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阻力之路》利用最小阻力路径,采用创造性思维模式,更有效地实现个人愿景和目标 - 三余书屋 3ysw.net

最小阻力之路

大家好,今天我们分享《最小阻力之路》。我们时常听到有人感叹,明明懂得那么多道理,为何生活过得不如意呢?这本书从某种角度回应了这个疑问,作者分析了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屡次失败的原因,提出了要找到自己的最小阻力之路,以创造性的方式过上精彩的人生。或许这听起来有些抽象,让我逐步为你解释。最小阻力之路问世已近30年,一直是畅销全球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最早由台湾引进,作者是罗伯·福利茨。有趣的是,他本是一位音乐家,对创造力充满兴趣,创立了一套关于创造的结构动力学理论。之后,他专注于研究创造过程,将其作为视角,发展出一门名为创造技能的课程,简称TFC,专门辅助人们培养创造力。许多人纷纷前往上他的课,包括艺术家、科学家、学者,以及众多企业主管。《第五项修炼》的作者、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也在罗伯·福利茨的创造力技能课程中受到启发。在1978年,彼得·圣吉参与了该课程,随后两人共同创办了一家著名的创新顾问公司。此后,罗伯持续研究,并以创新和创造力为主题撰写书籍,将其视为毕生探索的事业。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试图改变生活时总是屡战屡败呢?请你回想一下,最近一次想要彻底改变自己和生活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或许有一天你突然清醒,对自己一直混沌的状态感到厌倦,因此决定做些改变。你购买了许多书籍,参与了各种学习社群,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学习计划。但是激情过后的三天,生活又回到了原点。又或者你下定决心要减肥,开始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甚至三天晚上都不进食。不过到了第四天,你可能难以坚持,反而会报复性的大吃一顿。每次尝试都更加努力,但每次都莫名其妙地回到原点。或许你找到了各种理由停下或放弃,比如最近太累,等工作轻松一点再说吧。或者最近身体不太舒服,等身体好一点再继续尝试。你曾尝试学英语、绘画、减肥、健身等,但很多时候都难以坚持。这种行为实际上成为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当安慰达到效果后,你更愿意躺在沙发上享受悠闲的生活,好像我们的生命中缺少某种支撑我们持续向前改变的动力。

这本著作提出了一项颠覆性的观点,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屡次遭遇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采纳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具体而言,每次试图减肥或学习英语都成为一个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过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面对意志力挑战时,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通常以失败而告终。

当我们试图解决问题时,我们采取行动来防止不希望发生的结果。问题越严重,我们采取的行动就越严厉。但是一旦行动取得成效,问题得到缓解,我们就会停止采取行动,松懈下来,结果问题又会卷土重来,犹如摆动的秋千一般来回摆动。几乎所有改变行为都经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以及当你自甘堕落到一定程度后。在这三个阶段你会承受不同的力量,并做出不同的反应。以减肥为例,一开始你决定要少吃多运动,这是正确的。对拥有苗条身材的渴望形成了强大的拉力,促使你采取行动。但你也意识到有一种相反的力量,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愿运动的放松力。这两股力量相互制约,你在两者之间挣扎,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弹回去,回到不希望的结果。

在第二阶段你努力付出,到了第三阶段,你放弃了,开始自甘堕落。堕落到一定程度后,你获得了巨大的安慰和慰藉,但很快渴望的力量又会重新增强。大多数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堕落和放弃后,又会重新振作,开始努力进入下一个循环。可以说我们大多数尝试改变自己的经历都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循环,这种来回摆动的经历不仅发生在我们试图解决个人问题的时候,还涉及到许多其他事情,比如国际上对埃塞俄比亚饥荒的救援行动。因为战乱和灾害,埃塞俄比亚陷入了严重的饥荒,引起了全球关注,大量人民因饥饿而死亡。媒体报道充斥着各种信息,明星们举办筹款演唱会,富裕地区纷纷慷慨解囊,大量物资涌入埃塞俄比亚,灾民获得了物资。但情况缓解后,人们认为问题已经暂时解决,媒体报道也逐渐减少,人们的关注开始转移。不过,饥荒的根本原因并没有得到解决,问题仍然存在。直至今日,埃塞俄比亚仍有儿童因饥荒而死亡。因此,作者罗伯特认为采用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行不通。

在职场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乎等同于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可是作者指出,他的公司绝对不会招聘那些喜欢解决问题、长期用解决问题思维方式思考的人,因为这类人通常缺乏创造力。当我们充满热情地致力于问题的解决时,实际上我们仍在被环境所引导。同时也在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不期望的事件发生,我们已经过于习惯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使得我们很少认真深入地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作者认为,要避免这种失败的发生,唯一的方法就是跳出解决问题的模式,不再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思考,而是采用一种崭新的模式及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学会用这种模式来实现成功的目标。为何说解决问题和改变的方式不能够取得成功呢?作者发现所有的事物都倾向于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运动,而能量也是通过最小阻力的路径持续传递的。如果你试图通过改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达到目标,最小阻力之路会把你拉回原点,你的目标永远难以实现。而在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下,你可以沿着最小阻力之路取得你想要的结果,达成你的目标。

那么,如何理解最小阻力之路呢?作者居住在波士顿,经常有朋友问他,波士顿的道路是如何规划的?实际上,波士顿市区的规划并没有特定的规则,街道曲曲折折,每一段都有不同的名称,市区的道路规划完全是通过拓宽几个世纪前的牛径而来的,而这些牛径类似于马路,是由牛踩过的路。

牛径的形成源于牛在行走时通常会寻找最容易的路径,避免强行横越山丘,选择最顺畅的路线甚至会绕过山的另一边。因此,牛径的形成取决于地形结构。时间一长,后面的牛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走。波士顿市区的规划也是自然而然地按照地形结构进行的,对于牛和城市规划者来说,这都是一条最小阻力之路。

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是沿着这样的最小阻力之路前进的。例如,我们在走路时倾向于选择最短的路径,寻找阻力最小的道路。举一个例子说明,如果我们要从一栋大厦的70层到旁边大厦的60层,我们唯一的运动路径就是跟着电梯、楼梯和大门走。大厦本身的设计结构决定了我们的运动路径。

作者认为在努力解决问题和通过改变自己来达到目标的情境下,道理都是相同的。通常我们认为是自己的心理状态影响了事情的成败结果,于是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试图通过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和执行力来改变事情的结果。但是作者认为真正决定事情成败的是那个来回摆荡的结构,也就是一个模式,要超越这个模式才能避免失败的结果发生。为了跳出这个困境,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结构。作者提到的就是一个有助于创造力的结构,相比之前所说的拉力和反作用力的模式,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结构性张力,由两大元素组成:明确的愿景和清晰的现状认识。这两大元素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结构性张力。

愿景提供强大的拉力驱动我们行动,而现状的作用则通过愿景和现状之间的落差,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创造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内心的愿景越明确,就越有可能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结果。解决问题、改变和创造之间存在一个显著差异,当我们通过解决问题来进行改变时,我们的行动主要是为了避免自己不期望的结果发生,焦点通常集中在不想要的事情上。而创造则是通过明确的愿景和现状之间的张力,超越旧有的模式,实现自己渴望的成就。在投身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专注于实现真正想要的结果,每一步行动都致力于将我们追求的目标变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不再感受到那种舒缓墙壁给予的拉力。以创造性的方式改善贫困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我们来看一个在乌干达实施的贫困救援行动的例子。在这次行动中,人们采用了创造性的方式,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培训当地村民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清晰地想象和确认自己渴望的生活和家园。当地居民开始积极行动,逐渐将他们想象中的房屋、农田、村庄和医院变成现实。在这个创造的过程中,他们不再强调环境的糟糕和形势的紧迫,而是从内心和头脑开始让美好的结果不断浮现。创造性的过程与外在环境无关,它只是我们内心的图画和声音。这些图画和声音需要不断地被强化,最终才能被表达出来,因此创造的力量在于内在的驱动。

现在设想一下,在这个新的结构性张力中,你设定了一个明确的愿景目标,比如写一本小说,同时你要了解你的现状,包括你读过几本小说,自己能写到什么水平。在这个时候你开始体验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创造者通常能够忍受这种落差,甚至将其视为推动自己的最有力量。为了提高自己忍受这种落差的能力,你需要扮演创造者的角色,启动你的创造性结构。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认真构思你想要创造的成果。

当你设定了明确而清晰的目标时,你就可以通过观察现状并将注意力聚焦在成果上,逐渐提高自己的忍受力。但如果你害怕设定目标,担心自己无法实现,你需要重新审视你的目标。清晰而明确的目标会拉动你向前走,而我们大多数目标流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很少认真观察自己的现状。空有梦想,但不顾及现实状况只会导致失败。举例来说,如果你目前勉强能写1,000字的文章,每周才能写一篇,现在设定一个月要写一本书的目标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精确地了解现状和愿景,创造性地塑造出结构性张力,才能找到实现愿景的最小阻力之路。

在创造的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萌芽期、同化期和完成期。在萌芽期,最关键的是做出重要选择,并将所有资源集中在这个选择上。选择可能伴随着痛苦和放弃,因为只有一个最关键的选择才能真正引导你迈向创造的道路。因此,选择你真正渴望的,无论是什么,一旦做出决定,之前困扰你的事情就会渐渐消散。在做选择的同时,要寄予真实的渴望,而不是想要避免的事情,比如选择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而不是选择不生病的人。总是会生病的,但健康是一个更为持久和稳定的状态。因此,明确的目标会推动你向前迈进。

我们的目标大多数流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很少认真观察自己的现状,只有拥有梦想而不顾及现实状况会导致失败。现在问问自己的内心,我想要拥有的是什么?一旦作出选择,你将不断做出一系列小的选择,以巩固和坚定你内心的重要选择。萌芽期会带给你许多激励,正面的激励就像创业初期一样,虽然一切都可能一片混乱,但充满了可能性和激情。导演西区柯克认为,电影构思阶段是最幸福的时光,在这个阶段,他通过摄影、表演、场景、服装等电影元素进行创作,将整个电影用分镜表画下来。他认为构思、编剧和筹备的过程比拍摄本身更具刺激。然后你将进入同化期,从不确定到同化期,你会开始大量吸收知识,发现机会,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在写作中,笔下流淌着越来越多的惊喜,在行动中,感觉自己有越来越多的能量和动力,这是创造历程中最美妙的时光,也标志着你正在迅速成长。最后你将来到创造历程的完成期。在这个阶段,许多人可能在临门一脚时退缩,陷入困境而不敢突破。比如许多博士生因毕业论文未完成而拖延多年,工程师可能只需做出几个决定就能实现计划,但因为众多细节无法解决而束手无策。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只差最后一步,却对结果有所畏惧,直到最终完成。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的作品简直是垃圾,有时候又舍不得放手。实际上你只需要接受,坦然地接受,这就是你现在能创造出来的作品,这就是你能完成的工作,这才是正常的心态,告诉自己一切要结束了,你只需要完成它就好,然后开启下一段创造历程。与此同时,许多电影导演无法接受看自己拍的片子,有的觉得总有遗憾,有的看了太多遍失去了感觉。但电影制片人海因斯却不同,他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一个观众,每次欣赏时都能从中获得乐趣。他认为要将自己身为艺术家和观众的身份区隔开来虽然不容易,但非常有帮助。

创造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同化期和完成期。每个阶段都注入不同的能量,推动我们向前迈进,萌芽期的能量帮助我们步入同化期,同化期的能量又引导我们进入完成期。而完成期的能量则为踏上新的创造旅程、新的萌芽期奠定基础。以作者自身为例,他是一位音乐家,在一年内发布了两张音乐专辑。第一张专辑《高速公路上的雨夜》,耗时5个月进行作曲和制作。在第一张专辑即将完成时,他已经着手策划第二张专辑《空中的符号》,只用了一个星期便完成了第一张专辑的创作历程,激发了许多动能,扩展到了下一张专辑。因此,创造力的本质并非递减,而是呈现指数级的增长。总体而言,创造完成后将推动我们不断前行。

不过,实际的创造过程更为复杂、艰难而漫长。无论是创作小说、创办企业项目,还是承接工程,从萌芽期到同化期再到完成期,都需要经历无数困难。在这过程中,最常见的两个障碍是时间差和对现状的厌恶。时间差指的是在刚开始行动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变化的结果。这种时间差存在于训练员工、提升产品品质、市场反馈和销售增加等方面,有时在创造过程中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看似在倒退。这也可能是一种时间差,在采取创造行动后,成果不会立即显现。有时改变已经发生,但我们自己却未察觉,因此要保持毅力,因为这可能是催化你创造力的关键时刻。

第二个障碍是对现状的厌恶,因为现状与期望不符,很难客观认识现状,必须培养客观认清现状的能力。有时我们会花费大量时间思考为何情况会演变成这样,但很少去思考现在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以一对中年夫妇开车去大峡谷为例,得知距离大峡谷还有4个小时的车程后,实际行驶了4个小时,却连大峡谷的影子都没看见,仿佛迷路了。最终在一个休息站获得正确方向后,还需要再开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而在休息站到大峡谷的这段路程里,他们一直在讨论为何迷路,哪里转错了?实际上更应该关注的问题是现在所在的位置,从当前位置到大峡谷,需要重新导航,重新规划路线,而不是过于纠结为何之前迷路。及时看清现状,重新评估现状与愿景目标的距离,在创业和创造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真实面对现实,不扭曲、不篡改、不找借口。在这方面,作者提供了四个关键步骤,帮助我们直面当前状况。首先,详细描述你目前所处的状态,真实地向自己报告,避免进行任何分析和评价。第二步,明确描述你期望到达的地方,大声宣布你想要创造的结果,而非你认为可能实现的结果。第三步,在内心正式选择你期望的结果,并持续进行内心确认。第四步,一旦明确了你的当前位置和期望抵达的目的地,并正式选择了想要创造的结果,就要全身心地专注于前进,不再被不喜欢的状况所困扰。当遇到阻碍时,可以尝试欣赏风景或阅读一本书以转移注意力。转机往往在随后出现。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在小睡或放松时仍然保持活跃,而松弛休息有助于促进大脑创造力。总体而言,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是能量始终沿着最小阻力的路径持续传递。要实现目标,需要学会通过创新的方式走上最小阻力之路,朝着真正想要抵达的方向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以富有创造力的态度看待问题,无论墙上的钟摆如何来回摆动,最终的目标是像火箭一样达到既定目的地。祝愿你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
本文为[三余书屋]收集和整理,原文链接:https://www.3ysw.net/book/1767935639210790912

  • 20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