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CH与HEED的比较分析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目录如下:🎁🎁🎁

目录

💥1 概述

📚2 运行结果

🎉3 参考文献

🌈4 Matlab代码实现


💥1 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技术,用于感知并执行不同的任务。这类网络在许多领域都很有益,如紧急情况、健康监测、环境控制、军事、工业等,由于网络的无线范围,这些网络容易受到恶意用户和物理攻击的影响。

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和HEED(Hybrid Energy-Efficient Distributed clustering)是两种常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有效性协议。它们旨在通过优化网络能量消耗和延长网络寿命来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限制问题。在进行 LEACH 和 HEED 的比较分析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它们在不同方面的优缺点,从而为选择合适的协议提供依据。

首先,LEACH 提出了一种分层式的簇头选择机制,通过周期性地重新选举簇头来平衡节点能量消耗。它具有简单易实现、能够减少能量消耗和延长网络寿命的优点。然而,LEACH 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簇头选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均衡,导致一些节点负担过重,从而加速能量耗尽。

与 LEACH 不同,HEED 采用了一种分布式的簇头选择方法,通过考虑节点的能量剩余和节点之间的通信开销来动态地选择簇头。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 LEACH 中的不均衡问题,并且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但是,HEED 也存在着一些挑战,例如在高密度节点部署下,可能会导致频繁的簇头选择,增加网络开销。

除了簇头选择机制外,LEACH 和 HEED 在路由效率、网络稳定性、延迟等方面也有所不同。LEACH 在路由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高的延迟,而 HEED 则倾向于降低延迟并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LEACH 和 HEED 都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解决能量有效性问题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协议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和要求,需要综合考虑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 LEACH 和 HEED 在不同环境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并提出更加有效的改进方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需求。

一、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获取技术,以其广泛的应用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通常通过电池供电,节点能量有限且部署后很难更换电池,因此研究高效、节能,能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网络协议至关重要。LEACH和HEED作为两种重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其特性,为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协议提供依据。

二、LEACH协议概述

(一)协议来源

LEACH(Low -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算法来源于Wendi Rabiner Heinzelman,Anantha Chandrakasan,和Hari Balakrishnan三人在2000年Proceedings of the 33r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上的一篇文章Energy -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Microsensor Networks 。

(二)运行过程

LEACH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循环执行簇的重构过程,每个簇重构过程可以用回合的概念来描述。每个回合分成两个阶段:簇的建立阶段和传输数据的稳定阶段。为节省资源开销,稳定阶段的持续时间大于建立阶段的持续时间 。

  1. 簇的建立过程

    • 簇头节点的选择:依据网络中所需簇头节点总数和每个节点已成为簇头节点的次数来决定。如果选定的值小于某一个阈值,那么这个节点成为簇头节点。

    • 簇头节点的广播:当选定簇头节点后,簇头节点向周围节点广播自己成为簇头的消息。

    • 簇头节点的建立:其他节点接收到广播消息后,根据信号强度等因素选择加入某个簇头的簇。

    • 调度机制的生成:簇头节点为簇内成员生成TDMA调度机制,以避免簇内成员之间的通信冲突。

  2. 稳定阶段:传感器节点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簇头节点,簇头节点对簇中所有节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信息融合后再传送给汇聚节点。稳定阶段持续一段时间后,网络重新进入簇的建立阶段,进行下一回合的簇重构,不断循环。每个簇采用不同的CDMA代码进行通信来减少其他簇内节点的干扰 。

三、HEED协议概述

HEED(Hybrid Energy - Efficient Distributed clustering algorithm)是一种混合的、能量高效的分布式聚类算法。它在簇头选择过程中,同时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和簇内通信代价等因素,旨在实现更均衡的能量消耗和较长的网络生命周期。与LEACH不同,HEED在簇头选举过程中会进行多轮竞争,以选出更合适的簇头节点。它的分簇过程主要包括候选簇头的选择、广播竞争消息、选择簇头和节点加入簇等步骤。通过控制不同位置候选簇头的竞争范围,使得距离基站较近的簇的几何尺寸较小,并且广播时间取决于候选簇头的剩余能量和其邻居节点的剩余能量,从而优化簇的划分和通信效率。

四、LEACH与HEED的比较分析

(一)簇头选择机制

  1. LEACH:簇头选择主要基于随机化原则和节点成为簇头的历史次数,每个节点有相同的概率成为簇头(在满足阈值条件下),相对较为简单随机。这种方式虽然能保证一定程度的公平性,但可能导致一些能量较低的节点也有机会成为簇头,从而影响网络整体的能量消耗均衡性 。

  2. HEED:综合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和簇内通信代价等因素。节点剩余能量越高、簇内通信代价越低(例如距离邻居节点较近且通信开销小),成为簇头的可能性越大。这种选择机制更注重节点的实际能量状况和通信效率,能够选出能量相对充足且位置较优的节点作为簇头,有利于网络能量的均衡消耗 。

(二)能量消耗方面

  1. LEACH:由于随机选择簇头,可能出现一些能量较低的节点过早成为簇头并快速耗尽能量的情况。而且在簇的建立阶段,频繁的广播和节点加入操作也会消耗一定能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融合等操作虽然能减少通信量,但整体能量消耗的均衡性较差,可能导致部分区域节点能量消耗过快,缩短网络生命周期 。

  2. HEED:通过基于能量和通信代价的簇头选择机制,使得簇头分布更加合理,能量消耗相对均衡。它能够避免一些能量低的节点不必要地成为簇头,减少了无效的能量消耗。同时,通过控制竞争范围等方式优化了簇的划分,降低了簇内和簇间通信的能量开销,有助于延长网络的整体生命周期 。

(三)可扩展性

  1. LEACH:随机的簇头选择方式在网络规模较小时可能能够较好地工作,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节点数量增多,其随机选择带来的能量不均衡问题会更加突出,可扩展性相对较差。过多的节点使得随机选择簇头难以保证整个网络的高效运行和能量均衡消耗 。

  2. HEED:基于多种因素的簇头选择机制使其在不同规模的网络中都能有较好的适应性。它能够根据网络节点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地选择簇头和划分簇,相对来说可扩展性更好,更适合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四)通信开销

  1. LEACH:在簇的建立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广播消息来确定簇头和节点加入簇的操作,这会带来一定的通信开销。而且在数据传输阶段,每个簇头都要与汇聚节点进行通信,当簇头数量较多时,通信开销也会相应增加 。

  2. HEED:在簇头选择过程中虽然也有广播竞争消息等操作,但由于其更合理的簇头选择机制,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广播和通信。同时,优化的簇划分使得簇内和簇间通信更加高效,整体通信开销相对较小 。

(五)对网络拓扑的适应性

  1. LEACH:由于其簇头选择的随机性,对网络拓扑变化的适应性较弱。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例如部分节点移动或失效)时,很难快速有效地调整簇头和簇结构,可能导致通信中断或能量消耗加剧 。

  2. HEED:相对而言对网络拓扑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其基于多种因素选择簇头的方式,在网络拓扑发生一定变化时,能够通过重新评估节点的能量和通信代价等因素,重新选择合适的簇头,一定程度上维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能量均衡消耗 。

五、结论

LEACH和HEED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重要的路由协议,各有特点。LEACH协议相对简单,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但在能量消耗均衡性、可扩展性和对网络拓扑的适应性方面存在不足。HEED协议通过更合理的簇头选择机制,在能量消耗、可扩展性、通信开销和对网络拓扑的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优势,更适合在大规模、对能量效率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应用。然而,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协议,或者对协议进行改进优化,以满足不同场景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效运行需求。

📚2 运行结果

🎉3 参考文献

文章中一些内容引自网络,会注明出处或引用为参考文献,难免有未尽之处,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

[1]何永刚,徐汀荣,彭俊.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方法的优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 47(1):5.DOI:10.3778/j.issn.1002-8331.2011.01.026.

[2]龚波,徐建波.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新型数据收集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 45(6):113-116.

[3] Omari M , Laroui S .Simulatio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protocols: LEACH, LEACH-C, LEACH-1R, and HEED[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IEEE, 2016.DOI:10.1109/INTEE.2015.7416826. 

🌈4 Matlab代码实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