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项目经理,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项目的各个阶段,以及项目的milestone。
1、通用阶段如下
- 项目启动阶段:确定项目的商业价值、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初步计划,成立项目团队,召开项目启动会议,编制项目章程。
- 项目规划阶段:对项目范围、进度、成本、质量、资源、沟通、风险和采购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 项目执行阶段:项目团队根据项目管理计划执行各项工作,生产项目可交付成果,包括分配任务、协调团队工作、沟通协调、质量管理、采购管理等。
- 项目监控阶段:对项目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和风险,包括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变更管理等。
- 项目收尾阶段:完成项目交付物,总结项目经验教训,解散项目团队,完成项目结案手续,将项目交付物和相关知识转移给相关方。
2、项目阶段
EVT(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工程验证测试)
产品开发初期的设计验证阶段。研发人员制作出样品后进行初期测试验证,包括基本功能测试和安规测试等,主要由研发部门对样品全面验证,此阶段产品问题可能较多,测试可能需进行多次。
DVT(Design Verification Test,设计验证测试)
在解决 EVT 阶段的问题后进行,对所有信号的电平和时序进行测试,完成安规测试,由研发部门和设计质量保证部门验证,产品在此阶段基本定型。
FVT(Function Verification Test,功能验证测试)
一般在开发阶段末期进行,由专门测试团队与开发团队紧密配合,对产品功能进行验证,确保产品所有功能都已实现且能正确工作,同时验证产品性能是否符合预期,检查产品用户体验,会模拟各种使用场景。
SIT(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系统集成测试)
在所有模块组合完成后进行,主要检查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是否正常,系统功能是否完整,确认各模块接口是否正确,验证模块间的数据传递是否正常,检查系统在各种环境下能否正常工作。
SVT(System Verification Test,系统验证测试)
目的是模拟一系列客户可能遇到的真实测试场景,依此来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或错误,可以使用测试脚本或者让专业的 SVT 团队来执行,以确保系统满足用户需求和预期。
SOVP(Start of Volume Production,开始量产)
意味着产品通过了前期的各项测试和验证,准备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此时要确保生产线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生产流程稳定,产品质量能得到保证,开始为市场供应产品做准备。
MP(Mass Production,量产阶段)
产品进入大规模生产,企业需确保每一批次产品质量,管理好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做好物流与配送,使产品及时交付给客户,此阶段考察企业的运营能力,包括制程改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
3、各个阶段风险把控
EVT:一般该阶段都是产品刚刚打板,还没有整机组装,此时聚焦点在于产线的主板点亮,也是问题最多的关键节点,一些新产品导入的新硬件设计,或是软件方案,有时候会导致在该阶段耗费大量的资源去点亮主板,可能会有EVT1、EVT2等阶段为后续的DVT做准备。
DVT:属于首轮测试,此时会主要测试一些关键功能,以及时序问题,为后面的FVT做准备。
FVT:测试产品的所有功能,发现问题会及时与研发进行沟通,为后面的SIT阶段做准备。
SIT:集成测试阶段会走小批量生产,测试样机也是整机为主,此阶段主要目的是解决项目绝大部分问题,涉及项目的交叉领域问题较多,需要及时拉通相关方进行处理。
SOVP:此阶段代表项目已具备量产资格,没有遗留的严重bug,也是代码项目转到lifecycle的关键点。
MP:项目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测试会陆续离项,研发阶段也会转为lifecycle,后面主要关注市场客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