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行之六,下一站是哪里

题图为一号公路路边的和谐画面,前情回顾:

看完《硅谷之谜》,马上登机

硅谷行之一,整体感受,多图

硅谷行之二,关于产品经理与运营

硅谷行之三,工程师与技术驱动

硅谷行之四,精英黑洞

硅谷行之五,创投,孵化与行业


硅谷对我们来说很值得研究,对美国自己也是。

虽然没有中国市场这么分裂,但美国也不是铁板一块,硅谷不能代表美国,硅谷言论很自由,多元化,美国东岸还是白人为主占比很高,阶层明显,而中部保守思维落后……对于昨天的大选结果,也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所以,美国也不是哪里都有机会,比如东部各种条件都很好的波士顿地区在科技创新领域就相对尴尬。

 

中国的硅谷是哪里?

中国可以集权的原因是汉族人口占了绝大多数,所以可以有“中华民族”的概念,这是一个挺有趣的说法,而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没法找到一个个想象中的统一共同体来领导大家——这个挺有趣,虽然和主题没什么关系,也分享给大家。

 

城市之争,之前分析过,贴一下就好。

互联网创业的地域鄙视链

我的结论,杭州与深圳,是最有希望的城市。

 

印度裔为啥混得那么好

同为亚裔移民,好多次交流都会聊到华人和印度人在硅谷的对比。

一个月前,恰逢陆奇离职微软,聊到了这个话题。现象是华人高层很少,多为工程师,而印度人有不少中高层,而且各种岗位都有。

 

这是个比较轻松的话题,所以大家也给出了一些不甚严谨的解释。

第一,母语相关,中国人虽然可以把因为学得很好,但交谈中,每个词都懂,但就是不知道笑点在哪里的尴尬,是没法化解的,于是和白人圈子总有隔阂。这是从生下来的环境导致的,学龄前到小学、中学,看的书、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听的音乐等等,都不一样。

第二,文化的基因,印度更加open。中国传统文化很内敛,谦虚,而印度文化,从电影里动不动就所有人一起唱歌跳舞就能感受到。于是,在公司里,印度人就会更多的表达,说话,沟通,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第三,中国去的大多数都是理科生,因为之前我提到的通才vs 专才教育问题,这波人最后大多数都成了相对埋头苦干的工程师,转行的比较少。而另外一个现象也很有意思,华人男工程师,一般老婆就在家全职太太,印度男工作,女也会找一个相对简单的,比如测试、HR一类的工作,也使得印度人在公司里的职位越来越全面,机会越来越多。

第四,有趣了,有人说印度人看起来会在硅谷搞关系,是因为中国搞关系厉害的都不屑于去硅谷,因为在国内这种“潜规则 > 规则”的环境下,更容易发挥啊,所以,聪明的中国人,意识到只有工程师在硅谷可以混得好于国内,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这种局面,好吧。

我们如何借力硅谷?

很多事情已经有人在做了,中国的钱、人过去,硅谷的华人、项目过来,互动确实越来越多。

  

这个系列七零八落也写了6篇了,差不多暂时告一段落。

硅谷的科技巨头也刚刚碰到万人公司的管理问题,这点大家都在摸索,也是硅谷继续发展的一大挑战,微软在这点上还是领先的,毕竟是一个40岁的公司了。

留一句话,是雷锋网创始人林军说的,大家体会,我们要:

以微软为师,谷歌为靶,雅虎为镜,华为为兄。

 

最后,硅谷到底能不能长期引领全球科技?

看起来有大几十年了,从半导体到硬件、软件、互联网……以及快来到的人工智能。但放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几大文明古国,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工业革命的英国,也都各领风骚了上百甚至上千年,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处于这个时代,只活了几十年,正好赶上了硅谷。

更可能的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永远是轮流坐庄,只是,不知道下一个庄家在哪里,能不能看到换庄家的那一天。

 

最后祝大家1111购物愉快,:)


-----------------------------

iamsujie,前阿里产品经理,写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淘宝十年产品事》,现在做创业者服务,『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B12』合伙人。更多信息可以关注二维码。

0?wx_fmt=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