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答案:系统层面可以。但在公司具体业务流程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突破规范和限制的地方。
以笔者近期遇到的实际公司应用案例来解释说明一下:
本公司一些生产维修类备件使用采购订单PO的方式按次采购。这些备件属于库存物料,也就是会在系统中建立主数据。那么在公司应用体系中,库存物料是需要有标准价格的。这个价格来源通过取价策略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公司的物料评估策略如下图,这个如何理解?
物料价格会从物料的采购信息记录中去找,如果没有,再去读取采购信息记录中的采购订单记录,并找到采购订单中的价格。
请注意,关于这个策略的结构,一开始我也有点模糊。但认真去品读其中的一句话应该就能领悟
“具有采购信息记录评估的子策略顺序”理解为如果有采购信息记录中有价格就直接取,如果没有,就在此基础上通过采购信息记录来找采购订单的价格。所以,反过来我们推导出一个重要结论。如果这个物料没有采购信息记录,仅有采购订单。那是取不到价格的。
至于第2条策略,由于也不存在子策略,就很容易理解了,是在采购信息中取不到价格的情况下。再去找物料主数据中的计划价格1中的价格。
好的,回来上面推导出的结论中:
如果这个物料没有采购信息记录,仅有采购订单。那是取不到价格的。
怎么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正常来说,采购订单会触发信息记录的自动建立更新。也就是说,只要用户创建了采购订单,就会同步产生信息记录。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主题中提到的,你用了一次性供应商。下图说明了一笔己存在的采购订单(使用的一次性供应商),但却找不到信息记录。
那么到这里,将上面所说的两个层面的问题组合起来看就产生另一个结论,如果你针对该物料用CK11N去取价格,那很显然,是取不到的,因为没有采购信息记录。
如何解决呢?我们还有第二策略嘛。此时就只有用户手动在物料主数据中按照采购订单中的价格。
这时,本人实测,再去做CK11N就没问题了。同时,在CK13N中也可以看到,这个价格确实是来自于计划价格1。
而有别于其它物料是来自于采购信息记录的。
今天的笔记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