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参数设计

        用工程设计方法来设计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原则是“先内环后外环”。设计步骤是:先从电流环(内环)开始,对其进行必要的变换和近似处理后,根据电流环的控制要求确定把它校正成哪一类典型系统,再按照控制对象确定电流调节器的类型,最后按动态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电流调节器的参数。

        设置滤波环节的必要性是由于反馈信号检测中常含有谐波和其他扰动量,为了抑制各种扰动量对系统的影响,需加低通滤波,这样的滤波环节传递函数可用一阶惯性环节来表示,其滤波时间常数按需要选定。然而,在抑制扰动量的同时,滤波环节也延迟了反馈信号的作用,为了平衡这个延迟作用,在给定信号通道上加入一个同等时间常数的惯性环节,称作配合滤波环节。

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按照典型i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

 

         电流的闭环控制改造了控制对象,把双惯性环节的电流环控制对象近似地等效成只有较小时间常数2T_{\sum_{i}}的一阶惯性环节,加快了电流的跟随作用,这正是局部闭环(内环)控制的一个重要功能。当然前提是超前环节恰好对消掉控制对象中的大惯性环节,如果电机参数测量不准,大惯性环节并未被准确对消,就会影响电流环的动态性能。这是电流环按照典型i型系统设计的缺点。

 按照典型ii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

 

         按照典型ii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也达到了改造控制对象的目的,把双惯性环节的电流控制对象近似地等效成只有较小时间常数的4T_{\sum_{i}}的一阶惯性环节,加快了电流的跟随作用,由于为了抑制超调,在给定信号出加入了滤波环节,所以电流环的响应速度有所下降。

总结

        上述介绍的比较详细,也可直接看结论,若按照典型i型系统设计,电流环在转速环中可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frac{K}{2T_{\sum_{}{i}}s+1},惯性时间常数为2T_{\sum_{}{i}},若按照典型ii型系统设计,电流环在转速环中可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frac{K}{4T_{\sum_{}{i}}s+1},惯性时间常数为4T_{\sum_{}{i}}.

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外环的响应比内环慢,这是按上述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多环控制系统的特点。这样做虽然不利于快速性,但每个控制环本身都是稳定的,对系统的组成和调试工作非常有利。

3. 弱磁控制的介绍

恒转矩调速和恒功率调速

        按照电力拖动原理,在不同转速下长期运行时,为了避免电动机过热,都应使电枢电流小于或等于额定值I_{dN}。于是,在变压调速范围内,因为励磁磁通不变,电磁转矩T_e=K_m\varPhiI_d,允许的转矩也不会变,称作“恒转矩调速方式”。而在弱磁调速范围内,转速越高,磁通越弱,容许的转矩不得不减小,转矩与转速的乘积则不变,即容许功率不变,称为“恒功率调速方式”。

        由图4-32可知,当负载要求的调速范围更大时,就不得不采用变压和弱磁配合控制的方法,即在基速以下保持磁通为额定值不变,只调节电枢电压,而在基速以上则把电压保持为额定值,减弱磁通升速。弱磁控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相对广泛。

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电流环的仿真

第一组PI参数

以KT=0.25的关系式按典型i型系统的设计方法得到了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0.133+\frac{9.236}{s}

 观测结果,可以发现,无超调但上升时间较长

第二组PI参数

        以KT=1的关系式按典型i型系统的设计方法得到了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0.5319+\frac{36.94}{s}

观察结果,可以发现,上升时间变短了,但超调比较大,这也说明了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是矛盾的。

第三组PI参数

        把电流环校正成典型ii型系统时,按照h=5计算PI调解器参数,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0.319+\frac{88}{s}

 观察结果,上升时间短,存在较大超调,根据前文提到的表4-6中滤波时间常数和超调量之间的关系可知,这时可增大滤波时间常数来使超调量降低,但这样会牺牲一定的快速性。为了抑制超调量,此时将输入滤波传递函数改为\frac{1}{0.0029s+1}

观察结果发现,系统无超调,但是上升时间变长。

转速环的系统仿真

转速环空载起动

PI参数采用典型ii型系统设计,其传递函数为124.686+\frac{2177.9}{s}.

        ASR调节器经过了不饱和、饱和、退饱和三个阶段,最终稳定运行于给定转速,而恒流升速是主要阶段。

转速环满载起动

        如把负载电流设置为52.5,满载起动,其转速与电流响应曲线如上图所示。

空载起动,稳定后突加负载扰动

         空载起动到稳定运行后在4s时受到额定负载扰动,从上图可以看出,加载后转速下降,电流上升拉动转速再次上升,稳态时仍为给定转速。

         以上内容均摘自《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四章,这里摘取了重点内容做一个汇总,方便以后自己查阅,感谢大家的阅读!!^_^

        

电流转速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设计目的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因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比单闭环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其控制理念在调速领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应用。通过对该系统的设计,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中的工程设计方法,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设计步骤和内容 1.熟悉系统工作原理 2.选定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按设计要求选择系统的硬件电路(主电路、功率转换电路、滤波电路、各种保护电路、给定环节和反馈环节电路等) 3.建立系统动态模型,并控制要求进行控制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 控制需使系统满足下列指标: (1)调速范围D>10 (2)静差率s<5% (3)电流超调量σi<5% (4)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的超调量σn<10%,调整时间ts<1s (5)当负载变化20%的额定值,电网波动10%额定值时,最大动态速降<10%,动态恢复时间<0.3s 设计说明书要求 设计说明书要求结构合理,内容条理清晰,图表清楚,一律采用A4纸张书写。内容除必须含盖设计步骤和设计内容外,最后还应包括设计体会、参考文献等内容。 设计有关参数 已知直流电动机:7.5W,220V,40.8A,1500r/min,电枢电阻Ra=0.398Ω,电枢回路总电阻R=1.64Ω,GD2=3.82N•m,采用三相桥试整流电路,放大倍数为Ks=40;给定电压和调节器限幅电压均为8V,电流滤波按1ms选择,转速滤波按5ms选择。
  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的直流调速系统。根据晶闸管的特性,通过调节控制角α大小来调节电压。基于设计题目,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器选用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控制电路。在设计中调速系统的主电路采用了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来供电。本文首先确定整个设计的方案和框图。然后确定主电路的结构形式和各元部件的设计,同时对其参数的计算,包括整流变压器、晶闸管、电抗器和保护电路的参数计算。接着驱动电路的设计包括触发电路和脉冲变压器的设计。最后,即本文的重点设计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器电路,本文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为对象来设计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器。为了实现转速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二者之间实行嵌套联接。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做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先确定其结构形式和设计各元部件,并对其参数的计算,包括给定电压、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检测电路、触发电路和稳压电路的参数计算然后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对整个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画出了调速控制电路电气原理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