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定义
替代定理:也称置换定理,是指对任意一个给定电路,若某一支路(例如支路k)的电压为、电流为
,那么该支路就可以用一个电压等于
的电压源,或者用一个电流等于
的独立电流源,或者用
的电阻来代替,替代后的电路的全部电压和电流均保持原有值(电路具有唯一解)。
2.用法
①若被替代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是电路其他部分某受控源的控制量,而替代后该电压或电流将不复存在时,则该支路不能被替代;
②替代定理应用于集总电路,不仅适于线性电路,也可用于非线性电路。但需要注意,原电路须有唯一解,替代后电路也必须有唯一解。
3.理解
①因为第k条支路替代前后KCL、KVL关系相同,所以其余支路的u、i关系不变。若用电压源代替k支路后,其余各支路电压不变(KVL),那么其余各支路电流不变,故第 k 条支路
也不变(KCL)。同理,用
电流源代替k支路后,
也不变。
②给定的一组代数方程(线性或非线性)只要存在唯一的解,则其中任一未知量如用它的解来代替,不会导致其它变量的解在数值发生变化。对于一个电路(线性或非线性),电源已知,根据KCL和KVL列出方程组,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是未知量(有唯一解),把某一支路电压用电压源代替(或电流用电流源代替),就相当于把未知量用其解来代替,所以也不会使其余任何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发生变动。
③替代后的电路应无电压源回路,也无电流源结点(含广义结点),否则无法确定相关原有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即替代后电路没有唯一解,其他支路电压和电流不能保持原有值。(注:电压源回路是指电压源形成的回路,电流源结点是指连接该结点的支路全部为电流源。)
题1求图1所示电路中的I。
图1
解析:计算3Ω电阻两端电压
图2
用2U=6A电流源代替受控电流源支路,得图2所示电路(这里没有简化电路,保持电路结构不变),可用叠加定理求解
综合题★★★★
题2图3所示电路中,R=2Ω,网络N的VCR如图4所示,求u和i以及流过两个线性电阻的电流。
图3
图4
解析:将图3另画作图5,求虚线内电路(网络N1)的VCR,列结点方程为
图5
解得u=6-i,则可将N和N1的VCR联解求得u和i的值。
这里采用图解法,在网络N的VCR曲线图中做出N1的VCR,如图6所示,可得
图6
于是,根据替代定理,以4V电压源替换网络N,可得
注:也可以2A电流源或2Ω电阻代替网络N,求两线性电阻上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