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片上SRAM存储概略及生成使用实践 (上)

芯片是一个庞杂的系统,体量分布非常宽泛,从百十个gate的数模混合芯片(譬如:PMU,sensor等等)一路到上百亿们的复杂高端数字芯片(譬如:苹果Axx, 麒麟:9xx,联发科:天玑系列抑或各个巨大无比的NP网络芯片等等)
同样的芯片,也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区分,譬如:逻辑功能分类(core,peripheral,interface 等等),门级功能分类(寄存器,组合逻辑,存储器,phy等等)。
这里,就一起来从芯片的门级功能展开说起,一起来看看片上存储的细节和生成实践,本系列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这一篇是开篇,一起走就片上存储的世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芯片片上存储分类

为了配合芯片的功能和应用,对于数据存储会有非常多的使用场景,通常可以用下列表格进行描述

用途存储介质描述
片上主要数据的存储SRAM, DRAM, FF芯片工作时候需要保存数据,不同类型相应的集成度和速度各有不同
启动挂载的固定内容的存储ROM固定内容,只读的存储装置,不能更改,芯片一旦生成完成,不能更改,除非ECO
片上可编程固定信息存储器件e-Flash可以保存用户客制化程序,同时也可以进行写保护设计,应用扩展性更好
芯片状态和标志位的存储器件e-fuse, OTP通常存储ATE测试的结果,譬如:memory 的坏点和检验,芯片运行的硬限制,譬如:片载可用存储的限制等到。通常只有芯片厂家通过特殊手段进行烧写

对于大型芯片而言,以上种种可能都会用到,但是最普遍,占比最大的还是第一类,这里使用下表对三种存储方式各自的特点进行一个拆解

类型优点不足
SRAM集成度比较高,速度快,类型多样,支持厂商多,包括FAB原厂具体的PPA可能视不同vendor而有区别
DRAM物理结构简单,集成度较SRAM更高,多用于大型的存储场景,譬如:DDR DRAM需要定时刷新,控制电路比较复杂,通常独立成片,比较难和其他芯片共处。常需要通过高级封装和其他类型芯片封装到一起
FF(寄存器)和SRAM一样,实现片上存储的目的,存储数量不多的时候比SRAM有面积优势相较SRAM,集成度低多,布局比较难控制,clock的skew不稳定

可以看到,通过上表比较,对于大型的存储需求,以及从简单易角度而言,SRAM是此类场景的不二之选

SRAM的存储结构

SRAM的核心存储器件,通常被称为bit cell。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外部逻辑通过控制信号:BL(BitLine)和WL(WordLine)对bit cell进行写入和读取,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六管结构,由四个NMOS和两个PMOS组成

写操作

  1. 先把需要写入的数据加载到BL上,如果是准备写入逻辑‘1’,那么就先在BL上就置成逻辑‘1’,~BL置成逻辑‘0’
  2. 在WL上置成逻辑‘1’,这样通过选通M5/M6,对应的逻辑写到了Q和~Q上,这样就完成了逻辑‘1’的写入
    对于逻辑‘0’的写入方式类似

读操作

  1. 预充电到BL/~BL端到高电平
  2. 然后把WL置高,从而打开M5/M6,
  3. 如果Q=“1”,则晶体管M1导通,~BL会被拉低到低电平
  4. 对于另一侧,因~Q=“0”,晶体管M4和M6导通,通过VDD将BL拉到高电平
    这样就完成了将逻辑1读取到了BL上
    对于逻辑‘0’的读取方式类似

对于bit cell而言,在在同一种工艺下,不同功能的bit cell大小或有不同,这里以TSMC 7nm的memory bit cell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对于HD,RF,DP会呈现不同的bit cell的大小,这里的每一个bit-cell就是一个完整的存储1bit的器件大小。基于此,和同样储存1bit的DFF进行面积比对的优势明显,详见下图:

7nm SRAM bit cell 面积 (um^2)7nm 单个FF 寄存器的面积(um^2)面积优势
0.03420.547X ~16 times

片载SRAM的结构拆解

对于芯片上的SRAM,是由一个个bit cell拼接成一个矩阵,矩阵的横竖分布被BL和WL来控制,这个由bit cell组成的矩阵通常就会被称为memory array

通常的SRAM都是由一下两个部分组成的

分类描述PPA影响
主存储部分(memory array)由bit cell组成存储单元,同时包括单元的充放电电路memory PPA的主要贡献。 面积:占比大于90%; 性能:充放电电路设计影响访问性能;功耗:占比大于80%
外围控制部分(peripheral)使用标准std-cell进行的外围控制电路的搭建,包括译码逻辑,column-mux,DFT相关等等逻辑对于接口时序有些许影响,通常可以通过置换这里的std-cell VT类型进行时序微调;不同memory config的配置,会明显影响这里的std-cell的结构和memory 的接口管脚

SRAM的大致示意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很明显可以看到控制逻辑的身影,从外部访问方便而言,它们对memory array成包围模式。

更为真实的SRAM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SRAM的简单访问步骤如下:

  1. 首先确定读抑或写操作,对BL进行对应的与操作,详见上述bitcell的读写操作释义
  2. 配置地址线,选通对应的WL
  3. 如果是读操作:下方的Data就会出现一整行WL的bitcell的数据;如果是写操作:下方的Data就会写入到选定WL的bitcell中

上述访问呈现以下几个要点:

  • 读写操作通常都是对一个WL进行的操作

  • 如果,WL的bitcell 位数不变,地址的深度直接决断了SRAM的物理高度。

  • SRAM的容量通常由NW*NB来决断

    • NW:Number of Word,SRAM深度
    • NB:Number of Bit, SRAM宽度
    • Bitcell Count: NW * NB SRAM的容量
  • 地址译码和数据通路通常由std-cell直接构成,是影响接口时序的一个因素

  • 支持bitwise的SRAM,在写入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某一个bitcell对应的BL进行管控,从而控制单bit的写操作。

结合bitcell的读取方式,小伙伴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SRAM的读取没有按bit选通的功能呢?

对于通常的用户,一般都会常见一个深度很大的SRAM,譬如:256K * 8之类的。但是对于上述SRAM’结构,可以感知,这样单纯的累加bit cell高度的会有以下一些问题

  • SRAM过于细长,对布局不友好, PG的接触点也不太均衡
  • 由于SRAM的地址和数据出口通常都是居中分布式规划,过高的SRAM,必定会在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引发驱动能力的问题

所以,这里提出了一个ColumnMux (CM)的解决方式:当NW >> NB的时候,在不改变SRAM 大小的时候,可以使用增加CM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竖长的SRAM拦腰被折成两半,并排分布,有效的降低了SRAM的高度。
用户通过使用CM=2,相应的也增加CM decoder部分组合逻辑。一个简单的换算公式如下:

Depth * Width = (Depth/2) * width + (Depth/2) * width

地址线的部分(高位)会直接参与CM的译码,从而可以2的幂次方的折叠方式有效降低SRAM的高度。同样也会由于bitcell更为聚集,接口时序也会有相应的提升,对应的面积增长(CM decoder)在大规模SRAM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本章词汇

词汇解释
S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bit cell通常使用6T结构所构成SRAM的存储器件
Column Mux数列拆叠,可以有效降低SRAM的高度
bit lineSRAM的位线控制
word lineSRAM的字线控制

【敲黑板划重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基础理论学习SRAM,了解SRAM的读写原理,给后面的使用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

Neil H.E. Weste • David Money Harris CMOS VLSI Design - A Circuits and Systems Perspective
TSMC TSMC N7 SRAM Compiler Databook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