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项目管理:角色认知的新视角与实践

       在管理场景中,面对各种挑战时,你能否迅速切换至管理者视角来审视问题并作出反应,这直接反映了你的角色认知程度。角色认知往往在潜意识中起作用,自我难以察觉,但却能清晰地传达给他人,特别是当我们的行为与所扮演的角色出现偏差时。不同的身份赋予我们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导致行为上的巨大差异。身份认知的细微差别,可能会使行为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凸显了角色认知的重要性。

       对于新上任的经理而言,他们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能力层面,即如何掌握管理技能,以便与环境进行良好的互动,这更多关注的是“术”的层面。他们认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管理方法,就能胜任管理工作。然而,新经理的上级则更看重身份层面,他们期望新经理能够深入理解管理者的角色,并基于此形成符合该角色的信念和价值观,进而发展相应的能力。这更侧重于“道”的层面。

      为了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必须同时提升“道”与“术”两个层面,既要深化认知,又要掌握实际操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参考NLP逻辑层次,如下图:

我总结的角色认知思维公式是:所处环境背景,需要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做,这样做的意义与价值,这样做是否符合我的身份,这样做与我的三观是否相符。

那么要如何加强角色认知呢?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领悟角色力量:深化角色认知的重要性

       五一值班,上级可能想赶工某个重大任务而要求值班;上级可能想改变团队氛围要求值班;上级可能为了自己的感觉要求值班……,如果你不清楚上级为什么要求值班就去执行,很可能的结果是,上级和下级对你都不满意;而当你清楚了上级为什么要值班,也许你们不必采取值班这个手段。因此,如果你站在中间管理者这个角色上,就需要进一步去了解上级的真实意图,从而确保上级的诉求和我们采取手段是最匹配的,这才是最好的承上启下。每一个角色都有它特有的是非对错,在管理中,如果抛开自己的角色,我们甚至无法评判对和错、应该和不应该、重要和不重要。

二、角色转型探索:从个人贡献者到管理者的蜕变

维度

工程师(个人贡献者)

管理者(团队领导)

描述

工作职责

完成本职工作

引领整个团队前进

做工程师时,完成好上级安排给我们的工作;而作为一个管理者,则需要引领整个团队前进,与上级共同设定目标,并全面负责规划实现目标的路径和策略。

负责对象

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上级、下级都负责

做工程师时,主要对自己负责,确保个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管理者,除了对自己负责外,还需对上级负责,确保团队目标的达成;同时,也要关心团队成员的发展和成长,对下级负责。做管理就是上有老下有小。

关注焦点

过程导向

结果导向

工程师一般是过程导向的,因为他们需要一步一步把工作执行到位。管理者,则是结果导向,更关心最终目标的实现和团队的前进方向。

能力要求

专业单一

多维复杂

工程师,依靠个人专业能力来产生业绩,能力相对单一;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维复杂的能力,包括技术判断力、目标管理能力、团队规划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需要看方向、带人、做事这三大管理动作的多维和综合的能力。

任务来源

直接上级

主动规划

工程师的工作任务来源主要是上级安排;管理者,虽然也会接收上级的任务拆解和安排,但更多时候需要主动规划工作,并与上级沟通确认。

实施手段

主要靠自己

主要靠团队

对工程师来说,大部分工作是要亲力亲为的,主要靠自己完成,对管理者来说,则主要依靠团队来完成工作,因为个人无法承担整个团队的工作量。

合作维度

平级合作为主

多维度合作

对工程师来说,主要的合作内容就是和平级的伙伴共同做好执行;对管理者来说,合作维度更加多样化,需要与上级、下级、平级管理者甚至平级管理者的上下级进行多维度合作。

合作关系

平级竞合关系

全面合作关系

做工程师的时候,和大家都是平等竞合关系,以合作为主,也有竞的成分,朝向同一方向做比较的。成为管理者之后,与团队成员形成全面合作关系,竞争因素减弱或消失。

思维方式

确定性思维

可能性思维

对工程师来说,大部分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都是执行,关注过程和细节,保证工作交付的确定性,形成突出的确定性思维,因此技术人做事往往排期保守,力求稳妥,优势就是思维缜密、控制严格,答应的事情基本都能兑现。对管理者来说,更习惯关注做一件事能带来的可能性收益,并以此来判断是否值得投入资源去做,我们称之为可能性思维。

技术视角

技术实施视角

技术评估视角

对工程师来说,技术是用来做事情的,掌握好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实施,他们从如何实施的角度看待技术。对管理者来说,技术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之一,所以他们从如何评估的角度看待技术,评估该项技术是不是最合理的手段,以及如何选择才合理,并据此做出决策,因此常常被称为技术判断力。

三、洞察角色误区:识别并规避常见的认知陷阱

       在管理实践中,从工程师转变为管理者,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常见的角色认知误区。这些误区不仅阻碍了个人的成长,也影响了团队的整体效能。以下是对这些误区的深入剖析及其带来的危害:

1、过程导向、被动执行

  • 常见问题:不主动寻找工作任务,依赖上级指派;在决策时缺乏主动性,期待上级给出明确指示;沟通时仅充当传话筒,不思考沟通的真正目的和效果。

  • 带来危害:团队缺乏明确的方向感,难以形成凝聚力;团队业绩难以有效提升;管理者无法真正引领团队前进。

2、大包大揽、个人英雄主义

  • 常见问题:管理者过度介入团队成员的工作,承担过多责任;忽视团队成员的贡献,将团队成果归功于自己。

  • 带来危害:团队梯队建设受阻,人才难以成长;团队成员缺乏责任感和成就感,积极性受挫;管理者个人发展受限,无法承担更大规模的业务。

3、带头大哥、当家保姆

  • 常见问题:过分强调兄弟情谊,忽视团队管理的专业性;在技术判断力不足时,放弃领导角色,成为团队成员的“保姆”。

  • 带来危害:形成不职业的管理文化,增加公司潜在风险;团队缺乏明确的领导方向,难以做出正确决策。

4、单一视角、固化思维

  • 常见问题:面对问题时缺乏多角度思考,固守既有观念;不愿意尝试新方法,坚持按照旧有规定行事。

  • 带来危害:容易被问题和困难所困,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难以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认知层次难以提升,影响个人和团队的发展。

5、自扫门前雪、固守边界

  • 常见问题:过分强调团队或个人边界,对跨部门合作持消极态度;遇到问题时推诿责任,缺乏全局观念。

  • 带来危害:项目推进受阻,影响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个人成长受限,难以在更广泛的领域产生影响;无法成为更高级别的管理者。

6、身在曹营心在汉、患得患失

  • 常见问题:对技术工作仍抱有留恋,对管理工作缺乏信心;担心管理工作影响个人技术能力的发展。

  • 带来危害:在管理岗位上成长缓慢,无法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对技术的看法过于狭隘,影响技术判断力的提升;可能错失职业发展的良机。

四、构建防御机制:有效策略以避免陷入角色认知误区

       事实上,角色认知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自我觉察和有意识地纠偏。认知误区的问题发生在角色认知层,角色认知属于NLP逻辑层次图的上层,一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是很稳定的。因此,不要指望一下子就会有很大改变,需要给自己点时间成长。,这两层都是通过潜意识发挥作用的,对于认知的改变,大体遵循以下的步骤。

1、认知

先知道哪些是合适的,哪些是不合适的,先认识这些坑,然后圈起来提醒自己以后避开。换言之,如果不认为某些是坑,自然就无法避开。

领域

子领域

严重程度

执行情况

大包大揽、个人英雄主义

包工作。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把团队成员力所能及的工作都做了。

包责任。也就是说,作为团队的负责人,你把团队成员每个人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都包在你一个人身上了

包功劳。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干,你处处凸显自己的功劳,把团队成员的业绩和工作成果也都放在自己头上了

2、觉察

因为角色认知的坑体现在潜意识,所以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当某些情形发生时,我们能够觉察到这是一个坑。这个觉察可以自己意识到,也可以请别人提醒。

  • 写觉察日记:每天/每周反思自己是否有不符合角色的言行。

  • 物件提醒:给一个随身物件赋予一个特殊含义,看到了就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角色。

  • 请人帮忙:请别人或者自己的上级定期反馈。

3、改进

如果对某一两点的改进愿望很强烈,可以写入自己的关键绩效指标或目标与关键结果,让这些重要关切来敦促自己快速建立预警机制,做出改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