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组直流电阻测试实验
文章目录
1.目的与意义
1.1目的
测量变压器,电抗器等线圈类电器的直流电阻
1.2意义
为了检查电气设备绕组的质量和回路的完整性,以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缺陷。
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能够有效检测绕组内部导线接头的焊接质量。
2.检查引线与绕组接头的焊接质量,电压分接开关各个分接位置及引线与套管的接触是否良好,并联支路连接是否正确,变压器载流部分有无断路,接触不良以及层、匝间有无短路现象。
2.名词解释
绕组:电机或变压器内部用于产生磁场的导线圈。
直流电阻:电阻在直流电流下阻碍电流流动的能力,通常以欧姆(Ω)为单位。
欧姆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公式为R=U/I。
感性负载:通常情况下,一般把带电感特性的负载,即符合电压超前电流特性的负载称为感性负载。我们可以简略的理解为电路中带线圈的设备,其线圈部分即为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互感器等等都属于此类。
时间常数(τ):L/R,表示电流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
附加电阻:为了缩短测试时间,在回路中串联的额外电阻。
3.测试原理
变压器绕组可视为如图3-1所示,被测绕组电感L与其电阻R串联的等效电路。
当直流电压EN加于被测绕组,由于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所以直流电源刚接通的瞬间,也即t = 0时,L中的电流为零,电阻中也无电流,因此,电阻上没有压降,此时全部外施电压加在电感的两端。测量回路(忽略回路引线电阻)电压的过渡过程应满足公式(3-1)
u
=
i
R
+
L
d
i
d
t
(3 - 1)
u = i R + L \frac { d i } { d t }\tag{3 - 1}
u=iR+Ldtdi(3 - 1)
式中:
EN——外施直流电压(V):
R——绕组的直流电阻(Ω);
L——绕组的电感(H);
i——通过绕组的直流电流(A)。
测试电流达到稳定时间的长短,取决于L与R的比值, 即τ=L/R,τ称为该电路的时间常数。在感性负载的分析中,我们将它归类为一个非线性的RL电路,时间常数为L/R,代表着电流上升的速度,在直流电源合闸后到电流稳定需要一段过渡时间,过渡时间的长短就取决于时间常数τ,理论上说,当t=6τ时,感性负载中的电流才会达到稳定。
由于大型变压器的τ值比小变压器的大得多,所以大型变压器达到稳定的时间相当长,即τ越大,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反之,则时间越短。回路中电流i为
i
=
E
N
R
(
1
−
e
−
t
/
τ
)
(3 - 2)
i = \frac { E _ { N } } { R } ( 1 - e ^ { - t / τ } )\tag{3 - 2}
i=REN(1−e−t/τ)(3 - 2)
eg.例如一台大型变压器,高压绕组电感为100H,电阻为0.4Ω, 这时τ=100H/0.4Ω=250(s),t =6τ时,则需25min。
4.电压降法测直流电阻
电压降法(电流电压表法)的测量原理是在被测绕组中通以直流电流,因而在绕组的电阻上产生电压降,测量出通过绕组的电流及绕组上的电压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算出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接线如图3-2所示。 根据欧姆定律,由式(4-1)即可计算出被测电阻的直流电阻值。
R
X
=
U
I
( 4 - 1 )
R _ { X } = \frac { U } { I } \tag{ 4 - 1 }
RX=IU( 4 - 1 )
式中:
Rx——被测电阻(Ω);
U——被测电阻两端电压降(V);
I——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A);
5.改进方案
测量大型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缩短测量时间(即减小 τ值),对提高试验工效很有意义。要使τ减小,可用减小L或增加R(即增加附加电阻)的方法来达到:
(1)减小L:可用增加测量电流,提高铁芯的饱和程度,即减小铁芯的导磁系数;
(2)增大R:可用在回路中串入适当的附加电阻来达到,一般附加电阻可为被测电阻的4-6倍,此时测量电压也应相应提高,以免测试电流过小而影响测量的灵敏度。
6.注意事项
1.被试品接线端长期裸露在空气中,表面覆盖了一层氧化膜,该氧化膜可能造成测量结果不稳定或不准确,所以在接线时要注意清理氧化膜,或者测试夹与引出端连接好后,用力的扭动几下测试夹以划破氧化膜保证连接良好。
2.测试完毕后,一定要按仪器“复位”键,仪器对绕组放电完毕并且放电蜂鸣器提示音消失后,关闭仪器工作电源再进行拆线,否则有放电现象导致损坏仪器或伤到试验人员。
3.选择合适的电流档位进行测试,不要超过量程和欠量程使用。
7.不同温度下绕组阻值换算
金属的阻值受温度影响较大,为了便于测试结果的分析比较,按照试验规程要求,将环境温度下的实测阻值换算到75℃时的阻值,换算公式如(7-1):
R
2
=
R
1
⋅
T
+
t
2
T
+
t
1
( 7 - 1 )
R _ { 2 } = R _ { 1 } \cdot \frac { T + t _ { 2 } } { T + t _ { 1 } \tag{ 7 - 1 }}
R2=R1⋅T+t1T+t2( 7 - 1 )
式中:
R1——温度在(℃)时的电阻值(Ω);
R2——温度在t(℃)时的电阻值(Ω);
T——计算用常数,铜导线取235,铝导线取225。
《GB50150-2016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对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值规定如下: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
8.绕组阻值不平衡度计算
在同一分接档位下测得三个绕组的阻值,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然后除以三个阻值的平均值,得到的百分数,即为不平衡度。
《GB50150-2016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对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值规定如下:
1600kVA及以下三相变压器,各相绕组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4%;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各绕组相互间差别不应大于2%;
1600kVA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相互间差别不应大于 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相互间差别不应大于1%。
9.测试结果的判断依据
参照相关规程规定作出判断:
《GB50150-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