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三章】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目录

文章目录

前言

一、筹资管理

(一)企业筹资

(二)筹资动因

(三)基本要求

(四)需求量预测

(1)定性预测法【主观性】

(2)定量预测法【偏重基本面】

(五)筹资分类

(一)按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分类

(二) 按资金的来源渠道分类

(六)筹资渠道

(七)筹资方法

(一)权益资本筹资

(二)负债资本筹资

(1)银行借款

二、筹资决策

(1)资本成本【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1、定义:

2、资本成本的两部分

3、计量形式

4、资本成本的作用

5、决定资本成本高低的因素

(2)资本结构及其决策方法

(一)概念

(二)因素

(三)作用

(四)原理

(五)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3)杠杆原理与风险

(一)成本按习性分类

(二)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

(三)财务杠杆【Financial Leverage】

(4)复合杠杆

总结



前言

管理:

1.了解企业筹资动因及企业筹资的要求。
2.掌握企业筹资数量预测的方法。
3.掌握各种权益资本筹资的方式及其优缺点。
4.掌握各种负债资本筹资的方式及其优缺点。

决策:

1.了解资本成本的概念。
2.掌握各种筹资方式的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
3.掌握综合资本成本和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
4.熟悉杠杆原理的含义,掌握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以及复合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
5.熟悉资本结构的概念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资本结构原理。
6.掌握资本结构决策的两种方法: 比较资本成本法、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

筹划是企业资金运转的起点,我们必须要熟练掌握筹划管理和决策的有关内容重点是它有关计算。

一、筹资管理

(一)企业筹资

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金结构的需要,通过一定渠道,运用一定的筹资方式,筹措企业所需资金的行为。

(二)筹资动因

(一) 满足企业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

(二)满足企业投资活动的资金需要

(三)满足企业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

(三)基本要求

(一)合理确定资金需求量,提高筹资效果

(二) 适时取得资金保证资金投放需要

(三)认真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力求降低资金成本

(四)合理确定资金结构,正确安排举债经营

(四)需求量预测

(1)定性预测法【主观性】

主要是利用直观的资料,依靠个人的经验和主观分析、判断能力,对未来资金的需要数量做出预测。这种方法一般是在企业缺乏完备、准确的历史资料的情况下采用的。【专家座谈会。。。】

(2)定量预测法【偏重基本面】

要根据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之间的依存关系及未来企业发展状为特定的计量模型,对未来资金的需要数量做出预测

①销售百分比法

1.定义:是根据销售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各项目短期资金需要量的方法。

2.步骤:

1)分析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与销售收入总额之间的依存关系

资产类项目——周转中的货币资金、正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项般都会因销售额的增长而相应地增加,称之为敏感性资产固定资产是否要增加,需要视基期的固定资产是否已被充分利用,若未充分利用则继续挖掘潜力,若以达到饱和,则需扩充固定设备。至于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等项目,一般不随销售额的增长而增加。
 

权益类项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税捐和其他应付款等流动负债项常会因销售的增长而自动增加,称之为敏感性负债。至于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等项目不随销售的增长而增加。

2)将基期的资产负债表个各项目用销售百分比的形式另行编表

3)计算计划期间预计需要追加的资金数量

计划期需要追加资金量=增长销售额所需追加资金 【资金增量】

                                     ➖计划期内部资金来源     【折旧➕留存收益】

                                     ➕计划期零星资金需要量  

                                     ➕计划期增加的固定资产资金

符号公式:= \left ( \frac{A}{S_{0}}-\frac{L}{S_{0}} \right )\left ( S_{1}-S_{0} \right )-\left [ Dep_{1}+S_{1}R_{0}\left ( 1-d_{1} \right ) \right ]+M_{1}+F_{1}

S_{0}S_{1}\frac{A}{S_{0}}\frac{L}{S_{0}}
基期的销售收人总额计划期的销售收人总额

基期随着销售额增加而自动增加的

资产项目占销售额

的百分比

基期随着销售额增加而自动增加的

负债项目占销售额的百分比

0:基期

1:计划期

Dep_{1}R_{0}d_{1}M_{1}F_{1}

计划期提的折旧

减去

计划期用于更新改造的金额

基期的税后销售利润率计划期的股利发放率计划期的零星资金需要量计划期增加的固定资产资金需求量

优点是能为财务管理提供短期预计的财务报表,以适房资的需要,且易于使用。

缺点,倘若有关固定比率的假定失实,据以预测就会形成错误的结果。因此,在有关因素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必须相应地进行调整

②资金习性预测法【大数据时代】

1)定义:资金的变动同产销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

2)分类:【按资金同产销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划分】

不变资金:指在一定的产销量范围内,不受产销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部分资金。

变动资金:指随产销量的变动而成同比例变动的那部分资金

半变动资金:指虽然受产销量变化的影响,但不成同比例变动的资金

关系式:

Y=a+bX

YX=aX+bX^{2}

【自变量X是产销量,因变量Y是资金占用,a是不变资金,b为单位产销量变动所需的资金】

用于测算通常需要多年数据,所以关系式进化为:

\sum Y_{i}= na+b\sum X_{i}

\sum X_{i}Y_{i}= a\sum X_{i}+b\sum X _{i}^{2}

 求出a、b,再代回Y=a+bX

(五)筹资分类

(一)按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分类

短期资金一般是指供一年以内使用的资金。

作用:主要投资于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一般在短期内可收回

取得方式:常采用商业信用、银行流动资金借款等方式来筹集。

长期资金一般是指供一年以上使用的资金。

作用:主要投资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生产规模的扩大、厂房和设备的更新,一般需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收回。

取得方式:通常采用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长期借款、融资租赁、留存收益等方式来筹集。

(二) 按资金的来源渠道分类

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及持续经营中形成的经营积累),如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作用:各种投资者以实现盈利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用以进行生产经营、承担民事责任而投人的资金。

取得方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内部积累等方式筹集。

【这些资金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一般不用还本,因而称为企业的自有资金或主权资金。财务风险小,但付出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取得方式: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的

【这种资金属于企业的负债,到期要归还本金和利息一般承担较大风险,但相对而言,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

(六)筹资渠道

(1)国家财政资金。国家对企业的直接投资是国有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别是国有独资企业,其资本全部由国家投资形成。

(2) 银行信贷资金。银行对企业的各种贷款,是我国目前各类企业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我国银行分为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两种。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贷资金投放的金融机构,它主要为企业提供各种商业贷款

政策性银行是为特定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指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企业集团所属的财务公司等。它们所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既包括信贷金投放,也包括物资的融通,还包括为企业承销证券等金融服务。

(4) 其他企业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形成部分暂时闲置的资金,并为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相互投资。【购销业务的商业信用所形成的债务关系、相互投资

(5) 居民个人资金。企业职工和居民个人的结余货币,作为“游离”于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等之外的个人资金,可用于对企业进行投资,形成民间资金来源渠道,从而为业所用。

(6)企业自留资金。它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也称企业内部资金,主要包括计提折旧、提取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留存收益和折旧】。这些资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们无须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筹集,而直接由企业内部自动生成或转移

(7)外商资金。外商资金是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是外商投资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七)筹资方法

目前我国企业深资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商业信用、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

(一)权益资本筹资

①吸收直接投资

1.概念: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投人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2.种类

①吸收国家投资

国家投资: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人企业,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资本叫作国家资本

特点: 产权归属国家;资金的运用和处置受国家约束较大;在国有企业中采用比较广泛

②吸收法人投资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投资:指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人企业,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叫作法人资本。

特点:发生在法人单位之间;以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为目的;出资方式灵活多样。

③吸收个人投资
个人投资:指社会个人或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人企业,这种情况的资本称为个人资本。

特点: 参加投资的人员较多每人出资的数额相对较少;以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为目的。

3.出资方式

现金投资

现金投资是吸收投资中一种最重要投资方式。有了现金,便可获取其他物质资源,因此,企业应尽量动员投资者采用现金方式出资。

实物投资
以厂房、建筑物、设备等固定资产和原材料、商品等流动资产所进行的投资均属投资。

应符合如下条件: 确为企业科研、生产、经营需要;技术性能比较好;作价公平合理【找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参考】。

工业产权投资

以专业技术、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所进行的投资。

应符合以下条件: 能帮助研究和开发出新的高科技产品;能帮助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科技产品;能帮助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能帮助大幅度降低各种消耗作价比较合理

土地使用权投资

投资者也可以用土地使用权来进行投资。【土地使用权是按有关法规和合同的规定使用土地的权利。】

应符合以下条件:企业科研、生产、销售活动所需要的;交通、地理条件比较适宜作价公平合理

4.程序

1)确定筹资数量
2)寻找投资单位
3)协商投资事项
4)签署投资协议
5)共享投资利润

5.优点

(1)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吸收投资所筹集的资金属于自有资金,能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借款能力,对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吸收投资可以直接获取投资者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尽快开拓市场。

(3)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吸收投资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向投资者支付报酬,若企业经营状况好。要向投资者多支付一些报酬;若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就可不向支付报酬或少支付报酬,比较灵活,所以财务风险较小。

6.缺点

(1)资金成本较高。一般而言,采用吸收投资方式筹集资金所需负担的资金成本较高,特别是企业经营状况较好和盈利较强时,更是如此。因为向投资者支付的报酬按其出资的数额和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寡来计算的。【经营利润分配】

(2)企业控制权容易分散。采用吸收投资方式筹集资金,投资者一般都要求获得与投资数量适应的经营管理权,这是接受外来投资的代价之一。如果外部投资者的较多,则投资者会有相当大的管理权,甚至会对企业实行完全控制,这是吸收投资的不利因素。

(3)不利于产权交易。相对于股票筹资来说,吸收投资没有证券作为媒介,其产权转让比较困难。


发行股票

1)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自有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是投资人投资入股以及取股利的凭证,它代表了股东对股份制公司的所有权。

2)股票发行的目的:设立新的股份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其他目的

3)股票发行的方式:

公开间接发行,即通过中介机构,公开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

优点:发行范围广、发行对象多,易于足额募集资本:股票的变现性强,流通性好:有助于提高发行公司的知名度和扩大其影响力。

缺点:手续繁杂,发本高。

不公开直接发行,即不公开对外发行股票,只向少数特定对象直接发行,不中介机构承销。

优点:弹性较大,发行成本低

缺点:发行范围股票变现性差。

4)股份公司公开委托发行股票的程序

①发行前的咨询及准备工作。

②向国务院证券主管部门提出募集股份申请。

③委托中介机构承销股票。

④公告招股说明书,制作认股书签订承销协议。

⑤)招认股份,缴纳股款。

⑥办理公司设立登记,交制股票。

5)股票上市

股票上市指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经批准在证券交易所进行挂牌交易。经批准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称为上市股票。

考虑因素

上市的益处:①改善财务状况 ②利用股票收购其他公司 ③ 利用股票市场客观评价企业 ④利用股票可激励职员 ⑤提高公司知名度,吸引更多顾客

上市的不利:①使公司失去隐私权限制经理人员操作的自由度 ③公开上市需要很高的费用

6)股票上市条件

① 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不允许公司在设立时直接申请上市。【不经批准不可私自上市】

②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 5 000 万元【股本最低限额】

③ 开业时间在3 年以上,最近 3 年连续盈利;属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在《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有限公司,可连续计算。【合符的经营状况】

④持有股票面值人民币 1 000 元以上的股东不少于 1000 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份达股份总数的 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 4 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 10%以上。【发行股票份额的规定】

⑤公司在最近 3 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合法经营、诚信经营】

⑥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兜底条约】

7)已完成股票上市的企业的暂停和禁止

①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限期内未能清除的,终止其股票上市。

②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报告做虚假记载,后果严重的,终止其股票上市。

③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后果严重的,终止其股票上市。

④公司最近 3 年连续亏损、限期内未能消除的,终止其股票上市。

(3)分类

1.以股东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大小为标准,可把股票分成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

1)发行普通股票

普通股票简称普通股,是股份公司依法发行的具有管理权、股利不固定的股票。普通股具备股票的最一般特征,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最基本部分。

普通股股东的权利:公司管理权【投票权、查账权、阻止越权的权利】、分享盈余权、出售或转让股份权、优先认股权、剩余财产要求权。

优点

①没有固定利息负担。【有盈余或认为适合分配才发放股利】

②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企业的永久性资金,除非公司破产清算才需要偿还】

③筹资风险小。【①②,实际上不存在不能偿付的风险】

④能增加公司的信誉。【普通股本和留存收益形成公司所有人一切债务基础,较多的自有资金可以为债权人提供损失保障,提高信用价值+形成强的资金支持】

⑤筹资限制较少。【可灵活转让】

缺点

①资金成本较高。【一般来说,普通股筹资的成本要大于债务资金。这主要是股利要从净利润中支付,而债务资金的利息可在税前扣除,另外,普通股的发行费用也比较高。】

②容易分散控制权。【经由董事会选出的股东有公司管理权股东太多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收益,从而可能引起股价的下跌。】

2)发行优先股

优先股票简称优先股,是股份公司依法发行的具有一定优先权的股票。从法律上来讲,企业对优先股不承担法定的还本义务,是企业自有资金的一部分。

种类

1.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

累积优先股是指在任何营业年度内未支付的股利可累积起来,由以后营业年度的盈利一起支付的优先股股票。【利股东】

非累积优先股是仅按当年利润分取股利,而不予以累积补付的优先股股票。

2.可转换优先股与不可转换优先股

可转换优先股是股东可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把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的股票。转换的比例是事先确定的,其数值大小取决于优先股与普通股的现行价格。【利股东】

不可转换优先股是指不能转换成普通股的股票。不可转换优先股只能获得固定报酬,而不能获得转换收益。

3,参加优先股和不参加优先股

参加优先股是指不仅能取得固定股利,还有权与普通股一同参加利润分配的股票。【利股东】

不参加优先股是指不能参加剩余利润分配,只能取得固定股利的优先股。

4.可赎回优先股与不可赎回优先股

可赎回优先股又称可收回优先股,是指股份公司可以按一定价格收回的优先股【发行时会附有收回性条款,并规定了赎回该股票的价格。】【利公司】

不可赎回优先股是指不能收回的优先股股票。

优先股股东权利:

①优先分配股利权【最主要特征】

②优先分配剩余资产权【顺序:债权人>优先股股东>普通股股东】

③管理权【当公司研究与优先股有关的问题时才有权参加表决。】

优点:

① 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事实上等于使用的是一笔无限期的贷款,无偿还本金义务,也无须做再筹资计划。

②股利支付既固定,又有一定弹性。首先,优先股都采用固定股利,但固定利的支付并不构成公司的法定义务。如果财务状况不佳,则可暂时不支付优先股股利,所以优先股股东也不能像债权人一样迫使公司破产。其次,大多数优先股附有收回条款,这就使得使用这种资金更有弹性。在财务状况较弱时发行,而在财务状况转强时收回,有利于结合资金需求同时也能控制公司的资金结构。

③有利于增强公司信誉。从法律上讲,优先股属于自有资金,因而,优先股扩大了权益基础,可适当增加公司的信誉,加强公司的借款能力

缺点:

①筹资成本高、财务负担重股利要从税后净利润中支付【普通股也一样】,不同于债务利息可在税前扣除。因此,优先股成本很高。要是利润下降,优先股的股利会成为一项较重的财务负担,有时不得不延期支付。

②筹资限制多。发行优先股,通常有许多限制条款,例如,对普通股股利支付上的限制,对公司借债限制等。


2.以股票票面上有无记名为标准,可把股票分成记名股票与无记名股票

①记名股票是在股票上载有股东姓名或名称并将其记入公司股东名册的一种股幕名股票要同时附有股权手册,只有同时具备股票和股权手册,才能领取股息和红利利。

【记名股票的转让、继承都要办理过户手续。】

②无记名股票指在股票上不记股东姓名或名称的股票。凡是持有都可以成为股东。

【无记名股票的转让、继承无须办理过户手续,只要将股票交给受让人就生效。】

3.以股票票面上有无金额为标准,可把股票分为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

面值股票是指在股票的票面上记载每股金额的股票。

主要功能:确定每股股票在公司所占有的份额;另外,还表明在有限公司中股东对每股股票所负有限责任的最高限额。

无面值股票是指股票票面不记载每股金额的股票,无面值股票仅表示每一股在公司全部股票中所占有的比例,其价值随公司财产价值的增减而增减

4.以发行对象和上市地区为标准,可将股票分为 A 股【中国内地,人民币面值,人民币认购】、B股【中国内地,人民币面值,外币认购】、H股【香港】和N股【纽约】等。

(二)负债资本筹资

(1)银行借款

1、银行借款是指企业根据借款合同从有关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人的需要还本付息的款项。

2、分类

1)按借款的期限

短期借款:借款期限在 1 年以内(含 1年)的借款

中期借款:借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 年以下(含 5 年)的借款

长期借款:借款期限在 5 年以上(不含 5 年)的借款。

2)按借款是否需要担保

信用借款:借款人的信誉为依据而获得的借款,企业取得这种借款,无须以财产做抵押

担保借款:指以一定的财产做抵押或以一定的保证人做担保为条件所取得的借款

票据贴现:企业以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银行贴付一定的利息而取得的借款

3)按借款的用途

基本建设借款:企业因为从事新建、改建、扩建等基本建设项目需要资金时而向银行申请借入的款项

专项借款:企业因为专门用途而向银行申请借人的款项

流动资金借款:为满足流动资金的需求而向银行申请借人的款项

4)按提供贷款的机构

政策性银行贷:指执行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银行向企业发放的贷款

商业银行贷款:由各商业银行向工商企业提供的贷款,此类贷款主要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

3、程序

提出申请—银行审批—签订借款合同【内容包括:基本条款、保证条款、违约条款、其他附属条款】—企业取得贷款—还款

4、企业对银行的选择考虑因素

银行对贷款风险的政策【保守vs富于开拓】

银行对企业的态度【积极有人情味的 [会提供更大的帮助] vs 冷漠利益至上的 [会对还款施压] 】

贷款的专业化程序【是否设有专业负责部门,是否经验充足】

银行的稳定性【选择资本雄厚、贷款水平波动小、定期存款比重大的稳定性会好】

5、优点:速度快;筹款成本低【利息较低】;借款弹性好【可直接商谈、可协商、理由正当可延期归还贷款】

6、缺点:财务风险大【定期还款,最终不能偿付可能会破产】;限制条款多【合同内会有较多的条款要求,如定期报送有关报表】;筹资数额有限【银行一般不愿意借出高额贷款,有上限】

②发行债券

1、债券要素

面值:币种【是本国币还是外币】、票面金额【债券到期时偿还债务的金额】

期限:债券从发行之日起至到期日之间的时间

利率:一般为固定利率,也有浮动利率,一般是年利率

利息:面值×利率

价格【本质上是求债券未来现金流】:

债券发行价格 =Σ票面金额 X 票面利率/(1+市场利率)^t+票面金额/(1+市场利率) ^n

                      =各期利息折现求和+票面金额折现

                      =Σ票面利息×(P/A,i,t)+ 票面金额(P/F,i,n)

【t——计息期数;n——债券期限】

————资金市场利率是经常变化的,从印刷到发行会需要一段时间,此时的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不一致需要进行发行价格的调整。

溢价发行:高于债券面值发行【在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适用】

它不仅让发行者获得按票面金额计算的资金,而且给发行者带来额外的溢价收入,甚至使发行收入大于到期按面值偿还的本金支出,增加了发行收入,为发行者提供了在不增加债券发行数量的条件下获取更多资金的途径。 但是,它要求发行者信用较高,同时,溢价发行债券利率较高,发行者到期偿还时将支付较高的利息。

溢价发行相比于平价发行所多收取的部分实际发行商从投资人那里多收取用来补贴到期支付的利息。所以,以后多付的利息,其实在发行的时候已经从投资人那里收取了一部分。 只是分期再偿还给投资人。 

溢价发行债券的实际利息费用 (或收益)=面值*票面利率-债券溢价摊销金额

债券溢价的摊销金额=面值×票面利率-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期初摊余成本:就是实际支付的款项加另外支付的交易费用,但是应该扣除应该确认为应收利息的部分。

折价发行:低于债券面值发行【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适用】

折价发行债券的实际利息费用 (或收益)=面值*票面利率+债券折价摊销金额.

平价发行:按债券面值发行【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适用】

在我国债券可以溢价发行、平价发行,但不允许折价发行。

注意!发行者计息还本,是以债券的面值为根据,而不是以价格为根据。

2、债券种类

1)发行主体的不同

政府债券,是由各国史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风险小、流动性强】

金融债券,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值券。【风险不大、流动性较好、报酬比较高】

公司债券又称企业债券,是指由股份公司等各类企业所发行的债券【风险比较大、利率比一般的高】

2)按有无抵押担保

信用债券。信用债券又称无抵押担保债券,是仅凭债券发行者的信用发行的,没有抵押品或担保人作担保的债券。

抵押债券。抵押债券是指以一定抵押品做抵押而发行的债券。【最常见】

担保债券。担保债券是指由一定证人作担保而发行的债券。当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债券时,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偿还

3)是否记名

记名债券。是指在券面上注明债权人姓名或名称,同时在发行公司的债权人名册上进行登记的债券。【转让记名债券时,除要交付债券外,还要在债券上背书和在公司债权人名册上更换债权人姓名或名称。】投资者须凭印鉴领取本息。

这种债券的优点是安全,缺点是转让时手续繁琐

无记名债券。是指债券票面未注明债权人姓名或名称,也不用在债权人名册上登记债权人姓名或名称的债券。无记名债券在转让同时随即生效,无须背书,因而比较方便。

4)其他分类

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按规定的价格或一定比例,由持有人自由选择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

无息债券。无息债券是指票面上不标明利息,按面值折价出售,到期按面值归还本金的债券。债券的面值与买价的差异就是投资人的收益

浮动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是指利息率随基本利率(一般是国库券利率或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变动而变动的债券。发行浮动利率债券的主要目的是对付通货膨胀

收益债券。收益债券是指在企业不盈利时,可暂时不支付利息,而到获利时支付

此外,债券还可按用途分为直接用途债券和一般用途债券;按偿还方式分为提前收累积利息的债券。回债券和不提前收回债券,分期偿还债券和一次性偿还债券等。

3、资格条件

资格: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有资格发行公司债券。

条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 3 000 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额不低于人民币 6 000 万元。【净资产要求】
2. 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 40%。【占比要求,不能过度发行】
3. 最近 3 年平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 1 年的利息。【保证债权人利益】
4. 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合理运用】
5. 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水平。【严防过度泡沫】
6.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兜底】

4、发行方式

公募发行:以非特定的多数投资者作为募集对象所进行的债券发行

【无特定对象】

按通不通过中介机构发行又可分成直接公募与间接公募两种。

私募发行:以特定的少数投资者为募集对象所进行的债券发行

【特定对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投资者,如企业职工;另一类是机构投资如金融机构。】

5、信用评级

6、优点缺点

优点:

资金成本较低。利用债券筹资的成本要比股票筹资的成本低。这主要是因券的发行费用较低,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有一部分利息由政府负担了。

保证控制权。债券持有人无权干涉企业的管理事务,如果现有股东担心控旁落,则可采用债券筹资。

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不论公司赚钱多少,债券持有人只收取固定的有限的利息,收益更多用于分配给股东,增加其财富,或留归企业以扩大经营。

缺点:

筹资风险高。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并定期支付利息。利用债券筹资,要承按本付息的义务。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时,向债券持有人还本付息;无异于釜底抽薪,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困难,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限制条件多。发行债券的契约书中往往有一些限制条款。这种限制比优先短期债务严得多,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和以后的筹资能力。

筹资额有限。利用债券筹资有一定的限度,当公司的负债比率超过了一定程度后,债券筹资的成本要迅速上升,有时甚至会发行不出去。

③融资租赁

1、定义:

租赁是指出租人在承租人给予一定报酬的条件下,授予承租人在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和使用财产权利的一种契约性行为

2、种类

①经营租赁,又称营业租赁,它是典型的租赁形式,通常为短期租赁。

其特点是:

1.承租企业可随时向出租人提出租赁资产要求

2.租赁期短,不涉及长期而固定的义务

3.租赁合同比较灵活,在合理限制条件范围内,可以解除租赁契约

4.租赁期满,租赁产一般归还给出租者

5.出租人提供专门服务,如过备的保养、维修、保险等。
 

②融资租赁又称财务租赁,通常是一利长期租赁,可解决企业对资产的长期需要,故有时也称为资本租赁。

三种形式:

(1)售后租回。根据协议,企业将某资产卖给出租人,再将其租回使用。【旧资产、承租人和供货商是同一个人、盘活存量】

(2) 直接租赁。直接租赁是指承租人直接向出租人租人所需要的资产,并付出租金【新资产、加速折旧、递延纳税、租金设计灵活】

(3) 杠杆租赁。杠杆租赁要涉及承租人、出租人和资金出借者三方当事人。

从承租人的角度来看,这种租赁与其他租赁形式并无区别,同样是按合同的规定,在基本租赁期内定期支付定额租金,取得资产的使用权

但对出租人却不同,出租人只出购买资产所需的部分资金(如 30%),作为自己的投资;另外以该资产作为担保向资金出借者借入其余资金(如 70%)。因此,它既是出租人又是借款人,同时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既收取租金又要偿付债务。

如果出租人不能按期偿还借款,那么资产的所有权就要转归资金出借者

3、租金计算

(1)融资租赁的租金包括设备价款【设备买价、运杂费、途中保险费用等】租息两部分,其中租息又可分为租赁公司的融资成本【设备租赁期间的利息】租赁手续费【租赁设备所筹资金的营业费用和一定的盈利】等。

(2)支付方式

1.按支付时期长短,可以分为年付、半年付、季付和月付等方式。

2.按支付时期先后,可以分为先付租金和后付租金两种。先付租金是指在期初支付;后付租金是指在期末支付。

3.按每期支付金额,可以分为等额支付和不等额支付两种。

(3)租金计算

租金的计算方法很多,名称叫法也不统一。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租金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分摊法、等额年金法、附加率法、浮动利率法。

在我国融资租赁实务中,一般采用分摊法和等额年金法

PRCSI【i】FN【i】

等额租金

现值

每次支付

的租金

租赁设备

购置成本

租赁设备

预计残值

租赁期间

利息

租赁期间

手续费

租期

①分摊法

R= \frac{\left ( C-S \right )+I+F}{N}

②等额年金法 【已知年金求现值】

R=\frac{P}{\left ( P/A,i,n \right )}

4、优缺点

优点:筹资速度快;限制条款少; 设备淘汰风险小;到期还本负担轻;税收负担轻; 租赁可提供一种新的资金来源。

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资金成本较高。一般来说,其租金要比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所负担的利息高得多。在财务困难时,固定的租金也会构成一项较沉重的负担。另外,采用租赁不能享有设备残值,这也是一种损失。

二、筹资决策

(1)资本成本【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1、定义:

①广义上讲,企业筹集和使用任何资金,不论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要付出代价。

②狭义上讲,仅指筹集和使用长期金 (包括自有资本【吸收直接投资、股票】借人长期资金【负债筹资】的成本。

2、资本成本的两部分

资金筹集费指在资金筹集过程中支付的各项费用,如发行股票、债券支付的印刷费、发行手续费、律师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广告费等。【筹集费是一次性发生】

资金占用费是指占用资金支付的费用,如股票的股息、银行借款和债券利息等。

3、计量形式

资本成本既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

用绝对数表示的,如借入长期资金即指资金占用费和资金筹集费

用相对数表示的,如借入长期资金即为资金占用费与实际取得资金之间的比率,但是它不简单地等同于利息率,两者之间在含义和数值上是有区别的。

在财务管理中,一般用相对数【百分数】表示。

①在比较各种筹资方式中,使用个别资本成本【长期借款成本、债券成本、留存收益成本、普通股成本、优先股成本】 

★【个别资本成本】

 (一)长期借款成本【长期long,下标是小写 l】

【指借款利息+筹资费用】【借款利息计人税前成本费用,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

KK_{l}I_{l}R_{l}

所得税前的

长期借款资本成本

【相对数】

(1)长期借款

资本成本【相对数】

(2)所得税后的

长期借款资本成本

【相对数】

长期借款

年利息

长期借款的

利率

TLF_{l}P
所得税税率长期借款筹资额(本金)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第n年末应偿还的本金

(1)未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I=L\times R_{l}

K_{l}=\frac{I_{l}\left ( 1-T \right )}{L\left ( 1-F_{l} \right )}= \frac{R\left ( 1-T \right )}{1-F_{l}}

(2)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L\left ( 1-F_{l} \right )= \sum_{t=1}^{n}\frac{I_{t}}{\left ( 1+K \right )^{t}}+\frac{p}{\left ( 1+k \right )^{n}}

K_{l}= K\left ( 1-T \right )

 第一个公式中的等号左边是借款的实际现金流人,等号右边为借款引起的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总额【折现】,各年利息支出的年金现值之和加上到期本金的复利现值而得。【内插法求借款的税前资本成本K,该资本成本就是利息的折现率】

 第二个公式将借款的税前资本成本调整税后的资本成本。【所得税后】

(二)债券成本【债券bond,下标是小写b】

【发行债券的成本主要指债券利息筹资费用】【债券利息可税前扣除】

K_{b}I_{b}BF_{b}R_{b}
债券资本成本债券年利息债券筹资额债券筹资费用率债券利率

K_{b}=\frac{I_{b}\left ( 1-T \right )}{B\left ( 1-F_{b} \right )}

 以面值发行:

I_{b}= B\times R_{b}

K_{b}=\frac{R_{b}\left ( 1-T \right )}{1-F_{b}}

(三)留存收益成本

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

K_{s}D_{c}P_{c}G

留存收益成本

【相对数】

预期下一年

股利额

普通股市价

普通股利

年增长率

P_{F}\betaR_{m}

K_{b}

RP_{c}

无风险

报酬率

股票的β系数

平均风险股票

必要报酬率

债务成本

【相对数】

股东比债权人

承担更大风险

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①股利增长模型法【假定收益以固定的年增长率递增】

K_{s}= \frac{D_{c}}{P_{c}}+G

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K_{s}=R_{F}+\beta \left ( R_{m}-R_{F} \right )

③风险溢价法

K_{s}=K_{b}+RP_{c}

(四)普通股成本【普通股common share,下标小写c】

普通股成本可以按照前述股利增长模式的思路计算,但需调整发行新股时发生的筹资费用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K_{nc}F_{c}
普通股资本成本普通股筹资费用率

K_{nc}= \frac{D_{c}}{p_{c}\left ( 1-F_{c} \right )}+G

(五)优先股成本【优先股preferred shares,下标大写P】

公司发行优先股筹资需支付发行费用,优先股股利通常是固定的。

K_{P}D_{P}P_{P}F_{P}
优先股成本优先股年股利优先股筹资额优先股筹资费用率

K_{P}= \frac{D_{P}}{P_{P}\left ( 1-F_{P} \right )}

②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使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企业不可能只使用某种单一的筹资方式,往往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所需资金。为进行筹资决策,就要计算确定企业全部长期资金的总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一般是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的。

K_{w}= \sum_{j=1}^{n}K_{j}W_{j}

③在进行追加筹资决策时,则使用边际资本成本。

 边际资本成本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

边际资本成本也是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是追加筹资时所使用的加权平均成本。

边际资本成本=增加的筹资总成本/增加的筹资总额

                     =∑ (各种形式的筹资额*相应的个别资本成本)/增加的筹资总额

                     =∑ (增加的筹资总额*各种筹资形式的目标资本结构*相应的个别资本成本)/增加的筹资总额

                     =∑ (各种筹资形式的目标资本结构*相应的个别资本成本

4、资本成本的作用

1.资本成本在筹资决策中的作用

资本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拟订筹资方案的依据。

2.资本成本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在利用净现值指标进行决策时,常以资本成本作折现率

在利用内部收益率指标进行决策时,一般以资本成本作为基准收益率

5、决定资本成本高低的因素

1.总体经济环境:决定了整个经济中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的水平。

①如果货币需求增加,而供给没有相应增加,投资人便会提高其投资收益率,企业的资本成本就会上升;反之,则会降低其要求的投资收益率,使资本成本下降。

②如果预期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投资者也会提出更高的收益率来补偿预期的投资损失,导致企业资本成本上升。

2.证券市场条件:影响证券投资的风险。【证券的市场流动性不好、价格波动大都会导致投资的风险会变大,要求的收益率上升从而资本成本上升】

3.企业内部的经营和融资状况:

经营风险【企业投资决策的结果,其表现为资产收益率的变动】

财务风险【企业筹资决策的结果,其表现为普通股收益率的变动】

【两个风险越大,投资者收益率要求越高,筹资成本提高】。

4.筹资规模筹资规模:企业的筹资规模大,资本成本较高。

(2)资本结构及其决策方法

(一)概念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资本结构

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全部资本的结构(包括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二)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资本结构受宏观经济环境中的税务政策货币政策影响。

所得税税率较高时,债务资本的抵税作用大,企业可借此提高企业价值。

货币金融政策影响资本供给,从而影响利率水平,当国家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市场利率较高,获取债务资本的成本增加。【市场利率升高,企业发行债券的利率也要升高】

2. 行业特征和企业发展周期 【风险高,债务比重要控制】

不同行业资本结构差异很大

成熟产业的经营风险低,可提高债务资本比重,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技术、市场尚不成熟,经营风险较高,可降低债务资本比重,控制财务杠杆风险。

在同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资本结构安排不同。

企业初创阶段,经营风险高,在资本结构安排上应控制负债比例;

企业发展成熟阶段,产品产销业务量稳定和持续增长,经营风险低,可适度增加债务资本比重;企业收缩阶段,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风险逐步加大,应逐步降低债务资本比重。

3.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等级

如果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信用等级高,则债权人更愿意向企业提供资金,企业容易获得债务资本。反之难获得债务资本。

4.企业获取资本的能力

在资本市场发育较好、资本流动性强的条件下,企业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数额较大的资本,此时企业可相应多负债。企业获取资本能力的高低最终决定于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跨国公司和大企业集团获取资本的能力大,负债比率可增大。中小型企业资本获能力较差,筹资成本相对较高,负债比率不能过大。

5.企业资产结构

对于总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比例大且适合于抵押的资产较多的企业而言,一般债比重较大。

6.借款人的要求

借款人会对公司资本结构的的选择做出限制,因此,借款人的要求同样会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长期负债率越低的公司评级越高,也更容易受到银行的青睐。

(三)作用

1.一定程度的负债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集资的利息率[利息]一般低于股息率[股利]】

2.负债筹资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借钱生钱】

3.负债资金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息】

(四)原理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WACC)=税前债务资本成本×债务占总资本的比例X (1-所得税税率)+股权资本成本×股权占总资本的比例

净收入理论【存在100%负债】

含义:负债可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负债程度越高,企业的价值越大。这是因为债务利息和权益资本成本均压受财务杠杆的影响,无论负债程度多高,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都不会变化。只要债务成本低于权益成本,那么负债越多,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就越低,企业的价值就越天。

最佳:当负债比率为 100%时,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将达到最大值。

净营运收人理论【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WACC不变,企业价值不变】

不论财务杠杆如何亦化,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企业的总价值也是固定不变的

因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时即使债务成本本身不变,但由于加大了权益的风险,也会使权益成本上升,于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会因为负债比率的提高而降低,而是维持不变。企业的总价值也就固定不变。

按照这种理论推论,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筹资决策也就无关紧要。可见,净营运收人理论和净收人理论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理论。

③传统理论【存在最佳资本结构:使得WACC从下降变为上升的转折点

该理论是介于净收人理论和净营运收人理论之间的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尽管会导致权益成本的上升,但在一定程度内却不会完全抵消利用成本股款率低的债务所获得的好处,因此会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下降,企业总价值上升。但是,超过一定程度地利用财务杠杆,权益成本的上升就不再能为债务的低成本所抵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便会上升。以后,债务成本也会上升,它和权益成本的上升共同作用,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上升加快。【增加的负载比率导致的权益成本上升——先抵消好处直到好处抵消完全达到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点——随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上升】

最佳资本结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下降变为上升的转折点,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最低点,所对应的负债比率。

④权衡理论【财务学基础】【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边际负债税盾效应=边际破产成本】

负债可以为企业带来税额庇护利益,但也会带来破产风险。让当负债比率达到某一程度时,企业的风险加大,息税前盈余会下降,企业负担破产成本的概率会增加,负债为企业带来的税额庇护利益削减。

当负债比率达到某一点时,边际负债税额庇护利益恰好与边际破产成本相等,此时企业价值最大,达到最佳资本结构;而当负债比率超过该点后,破产成本大于负债税额庇护利益,导致企业价值下降。

⑤)优序融资理论 

是当企业存在融资需求时,首先选择内源融资【留存收益】其次会选择债务融资【一般比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低一些】,最后选择股权融资

优序融资理论解释了当企业内部现金流不足以满足净经营性长期资产总投资的资金需求时,更倾向于债务融资而不是股权融资。

优序融资理论揭示了企业筹资时对不同筹资方式选择的顺序偏好。

优序融资理论只是在考虑了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行为影响下,解释了企业筹资时对不同筹资方式选择的顺序偏好,但该理论并不能够解释现实生活中所有的资本结构规律

(五)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①比较资本成本法

比较资本成本法是计算不同资本结构下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以此为标准进行比较最后做出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K_{w}= \sum_{j=1}^{n}K_{j}W_{j}

【每一个筹款方式的的个别资本成本K加权计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②每股收益分析法

通过每股收益的变化来判断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方法。运用每股收益分析法进行资本结构决策,首先要找到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每股收益的无差别点,是指每股收益不受筹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样的销售水平以下适于采用何种资本结构。

SVCFI
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债务利息
TNEBIT
所得税税率

流通在外的

普通股股数

息税前利润

EPS=\frac{\left ( S-VC-F-I \right )\left ( 1-T \right )}{N} = \frac{\left ( EBIT-I \right )\left ( 1-T \right )}{N}

S-VC-F=EBIT

EBIT-I=税前利润

(EBIT-I)(1-T)=净利润

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无论是采用负债筹资,还是采用权益筹资,每股收益都是相等的。若以EPS_{1};代表负债筹资,以 EPS_{2}代表权益筹资,则有:

EPS_{1}= EPS_{2}

\frac{\left ( S_{1}-VC_{1}-F_{1} -I_{1}\right )\left ( 1-T \right )}{N_{1}}= \frac{\left ( S_{2}-VC_{2}-F_{2} -I_{2}\right )\left ( 1-T \right )}{N_{2}}

在每股盈余无差别点上S_{1}=S_{2},则:

\frac{\left ( S_{1}-VC_{1}-F_{1} -I_{1}\right )\left ( 1-T_{1} \right )}{N_{1}}= \frac{\left ( S_{2}-VC_{2}-F_{2} -I_{2}\right )\left ( 1-T_{2} \right )}{N_{2}}

③企业价值分析法

VSB
企业总价值股票总价值价值债券价值
K_{s}K_{w}K_{b}
权益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产成本税前债务资本成本

企业总价值:V=S+B

股票市场价值:S= \frac{\left ( EBIT-I \right )\left ( 1-T \right )}{K_{s}}

权益资本成本(资产定价模型):K_{s}= R_{F}+\beta \left ( R_{m}-R_{F} \right )

公司的资本成本:K_{w}= K_{b}\left ( \frac{B}{V} \right )\left ( 1-T \right )+K_{s}\left ( \frac{S}{V} \right )

(3)杠杆原理与风险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则是指由于固定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方面的固定费用和财务方面的固定费用)的存在,当业务量发生较小的变化,利润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一)成本按习性分类

yxab\Delta S
总成本产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额的变动额
MS【①】VPS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变动前的销售额
QmEBIT\Delta EBITT
产销数量单位边际贡献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变动额所得税税率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①总成本习性模型:y=a+bx

②边际贡献:M=S-V=(P-b)\times Q=m\times Q

③息税前利润:EBIT=S-V-a=(P-b)\times Q-a=M-a

【税前(1-T)=NI】

(二)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

DFL\Delta EPSEPSIT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基期每股收益债务利息所得税税率
DOL\Delta EBITEBITMd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额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边际贡献优先股股利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下,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产生的作用称为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系数 :

DOL=\frac{\Delta EBIT/EBIT}{\Delta S/S} =\frac{M}{EBIT}=\frac{M}{M-a}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且经营杠杆系数越高,利润变动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大。

(三)财务杠杆【Financial Leverage

在企业负债及优先股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不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通常都是固定不变的【有固定的债券利率和股票利率】

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 1 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反之,当息税前利润减少时,每1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增加,这就会大幅度减少普通股的盈余

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作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倍数

DFL=\frac{\Delta EPS/EPS}{\Delta EBIT/EBIT}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就要增加负债,一旦企业息税前利润下降,不足以补偿固定利息支出,企业的每股收益就会下降得更快。】

(4)复合杠杆

(1)概念:

①由于存在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产生经营杠杆作用,使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大于业务量的变动率;

②由于存在固定财务费用(如债务利息、优先股股利),产生财务杠杆作用,使企业每股利润的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

如果两种杠杆共同起作用,那么销售额稍有变动就会使每股收益产生更大的变动。

通常将这两种杠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连锁作用称为复合杠杆。

(2)复合杠杆系数:

DCL=\frac{\Delta EPS/EPS}{\Delta S/S}=\frac{\Delta EBIT/EBIT}{\Delta S/S}\times \frac{\Delta EPS/EPS}{\Delta EBIT/EBIT}= DOL\times DFL

即复合杠杆系数等于经营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之积

(3)只要企业同时存在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的利息费用等财务支出,就会存在复合杠杆的作用。但不同企业,复合杠杆的作用的程度是不完全一致的。

(4)在复合杠杆的作用下,当企业经济效益好时,每股收益会大幅度上;当企业经济效益差时,每股收益会大幅度下降。

企业复合杠杆系数越大,每股收益的波动幅度越大。由于复合杠杆作用使每股收益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称为复合风险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


总结

加油!

  • 26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Static analysis indicators refer to financial ratios that are used to assess a company's financial health and performance based on its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se ratios are calculated using balance sheet and income statement data, and they provide a snapshot of a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 at a particular point in time. Some of the commonly used static analysis indicators include: 1. Current ratio: This measures a company's ability to pay its short-term liabilities using its current assets. It is calculated as current assets divided by current liabilities. A ratio of 1 or higher is considered good. 2. Quick ratio: This is similar to the current ratio, but it excludes inventory from current assets as inventory may not be easily converted into cash. It is calculated as (current assets - inventory) divided by current liabilities. A ratio of 1 or higher is considered good. 3. Debt-to-equity ratio: This measures a company's leverage or the amount of debt it has compared to its equity. It is calculated as total liabilities divided by total equity. A lower ratio is considered better as it indicates that the company has less debt. 4. Gross profit margin: This measures a company's profitability by calculating the percentage of revenue that is left after deducting the cost of goods sold. It is calculated as (revenue - cost of goods sold) divided by revenue. A higher margin is considered better. 5. Return on equity: This measures how much profit a company generates from its equity. It is calculated as net income divided by total equity. A higher return is considered better. These indicators can be used to compare a company's performance over time or against industry benchmarks.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y are used and to also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factors such as market conditions, competition,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