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AC分类
1.1权电阻型
位数越高则对应支路的电阻越小,电流也就越大,这也是权电阻名字的由来。
该架构DAC结构简单,低位数问题不大,但对于高位则变成了噩梦!
假设最小电阻阻值R=10K,如果我们需要一个8位输入DAC,则最大阻值电阻应为2^7*R=1.280M,还同时要求两者比值为128:1,十分不利于集成。
倒T型DAC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2倒T型
和权电阻型对比,倒T型只需要两种阻值电阻——2R和R,同时再保证Rf和R的电阻匹配,即能得到一个理想情况下和输入成正比的优良DAC。
为什么强调理想情况?因为现实是不理想的。
我们在分析DAC工作原理时,是建立在理想运放和理想开关的前提下。现实中的运放存在零点漂移,实际模拟开关会有内阻和压降,同时参考电压源Vref也不是理想没有波动的。这些都是实现一个高精度DAC要面临的挑战。
其中,不管是权电阻还是倒T型,本质上都是想实现一个跟不同位数输入成比例的电流。那么之所以模拟开关会引入误差,是因为并没有把开关的导通电阻考虑进分母。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恒流源电路,即可有效解决开关电阻分压导致影响精度的问题。
下面介绍权电流型DAC。
1.3权电流型
1.3.1关于恒流源实现方案
基本BJT电流源
Ii=(VB-VEE-VBE)/Re
通过控制Re大小,就可以实现大小可控的恒流源。但这个方案会面临权电阻型DAC一样的问题,多位数输入时需要的电阻的范围太大,不利于集成。
改进版本
核心是利用倒T型电阻网络的分流作用。
因为只要三极管发射结压降固定,以及所有三极管的基极串联所以电压相等,可以认为2R电阻上端电位都相等。这样根据倒T型的工作原理,不难分析从右往左,电流依次减小I/2。
同时还要注意,从右往左To->TR,需要等比例增大发射结面积,这样才能保证三极管发射结压降相等。
1.4权电容型
2.重要指标
2.1分辨率
2.2转化速度
2.3转化精度
2.3.1非线性误差
2.3.2线性误差
零点失调可通过Auto-Zero技术来解决。
3.相关应用
3.1可编程增益
从DAC基本原理容易看出开关不同支路,本质上就是通过改变电流大小来改变总等效输入电阻Ri。基于此原理,可以设计出可编程增益的运放电路。
3.2双极性输出
3.2.1 DAC双极性输出
以3比特二进制补码为例
电路实现
3.2.2 ADC双极性输出
以928 21年Q10为例
修改原理和上述DAC改双极性输出一样,电压先整体向下偏移2V,最高输出位再取反。
需要注意的是输出码字为二进制补码。若最高位d2为一,取反d1d0再加1就等于对应的数值部分。
比如111对应的电压为(-1)*0.5V=-0.5V。
4.Reference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六版》 阎石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