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如何用Gear VR打造虚拟现实

三星推出的GearVR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虚拟现实设备。从2005年获得头戴式显示器专利开始,经过多年的研发,最终在2014年与Oculus合作推出了基于Galaxy Note4的GearVR。为实现高性能的虚拟现实体验,三星克服了多项技术挑战。

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501/A0eHHmnE5ImaaLPd.html

2015-01-21 10:25 原创 不知

如果你坐在沙发上就能深入海底,探索水下世界或者探访托尼·史塔克在《复仇者》中的实验室呢?随着时间推移,许多我们曾经以为是科幻的东西已经成为现实。三星在 2014 年的柏林消费电子展上推出了 Gear VR,就是众多虚拟现实的尝试之一,它提供 360 度的虚拟现实体验,让用户沉浸在虚拟环境中。

那三星Gear VR 经历了怎样的开发过程? 三星自家网站samsungtomorrow近日就讲解了这一设备开发背后的一些过程。

“基于手机的虚拟现实”

由于虚拟现实设备需要高精度传感器、高清显示屏和强大的计算能力等高端技术,故而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虚拟现实产品都是基于个人电脑。传统的头戴式显示器(HMD)都需要通过线缆连接到个人电脑上,而 Gear VR 是通过无线相连,基于手机的。那手机虚拟现实是怎么产生的呢? 

使用功能机的头戴式显示器

尽管三星很早就开展了虚拟现实产品的研究。2005 年的 1 月,三星获得了一项头戴式显示器的专利,该专利使用了一部翻盖功能机。据称,这是首次用手机来做头戴式显示器的显示屏。三星也认为创造基于手机的虚拟现实环境更有利于这一技术的普及。

三星自述:如何用Gear VR打造虚拟现实

Ÿ搭载 Galaxy S4 手机的原型机

功能机的性能和显示屏限制,令其很难实现虚拟现实。三星内部继续进行虚拟现实和头戴式显示器的研究。2013 年发布 Galaxy S4 时,三星组建了一个团队,想用智能手机开发一台虚拟现实设备。于是三星制作了几款搭载 Galaxy S4 手机的头戴式显示器原型。

三星自述:如何用Gear VR打造虚拟现实

不过,尽管 Galaxy S4 的显示屏为全高清,但其性能和显示屏依然达不到成为头戴式显示器显示屏的标准。不过,三星也因此了解了虚拟现实头戴设备技术的关键元素:要快速精确的追踪头部,具备超快反应速度的显示屏以及对 GPU 进行优化。 

Galaxy Note 4

随着 Galaxy Note 4 的推出,Gear VR面市了。Galaxy Note 4 的处理器、 GPU 以及 QHD 显示屏都能很好适应虚拟现实设备。三星共制作了三十多款原型。

三星自述:如何用Gear VR打造虚拟现实

挑战

基于手机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靠 Galaxy Note 4有了实现的可能。另外,Gear VR 的诞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与 Oculus 的合作。

三星电子负责产品规划的 Joo NamKung 表示道:“和 Oculus 开始合作时,我们对这一设备的概念截然不同。”Oculus 一直专注于游戏性,而三星则想要用虚拟现实设备来消费电影、视频和照片等多种娱乐内容。另外,Oculus 的头戴式显示器基于个人电脑,因此不大认为能用智能手机来制造头戴式显示器。两家公司就此进行讨论,最终还是让 Gear VR 成真。

三星自述:如何用Gear VR打造虚拟现实三星自述:如何用Gear VR打造虚拟现实

为了实现 Gear VR 的性能,硬件和软件上都要付出巨大努力。三星表示,他们研究了大量不同人种不同年龄段的人体数据,以便让 Gear VR 佩戴起来舒服。这些数据包括眼间距、鼻子的大小和位置、颊骨的突出程度、头部大小等。在软件上,他们也进行了许多合作,以便实现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并利用起 Galaxy Note 4 的高端显示屏。他们实现的一些主要目标有:

  • 运动到图像(Motion to Photon)延迟小于 20 毫秒

  • 对硬件和内核进行整体优化

  • Galaxy Note 4 的 QHD 显示屏要支持高清渲染

Gear VR 的未来

对于三星来说,这个潜水镜一样的头戴式显示器是一个全新的产品门类。参与了 Gear VR 软件开发的三星电子高级工程师 JinGoo Lee 表示道:“三星内部对于这一次全新的尝试有很多担心。”

不过,虚拟现实的无限潜力也值得期待。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就曾表示过,虚拟现实会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而且预计未来十年会拥有10亿用户。

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能性有多大?随着物联网连接所有物体并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将在虚拟世界的新环境中最大化人与物体的互动。

via st

【源码免费下载链接】:https://renmaiwang.cn/s/dr27a 编程环境设置如下: 1. 操作系统:Windows XP SP2 开发语言:C++ / MFC 编译环境:MS Visual C++6.0 参数配置分为三部分: - 第一参数为接收窗口大小控制,由于帧序列号采用四位编码方式,因此其设定范围限定在1至8之间。其中设置为1时将采用后退N帧的滑动窗口协议机制;当大于1时则采用选择性重传策略的滑动窗口协议。 - 第二参数为接收速率调节器,用户可在编辑框中输入定时器间隔时间值(单位:ms),例如数值表示每秒处理一个数据包的能力。特别地,设定值为1000时即意味着接收速率为每秒处理1个包。 - 第三参数为辅助定时器设置项,该参数决定了在接收到数据包后无反向流量应答的情况下,发送方需等待应答包的时间延迟(单位:ms)。 异常处理界面提供以下功能: - 用户可在此区手动输入丢失的响应帧,并以帧序列号形式填写具体内容。各参数之间使用空格分隔以便于识别和编辑。 - 当前状态显示接收窗口运行状况,包括当前接收到的数据包范围、令牌计数等关键指标信息。 - 输出界面用于实时展示接收方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协议交互过程。 用户需在所有相关参数配置完毕后,点击"开始接收"按钮以进入数据接收模式。发送程序界面如图2所示,其功能分区与上文描述一致。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dq0变换的三相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SAPF)的Simulink仿真模型,重点利用dq0坐标变换实现对谐波和无功电流的精确检测与补偿,提升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文档还涵盖了中间直流环节的三相电力电子变压器(PET)建模、固定电容器与可控基于dq0变换的三相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Simulink模型SAPF晶闸管无功补偿装置(FCTCR)等配套设备的仿真设计,形成完整的电力系统仿真体系。此外,文中整合了多种先进仿真案例,包括基于现代智能算法的优化控制、故障诊断、路径规划及信号处理等内容,展示了MATLAB/Simulink在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领域的广泛应用能力。; 适合人群:电气工程、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电力系统仿真与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一定MATLAB/Simulink使用基础和电力电子背景知识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掌握dq0变换在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原理与建模方法;② 学习SAPF系统的设计思路与仿真调试技巧;③ 借鉴文中提供的多种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与优化算法实现方案,用于科研项目或实际工程开发;④ 结合智能优化算法与深度学习技术开展电能质量治理与故障诊断研究;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按照文档结构循序渐进地学习,重点关注dq0变换的数学原理及其在Simulink中的模块化实现,动手搭建模型并进行参数调试。同时可参考文中提供的网盘资源获取完整代码与模型文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二次开发与创新研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