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的基本原理

晶振的全称:石英晶体谐振器。

1、晶振原理

  • 将石英晶体按一定的方位角切割成不同形状,在两个对立面上涂覆银层作为电极,在每个电机上焊接引线作为管脚,再用外壳封装即为晶振。切割的定位角与最后的成型形状决定了晶振的振动频率,切割精度完了晶振的振动精度。

  • 晶振具有压电效应,即在晶片两极外加电压后晶体会产生变形,反过来如外力使晶片变形,则两极上金属片又会产生电压。

  • 如在极板间所加的是交变电压,就会产生机械变形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一般来说,这种机械振动的振幅是比较小的,其振动频率则是很稳定的。但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决定于晶片的尺寸,晶体愈薄,切割难度越大,谐振频率越高)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因此石英晶体又称为石英晶体谐振器。其特点是频率稳定度很高。

  • 利用晶振的压电效应来为单片机工作产生时钟频率,CPU一切指令的执行都建立在该基础上,时钟频率增大->MCU运行越快。

2、晶振电路

  • 在电气上它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并联再串联一个电容的二端网络,电工学上这个网络有两个谐振点,其中较低的频率是串联谐振,较高的频率是并联谐振。

  • 由于晶体自身的特性致使这两个频率的距离相当的接近,在这个极窄的频率范围内,晶振等效为一个电感,所以只要晶振的两端并联上合适的电容它就会组成并联谐振电路。

  • 这个并联谐振电路加到一个负反馈电路中就可以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于晶振等效为电感的频率范围很窄,所以即使其他元件的参数变化很大,这个振荡器的频率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 晶振电路都是在一个反相放大器的两端接入晶振,再有两个电容分别接入到晶振的两端,另一个电容则接地,这两个电容串联的电容量就等于负载电容。选择与负载电容值相等的并联电容,就可以得到晶振标称的谐振频率。

 3、晶振分类

晶振可分为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

①无源晶振=晶体=谐振器=crystal

  • 一般为2引脚,需要借助与负载电容形成的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无源晶振产生的是正弦波信号(峰值电压接近芯片的工作电压,可用万用表简易测量其电压是否为芯片电压的一半来判断晶振是否正常工作)。

  • 无源晶振和stm32一起使用时,利用stm32内部的HSE(外部高速时钟)提供时钟电路。

②有源晶振=晶振=振荡器=oscillator

  • 有4个引脚。不需要CPU的内部振荡器,通过自身产生振荡(供电便能产生一个时钟信号)。有源晶振产生的信号为方波信号。(也有特例为正弦波信号)

  • 有源晶振内部除了石英晶片外,还有钟振IC和阻容元件,包含逻辑电路可自动匹配外部电容,输出频率更稳定,精度高,不会引起频率偏移。但由于其固定的信号电平,灵活度不如晶体,且价格贵。

4、晶振频率

  • 晶振频率 fosc= frequence oscillate :本身由通电而产生机械振动,但电感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是电场与磁场的不断转换,这个频率是固定的,输出的是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石英钟就是利用固定频率来记时的。

  • 分频:一个晶振只有一个固定频率,但可以通过分频、倍频扩展出许多频率)原信号通过N分频,频率变为原来的1/N,周期变为原来的N倍。

  • 倍频:频率变为N倍,周期变为1/N倍。倍频是利用锁相环(PLL)的原理进行频率的增倍。如STM32单片机外接8M晶振,但是主频却能跑72M。

  • 7
    点赞
  • 6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