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差速移动机器人运动分析、建模和控制


文中每个模型、算法和仿真的程序都将在仿真结果前给出对应的下载链接。

1 运动学分析建模

运动特性为两轮差速驱动,其底部后方两个同构驱动轮的转动为其提供动力,前方的随动轮起支撑作用并不推动其运动,如图1两轮差速驱动示意图所示。
两轮差速驱动示意图
定义其左右驱动轮的中心分别为 W l W_l Wl W r W_r Wr,且车体坐标系中这两点在惯性坐标系下移动的线速度为 v l v_l vl v r v_r vr,理想情况下即为左右轮转动时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该值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接口输出的角转速 ϕ l \phi_l ϕl ϕ r \phi_r ϕr和驱动轮半径 r r r求得,即:
v l = r ⋅ ϕ l v_l = r\cdot {\phi_l} vl=rϕl
令两驱动轮中心连线的中点为机器的基点 C C C C C C点在大地坐标系 X O Y XOY XOY下坐标为 ( x , y ) (x, y) (x,y),机器的瞬时线速度为 v c v_c vc,瞬时角速度 ω c \omega_c ωc,姿态角 θ θ θ即为 v c v_c vc X X X轴夹角。此时,机器位姿信息可用矢量 P = [ x , y , θ ] T P = [x, y, θ]^T P=[x,y,θ]T表示。机器人瞬时线速度为 v c v_c vc可以表示为:
v c = v r + v l 2 v_c = \frac{v_r+v_l}{2} vc=2vr+vl
令左右轮间距为 l l l,且机器瞬时旋转中心(ICR)为 O c O_c Oc,转动半径即为 C C C O c O_c Oc的距离 R R R。机器在做同轴(轴为左右轮到ICR连线)圆周(圆心为ICR)运动时,左右轮及基点所处位置在该圆周运动中的角速度相同 ω l = ω r = ω c \omega_l=\omega_r=\omega_c

  • 170
    点赞
  • 12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