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首先通过对某市联通本地政企专线业务现状的分析,提出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后给出了本地政企专线业务创新产品平台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网络能力和业务能力两方面,并分别给出了SDN控制器方案、网络协同器方案、业务编排器方案和业务管理方案。最后提供了平台建成后的主要成果和典型案例。
引 言
在5G的带动下,数字经济加速崛起,数据成为生产要素,运营商成为数字经济的奠基者。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0.4万亿元,国内运营商的数据、信息、通信融合业务(DICT)产业空间增速将达40%。政企业务会是未来10年运营商的主要增长引擎。专线作为政企业务拓展的核心抓手,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5%的专线收入增长就将带来20%的B2B价值提升。
0 1
现状分析
目前A市联通本地双线在网用户超过2.5万户,并以年均3 000条的业务量快速增长。
从业务类型考虑,主要分为组网专线和互联网专线,业务量占比约为4∶1。
从带宽需求考虑,不论是组网业务还是上网业务,100M以下的中低端客户占比都在九成以上。
从承载方式考虑,早期组网专线城域内主要通过MSTP、光纤直驱方式承载,2013年以后逐步以IPRAN网络为主承载,2022年又引入了智能城域网和PeOTN,受制于覆盖能力,MSAP为主要接入方式;互联网专线主要通过城域网承载,OLT/PON为主要接入方式,少部分通过大二交换机、IPRAN接入。
从产品类型考虑,组网专线中二层以太网占比超九成,剩余为MV;互联网专线中,以独占模式为主,少部分为共享网关模式。
从业务流程考虑,受理单早期为客户经理在集中集客系统手工录单,2021年后切换到订单中心。前评估和实施工单流转到本地调度(早期为EMOS)和本地工建系统后,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新建设备安装,协调相关网络运营团队进行手工配置和联调。
A市本地政企专线业务当前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a)产品竞争力不足。随着CT和IT相互渗透融合,互联网企业面向中低端专线客户群体推出了以SD-WAN为代表的云网产品,携云触网,降维打击,而客户对标IT企业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服务保障能力要求。传统中低端专线产品在资源覆盖、网络配置及工单流转方面存在短板,网业脱节,交付时长无法保证,成本高企,亟需质优价廉的创新业务平台产品有效应对市场竞争。
b)运营难度加大。如图1所示,随着专线承载网络愈发复杂(网络种类、网元数量、业务规模、用户数量不断上升),专线服务需求(服务请求数量、网络变更数量、故障数量、投诉数量)也随之快速上升。在现有被动受理、人工实施、分散割裂的交付运营模式下,运营可管理难度也不断加大(运营团队人数、处理闭环时长、人为错误数量将难以管控),加之市场竞争激烈,获客成本攀升,用户将更快流失,威胁运营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