电源里有启动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分析找到:
一、它一般紧跟在整流桥后边,和一个电容串联,在它和电容之间有个节点通向芯片的一个引脚;
二、启动电阻的阻值一般不会太大,在300欧姆到1000欧姆之间。
启动电阻的作用:如上图所示,在接通电源瞬间,电路尚未起振时,通过电阻R1给三极管基极提供一个偏置电流,使三极管集电极与变压器初级线圈流过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变压器感应,反馈线圈中产生了一个感应电压,又反馈给三极管的基极,使电路进入自激振荡。图中R1便是启动电阻。
4. 取样电阻
取样电阻就是做参考的电阻,常用在反馈电路里,以稳压电源的电路为例,为了可以使输出的电压保持恒定状态,需要从输出电压取一部分电压做参考(常用取样电阻的形式),如果输出电压高了,输入端就自动降低电压,使输出电压减少,反之亦然。
以UC3842为例,如上图所示,连接3脚的电阻便是取样电阻,通过此电阻的反馈电流信号来调节脉宽调制器的开关导通情况。
5. 去耦电阻
去耦电阻一般串联在电路中,阻值通常几十欧姆,常与电容搭配使用。电阻和电容组成RC滤波器,延长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减小电源纹波。如下图所示R1便是去耦电阻。
6. 信号衰减电阻
信号衰减电阻顾名思义就是在电路中对信号的减弱。
在音频系统中,有时需要对信号进行衰减,比如通过调节音量控制器来调整音量,或者为了避免输入信号过强损坏设备,就需要对信号进行衰减。常见的方法是采用电阻来实现,当音频信号流过衰减电阻时,信号电平会随着阻值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减小,从而达到衰减信号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使用1kΩ到10kΩ的电阻进行音频信号的衰减。如下图所示,R1便是衰减电阻。
7. 信号匹配电阻
信号匹配电阻是为了满足信号源的信号在传输线传输到达负载时整个电路上阻抗的一致性。一般高速信号使用串联的匹配电阻。
高速信号电路通常把匹配电阻接在源端或负载端。匹配电阻的大小一般为20Ω~75Ω。
匹配电阻的目的一是减小高频噪声及边沿过冲,二是减少高频信号的反射及自激振荡。如下图所示的22Ω电阻便是以太网在发射端的匹配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