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应该被当成“人”来看待

作为IT从业者,进入RPA领域之后,感觉到了若隐若现的不适感,总觉得RPA不像一个软件。而且,在收集客户的RPA需求时发现,越是信息化基础好的用户,提出的需求离RPA越远;反而是平常少言少语的一线业务人员提出了更多典型的RPA需求。到底什么才是RPA?我开始去分析.......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比较好理解的一个定义是代替人去处理机械地、重复地、有规则的工作的机器人。其实,我很长一段时间里,关注地是它可以处理什么样的工作?在场景选择的时候,一直在寻找符合这些特征的业务和工作,但很多情况总觉得其实做个软件也可以,RPA并不是好的解决方案。而历经多次困惑之后,发现了“代替人去处理”这个关键描述,我才恍然大悟,RPA的本质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系统。

RPA作为一个人,其实,它并不适用传统软件“Input-Process-Output”这个模式,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人,它适用的是”Operate-Feedback-Operation“的模式,按照预设的规则去操作,然后根据反馈的结果决定下一步的操作。它就是最终的“用户”,是一个“人”,不需要纯粹为了交互而进行信息的输出。就像人需要被监管一样,对于无法灵活变通的机器人来讲,我们需要对它进行“绩效评估”和“操作审计”,以免他会偷懒或者犯错。于是,在设计机器人时,我们为了更好地监管,会让它主动汇报自己工作,例如:写屏、记日志、录像等等。虽然,表面上看RPA跟传统的软件系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它们存在的本质的差异,因为系统软件通过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管理和业务的信息化;而RPA是通过模仿人类的操作,代替人类去实现人机交互的。

这样我们再看RPA的功能,其中,最核心的是代替“键盘”和“鼠标”的操作,拓展一下可以实现摄像头、麦克风及USB接口等更广泛的操作;另外,它还要可以代替人去“看屏幕”,获取屏幕反馈的信息(含窗体画面等),进而决定下一步该操作什么。期间,它要像人一样,知道该用什么软件处理什么文件,可能我们能够通过公开的API或组件实现更加稳定便捷的操作,但这改变不了模仿人去操作的本质(人们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解决应用与应用之间的友好协作,而且,很多成熟的软件产品都有自己的开放标准,以支持其他应用可以更好地集成自己,但它的初衷不是解决“人-机交互”问题,只是恰好能够提供相应的助力)。

显而易见,RPA先天就融入了AI的元素。我们要理解摄像头看到的信息-图像识别(OCR);还要听懂麦克风传来的声音-语音识别;还要看得懂键盘输入的文字-自然语言解析(NLP);有时候,我们还想让RPA做点决策,可能还要引入一些机器学习的东西,就这样,RPA的大幕就慢慢地拉开了,它的版图也逐步地清晰了。

RPA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可能用到的都是已有的技术,但它将构建一个全新的能力体系,有希望盘活很多沉睡的“能力”,且行且感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