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量子位智库《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及Xsignal公司数据,截至2025年4月,全球AI应用数量分布如下:
1.Web端AI应用:超过3万个,仍是主要部署平台,覆盖聊天机器人、PPT制作、研发工具等高频场景;
2.AI浏览器插件(AI Extension):接近5000个,以个性化功能插件为主,增速显著;
3.移动端AI应用(AI App):不足2500个,主要集中在聊天机器人、虚拟角色、图像生成等垂直领域。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
信息更新过快,普通人难以掌握
-
技术门槛提高,上手变得复杂
-
应用落地困难,缺乏清晰场景指引
普通人面临着"想用却不会用"、"听说却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然而,正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与能力断层中,普通人可以扮演一个极具价值的角色:连接需求与解决方案,成为AI时代的“中间商”。
一、为什么AI时代更需要“中间商”?
1.工具泛滥导致认知负荷
认知心理学中的“选择悖论”(Paradox of Choice)指出:
当选择数量过多时,人们反而会产生决策疲劳,降低行动意愿。
AI领域正是如此: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ChatGPT、Gemini、Claude、Pika、DeepSeek、豆包、Kimi、通义千问...
每天都有新工具、新功能上线,普通用户根本无力一一了解和掌握。
工具数量爆炸 -> 信息焦虑加剧 -> 需要专业“筛选”和“翻译”
2.技术门槛形成天然隔离
根据数据显示:
-
78%的人听说过至少一种AI工具
-
只有23%的人实际使用过
-
持续使用超过1个月的用户比例,不到10%
背后的主要障碍包括:
-
不懂提示词编写(Prompt Engineering)
-
不会二次开发(API调用)
-
缺乏场景想象力(业务落地应用)
普通人之间自然形成了明显的信息与能力鸿沟。
3.应用落地需要“翻译者”
67%的中小企业主认为AI有潜力提升业务效率,但72%的企业主不知道如何具体应用到自身业务。
这就需要"翻译者":
-
帮助他们明确AI应用场景
-
代替他们筛选、对接、部署AI工具
-
提供简单易懂的解决方案
“中间商”的价值,恰恰体现在缩短认知路径、降低应用门槛、加速落地进程上。
二、当前AI二道贩子的主流变现模式
1.信息差变现 —— 知道与不知道的套利
案例1:AI绘画代运营。
使用Midjourney(国际版月费30美元),为客户生成定制插画,每张收费10元。
每天处理50单以上,月收入超2万人民币,成本不过200元左右。
本质逻辑:
-
A地(懂AI的人)白菜价拿到资源
-
B地(不懂AI的人)高价购买服务
利润率常常高达90%以上。
在信息差存在期间,这种套利机制可以快速且稳定地产生现金流。
2.执行力变现 —— 做到与想到的套利
案例2:为中小企业搭建AI客服系统。
服务流程:
-
收集企业常见问题
-
通过ChatGPT微调生成知识库
-
搭建开源对话界面
-
网站端集成部署
单价:每个项目收费3000-5000元。
月服务5-10家企业,轻松过万。
本质逻辑:
-
大多数人只是“知道AI可以帮忙”
-
但真正去“搭建+落地”的人极少
执行力本身就是稀缺资源。
3.规模化变现 —— 专业与业余的裂变
案例3:组建团队,批量化生产AI视觉内容。
结果:
-
每月服务200+个电商客户
-
月收入稳定30万+
-
成本进一步下降,交付效率大幅提升
本质逻辑:
-
单打独斗阶段=手工艺人
-
规模运营阶段=标准化工业
规模化带来的边际收益增长,使得头部玩家迅速拉开与普通从业者的距离。
三、适合AI二道贩子入局的典型领域
1.内容创作市场
通过AI批量生成自媒体稿件交付企业,每月交付200篇以上,收入是自己亲自写作的3倍。
逻辑推导:
企业不需要自己掌握AI写作技能,他们只要内容。
因此,中间商模式天然存在合理性和空间。
2.教育培训市场
为什么人们愿意为"可以免费获取"的知识付费?
根据消费者心理学研究,答案在于:
-
时间成本节省
-
系统化学习路径
-
心理安全感(“我不会走错路”)
AI技能培训年增长率超过55%,课程价位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中间商模式:通过重新打包知识,售卖结构与陪伴感。
3.商业服务市场
B端市场价值巨大且稳定:
-
客户单价高(年服务费8000-20000元)
-
合作周期长(1年以上)
-
复购率高(升级、扩展、运维需求)
转型为AI业务顾问,签约小微企业。
中小企业急需应用AI提升竞争力,但缺乏内部人才,因此极度依赖外部顾问型服务。
4.行业垂直领域
如果具备专业背景+AI技能,将进入壁垒极高、竞争少量的细分市场。
如:医学背景的医生,专注提供:
-
医学文献速读总结
-
临床研究数据AI分析
-
论文辅导与润色服务
未来趋势:垂直专业 + AI融合,将成为最具持久竞争力的方向。
四、如何低门槛启动你的AI二道贩子生涯?
1.寻找信息差
日常操作:
-
关注3-5个AI资讯账号(如量子位、新智元等)
-
加入5个以上AI交流社群
-
每天30分钟试用新工具,记录功能与应用点
记住:信息差的本质不是"知道",而是"比别人更早知道"。
2.锁定特定目标人群
选择标准:
-
自己已有基础了解的行业
-
需求明确但解决能力弱的群体
例如:如果你是教育从业者,可以优先服务老师与教培机构。
小众市场起步,反而更容易快速形成口碑和客户积累。
3.快速产品化+小规模验证
步骤:
-
制作一份简洁明了的服务介绍
-
免费帮2-3个朋友完成案例积累
-
设定一个合理定价(不要一开始就太高)
前期目标不是盈利最大化,而是快速验证需求与模型。
一旦验证成功,就可以考虑团队化、标准化,走向规模化扩张。
AI时代是一次认知革命,更是一次行动革命。
信息差正在缩小,单纯搬运者会逐渐被淘汰。但需求差、执行差、专业能力差将长期存在。
普通人最重要的是:
-
快速适应
-
敏锐捕捉
-
持续行动
如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所说:
"机会总是存在的,只是未必人人能看到,也未必人人敢于迈出第一步。"
未来属于那些不仅理解趋势,而且勇于将趋势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人。
如果你还在犹豫,不妨今天就开始体验第一个AI工具;
如果你已经上路,不妨思考如何打磨你的第一个AI服务产品。
行动本身,就是普通人最好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