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职场魔咒真的存在吗?

图片

 不知从什么时候,35岁变成了一个让人心生焦虑的“负面”词汇,尤其是IT行业里,好像35岁之后,人在职场上就变得“性价比不高了”,因为很多企业招人会卡在这个年龄,而这个年龄又正是生活负担最重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的,一系列的描述词汇不赘述了,但今天突然来了兴致想聊下这个话题,所以今天我们要讲的自然不是前面那些负面的“35岁描述”,让我们来想象下精彩的35+后的生活吧!

自古讲“大道理”前,大家都会说些小故事,我们也不例外,先来看个动物界的有关35+的故事:

老鹰的寿命大约是70年,但在40岁左右的时候,他们的爪子开始老化,喙(嘴巴)变得又长又弯,羽毛又浓又厚,飞起来非常吃力,这些都让它没法有效的抓捕猎物。这时老鹰只能经历“一个十分痛苦的150天的重生”才能重新展翅翱翔!

     首先,他们会找个悬崖峭壁,然后用他的嘴巴去撞击石头壁,撞击到它的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的等待新的喙长出来。再用新长出来的喙把指甲一个一个的拔掉。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再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漫长的五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就重生了,它又可以跟以前一样,做个“精神小伙“展翅翱翔了!

    历史上很多名人也是在生命快要过半的时候,才真正开启了下半场。佛陀35岁在菩提树下开悟成道;王阳明38岁在龙场悟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蔡志忠老师在35岁时觉醒“他的人生不是用来赚米(钱)的”;还有最近的《热辣滚烫》里的减肥100斤的贾玲。40上下的年龄开始刚刚好!

那开启人生精彩下半场的密码是什么?

图片

     《楞严经》中佛陀对弟子阿难说,人的“心”分为“真心”和“妄心”,阿难问如何定义这两种心,佛陀说,“攀援外界环境,依赖外部环境而存在的”便是“妄心”,而“不依赖外界任何环境,本来就具有的”便是“真心”。每个人都有这颗“真心”,只是被“眼耳鼻舌身意”依赖的外部环境给蒙蔽了。我想,王阳明说的“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理由也在此吧,自己的“真心”本来就知道一切,只是看我们愿不愿意去找它,面对它,跟着它走。

    有人说,人一辈子有两次出生,一次是呱呱坠地之时,另外一次是在“思考自己是谁,后面要怎么活”之时。这种思考,不为了所谓的地位面子,也不为了任何人的情绪,更不为了凡尔赛所谓的思想层次,只是简单地想“怎样的生活方式适合自己,自己又应该样面对本心”。

再看一个故事,佛陀的弟子问佛陀,为什么跟佛陀修行的人很多,但表现出来的结果却很不一样,有人看起来就精进很多,有人看起来就没什么改变?

    佛陀解释道:年轻人!人们来见我,因为他们知道,我已经对这条路线非常熟悉。他们来问我:什么是通往涅槃、通往解脱的道路?而我有什么好隐瞒的呢?我很清楚地向他们解释:就是这条路。

      如果有的人只是点点头,说:‘说得好,真是一条正道。‘可是一直也不踏上这条路;或者兴高采烈地说:‘真是一条绝妙的正道啊。’却不能走完这条路,那么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到达最终的目标呢?”  

   “我不会把人扛在我的肩上,带他到最终的目标。没有任何人能把人扛在肩上背到最终目标。    

    但如果他自己往前一步,他就接近目标一步;如果往前走一百步,就接近目标一百步;如果走完了全程,就到达了最终的目标。他得自己走这条路。”

     这个故事是在说,有一条寻找自己,成为自己的路,需要自己找,再多的外力都是辅助,外力可以陪我们一段路,但关键的那一段路,需要自己下来,摸一摸石头,测一测危险,一点点的往前自己走,只有这样才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图片

      讲再多,都不如举两个例子!

      法显高僧去西方取经时已经暮年,不过他是带了一个队伍,足够的装备走的,但是路上经历各种恶劣天气,坏人强盗,东西少的少,人si的si, 伤的伤,还有些觉得太难了,当地也不错,就留在当地不愿意走的。最后,70多岁的法显大师是一个人继续走的取经之路,历经千难万险,白发苍苍之际才把经书成功带回来。

      佛陀在证悟前有跟三位导师学习过,尤其是㤭陈如大师,从佛陀儿时到成年,从师生关系到共同修行,到师徒关系颠倒,再到因佛陀没有继续遵循苦修法,两人分道扬镳。。。这些导师在佛陀极度痛苦,异常困惑之时,教给他很好的修行之法,但当他们无可教时(无导师可继续引领佛陀时)。佛陀只有靠自己的渴慕,孤身探索,摸着石头探索解脱之道了。

     圣人或凡人,在“找自己”这条路上规律都一样,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体验、试错,不断迭代(是不是很像产品研发的过程)。。。

  • 你的同伴或许会陪你一段路,但因为各自的“根器”(特性,机缘)不同,修行的法门(适合的方法)不同,你不得不跟同伴分开,继续上路;

  • 你的资源或许会陪你一段路,有了他们,你可以做起事来游刃有余,让你觉得这就是你。但世事无常,没有人保证能这些资源会一直在左右,当没有这些资源的时候,你还要继续走自己的路;

  • 经书里的文字也会陪你一段路,人家说没有经书看不到佛法,但经书里却没有“佛法”,到一定时候,经书也会离开你,你要自己找“佛法”。

   35岁+或许在现实的环境中,确实有很多让人寸步难行的阻碍,但35岁+之后懂得生活、人生的道理也是让人开始全新人生的关键。 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的环境,也不需要改变(凡存在必有因)。我们只需要向内好好找自己,找到心中所想,为它付诸实践,试错,迭代,那把能让你持续混迹江湖的刷子总会找到的。方向错了,奔跑是没有用的。努力之前,先深度思考关于自己的“答案”吧!

图片

     愿大家早日突破“35岁职场瓶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Special的精彩之路!

(注:本文插图由Way同学提供)

  • 34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养心进行时

欢迎留言交流,新主题探讨!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