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使用入门

概述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编译器套装),是一套由 GNU 开发的编程语言编译器。它是一套

GNU编译器套装

以 GPL 及 LGPL 许可证所发行的自由软件,也是 GNU计划的关键部分,亦是自由的类Unix及苹果电脑 Mac OS X 操作系统的标准编译器。

  GCC 原名为 GNU C 语言编译器,因为它原本只能处理 C语言。GCC 很快地扩展,变得可处理 C++。之后也变得可处理 Fortran、Pascal、Objective-C、Java, 以及 Ada与其他语言。

历史

  GCC是由理查德·马修·斯托曼在1985年开始的。他首先扩增一个旧有的编译器,使它能编译C,这个编译器一开始是以Pastel语言所写的。Pastel是一个不可移植的Pascal语言特殊版,这个编译器也只能编译Pastel语言。为了让自由软件有一个编译器,后来此编译器由斯托曼和Len Tower在1987年以C语言重写并成为GNU专案的编译器。GCC的建立者由自由软件基金会直接管理。

  在1997年,一群不满GCC缓慢且封闭的创作环境者,组织了一个名为EGCS〈Experimental/Enhanced GNU Compiler System〉的专案,此专案汇整了数项实验性的分支进入某个GCC专案的分支中。EGCS比起GCC的建构环境更有活力,且EGCS最终也在1999年四月成为GCC的官方版本。

  GCC目前由世界各地不同的数个程序设计师小组维护。它是移植到中央处理器架构以及操作系统最多的编译器。

  由于GCC已成为GNU系统的官方编译器(包括GNU/Linux家族),它也成为编译与建立其他操作系统的主要编译器,包括BSD家族、Mac OS X、NeXTSTEP与BeOS。

  GCC通常是跨平台软件的编译器首选。有别于一般局限于特定系统与执行环境的编译器,GCC在所有平台上都使用同一个前端处理程序,产生一样的中介码,因此此中介码在各个其他平台上使用GCC编译,有很大的机会可得到正确无误的输出程序。

结构

  GCC的外部接口长得像一个标准的Unix编译器。使用者在命令列下键入gcc之程序名,以及一些命令参数,以便决定每个输入档案使用的个别语言编译器,并为输出程序码使用适合此硬件平台的组合语言编译器,并且选择性地执行连结器以制造可执行的程序。

  每个语言编译器都是独立程序,此程序可处理输入的原始码,并输出组合语言码。全部的语言编译器都拥有共通的中介架构:一个前端解析符合此语言的原始码,并产生一抽象语法树,以及一翻译此语法树成为GCC的暂存器转换语言〈RTL〉的后端。编译器最佳化与静态程序码解析技术(例如FORTIFY_SOURCE,一个试图发现缓冲区溢位〈buffer overflow〉的编译器)在此阶段应用于程序码上。最后,适用于此硬件架构的组合语言程序码以Jack Davidson与Chris Fraser发明的算法产出。

  几乎全部的GCC都由C写成,除了Ada前端大部分以Ada写成。

  前端接口

  前端的功能在于产生一个可让后端处理之语法树。此语法解析器是手写之递回语法解析器。

  直到最近,程序的语法树结构尚无法与欲产出的处理器架构脱钩。而语法树的规则有时在不同的语言前端也不一样,有些前端会提供它们特别的语法树规则。

  在2005年,两种与语言脱钩的新型态语法树纳入GCC中。它们称为GENERIC与GIMPLE。语法解析变成产生与语言相关的暂时语法树,再将它们转成GENERIC。之后再使用"gimplifier"技术降低GENERIC的复杂结构,成为一较简单的静态唯一形式(Static Single Assignment form,SSA)基础的GIMPLE形式。此形式是一个与语言和处理器架构脱钩的全域最佳化通用语言,适用于大多数的现代编程语言。

  中介接口

  一般编译器作者会将语法树的最佳化放在前端,但其实此步骤并不看语言的种类而有不同,且不需要用到语法解析器。因此GCC作者们将此步骤归入通称为中介阶段的部分里。此类的最佳化包括消解死码、消解重复运算与全域数值重编码等。许多最佳化技巧也正在实作中。

  后端接口

  GCC后端的行为因不同的前处理器宏和特定架构的功能而不同,例如不同的字符尺寸、呼叫方式与大小尾序等。后端接口的前半部利用这些讯息决定其RTL的生成形式,因此虽然GCC的RTL理论上不受处理器影响,但在此阶段其抽象指令已被转换成目标架构的格式。

  GCC的最佳化技巧依其释出版本而有很大不同,但都包含了标准的最佳化算法,例如循环最佳化、执行绪跳跃、共通程序子句消减、指令排程等等。而RTL的最佳化由于可用的情形较少,且缺乏较高阶的资讯,因此比较起近来增加的GIMPLE语法树形式[2],便显得比较不重要。

  后端经由一重读取步骤后,利用描述目标处理器的指令集时所取得的资讯,将抽象暂存器替换成处理器的真实暂存器。此阶段非常复杂,因为它必须关照所有GCC可移植平台的处理器指令集的规格与技术细节。

  后端的最后步骤相当公式化,仅仅将前一阶段得到的组合语言码藉由简单的副函式转换其暂存器与内存位置成相对应的机械码。

基本规则

  gcc所遵循的部分约定规则:

  .c为后缀的文件,C语言源代码文件;

  .a为后缀的文件,是由目标文件构成的档案库文件;

  .C,.cc或.cxx 为后缀的文件,是C++源代码文件;

  .h为后缀的文件,是程序所包含的头文件;

  .i 为后缀的文件,是已经预处理过的C源代码文件;

  .ii为后缀的文件,是已经预处理过的C++源代码文件;

  .m为后缀的文件,是Objective-C源代码文件;

  .o为后缀的文件,是编译后的目标文件;

  .s为后缀的文件,是汇编语言源代码文件;

  .S为后缀的文件,是经过预编译的汇编语言源代码文件。

执行过程

  虽然我们称Gcc是C语言的编译器,但使用gcc由C语言源代码文件生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不仅仅是编译的过程,而是要经历四个相互关联的步骤∶预处理(也称预编译,Preprocessing)、编译(Compilation)、汇编(Assembly)和链接(Linking)。

  命令gcc首先调用cpp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过程中,对源代码文件中的文件包含(include)、预编译语句(如定义define等)进行分析。接着调用cc1进行编译,这个阶段根据输入文件生成以.o为后缀的目标文件。汇编过程是针对汇编语言的步骤,调用as进行工作,一般来讲,.S为后缀的汇编语言源代码文件和汇编、.s为后缀的汇编语言文件经过预编译和汇编之后都生成以.o为后缀的目标文件。当所有的目标文件都生成之后,gcc就调用ld来完成最后的关键性工作,这个阶段就是连接。在连接阶段,所有的目标文件被安排在可执行程序中的恰当的位置,同时,该程序所调用到的库函数也从各自所在的档案库中连到合适的地方。

基本用法

  在使用Gcc编译器的时候,我们必须给出一系列必要的调用参数和文件名称。Gcc编译器的调用参数大约有100多个,其中多数参数我们可能根本就用不到,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参数。

  Gcc最基本的用法是∶gcc [options] [filenames]

  其中options就是编译器所需要的参数,filenames给出相关的文件名称。

  -c,只编译,不连接成为可执行文件,编译器只是由输入的.c等源代码文件生成.o为后缀的目标文件,通常用于编译不包含主程序的子程序文件。

  -o output_filename,确定输出文件的名称为output_filename,同时这个名称不能和源文件同名。如果不给出这个选项,gcc就给出预设的可执行文件a.out。

  -g,产生符号调试工具(GNU的gdb)所必要的符号资讯,要想对源代码进行调试,我们就必须加入这个选项。

  -O,对程序进行优化编译、连接,采用这个选项,整个源代码会在编译、连接过程中进行优化处理,这样产生的可执行文件的执行效率可以提高,但是,编译、连接的速度就相应地要慢一些。

  -O2,比-O更好的优化编译、连接,当然整个编译、连接过程会更慢。

  -Idirname,将dirname所指出的目录加入到程序头文件目录列表中,是在预编译过程中使用的参数。C程序中的头文件包含两种情况∶

  A)#include <myinc.h>

  B)#include “myinc.h”

  其中,A类使用尖括号(< >),B类使用双引号(“ ”)。对于A类,预处理程序cpp在系统预设包含文件目录(如/usr/include)中搜寻相应的文件,而B类,预处理程序在目标文件的文件夹内搜索相应文件。

GCC执行过程示例

  示例代码 a.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n");

  }

  预编译过程

  这个过程处理宏定义和include,并做语法检查。

  可以看到预编译后,代码从5行扩展到了910行。

  gcc -E a.c -o a.i

  cat a.c | wc -l

  5

  cat a.i | wc -l

  910

  编译过程

  这个阶段,生成汇编代码。

  gcc -S a.i -o a.s

  cat a.s | wc -l

  59

  汇编过程

  这个阶段,生成目标代码。

  此过程生成ELF格式的目标代码。

  as a.s -o a.o

  file a.o

  a.o: ELF 64-bit LSB relocatable, AMD x86-64, version 1 (SYSV), not stripped

  链接过程

  链接过程。生成可执行代码。链接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链接,另外一种是动态链接。使用静态链接的好处是,依赖的动态链接库较少,对动态链接库的版本不会很敏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缺点是生成的程序比较大。使用动态链接的好处是,生成的程序比较小,占用较少的内存。

  gcc a.o -o a

  程序运行:

  ./a

  hello

GCC编译简单例子

  编写如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world!/n");

  }

  执行情况如下:

  wenjun@ubuntu:~/temp/01$ gcc hello.c -o hello

  wenjun@ubuntu:~/temp/01$ ls

  hello hello.c

  wenjun@ubuntu:~/temp/01$ ./hello

  hello,world!

目前支持的语言

  以2006年5月24日释出的4.1.1版为准,本编译器版本可处理下列语言:

  Ada 〈GNAT〉

  C 〈GCC〉

  C++(G++)

  Fortran 〈Fortran 77: G77, Fortran 90: GFORTRAN〉

  Java 〈编译器:GCJ;解释器:GIJ〉

  Objective-C 〈GOBJC〉

  Objective-C++

  先前版本纳入的CHILL前端由于缺乏维护而被废弃。

  Fortran前端在4.0版之前是G77,此前端仅支援Fortran 77。在本版本中,G77被废弃而采用更新的GFortran,因为此前端支援Fortran 95。

  下列前端依然存在:

  Modula-2

  Modula-3

  Pascal

  PL/I

  D语言

  Mercury

  VHDL

支援的处理器架构

  GCC目前支援下列处理器架构(以4.1版为准):

  Alpha

  ARM

  Atmel AVR

  Blackfin

  H8/300

  IA-32〈x86〉 与x86-64

  IA-64例如:Itanium

  MorphoSys 家族

  Motorola 68000

  Motorola 88000

  MIPS

  PA-RISC

  PDP-11

  PowerPC

  System/370,System/390

  SuperH

  HC12

  SPARC

  VAX

  Renesas R8C/M16C/M32C家族

  较不知名的处理器架构也在官方释出版本中支援:

  A29K

  ARC

  C4x

  CRIS

  D30V

  DSP16xx

  FR-30

  FR-V

  Intel i960

  IP2000

  M32R

  68HC11

  MCORE

  MMIX

  MN10200

  MN10300

  NS32K

  ROMP

  Stormy16

  V850

  Xtensa

  由FSF个别维护的GCC处理器架构:

  D10V

  MicroBlaze

  PDP-10

  MSP430

  Z8000

  当GCC需要移植到一个新平台上,通常使用此平台固有的语言来撰写其初始阶段。

为GCC 程序除错

  为 GCC 除错的首选工具当然是 GNU 除错器。其他特殊用途的除错工具是 Valgrind, 用以发现内存漏失 (Memory leak)。而 GNU 测量器 (gprof) 可以得知程序中某些函式花费多少时间,以及其呼叫频率;此功能需要使用者在编译时选定测量〈profiling〉选项。

GCC编译器的使用

  首先检查是否在你的机器上安装了GCC,使用命令:

  可用rpm -q gcc 检查。

  如果没有安装,请依序检查并安装下面各RPM

  libbinutils

  binutils

  make

  glibc-devel

  gcc-cpp

  gcc

  看下面的例子:test.c

  #include

  main()

  { char *str="I like Linux! I advices you jion in the Linux World";

  printf("%s ",str);

  exit(0);

  }

  使用gcc编译。输入gcc -c test.c得到目标文件test.o.-c命令表示对文件进行编译和汇编。但并不连接。如果再健入gcc -o ../bin/test test.o,那么将得到名为test的可执行文件。其实这两不可以一气呵成,gcc ../bin/test test.c.如果程序没有错误救生成了可执行文件。也许你会觉得基于命令行的编译器比不上如VC之类的集成开发环境,的确gcc的界面要改进,但是你一旦熟练了就会感到。gcc的效率如此之高。可以告诉大家的是Linux底下强大的C/C++集成开发环境Kdevelope和Vc一样强大,使用了Gcc编译器。

  GNU C编译器 即gc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ANSI C兼容编译器,你会操作其他操作系统下的一种C编译器,能很快掌握GCC,我也是学了不久的GCC.

  1、使用Gcc,Gcc是基于命令行的,使用时通常后跟一些选项和文件名。Gcc的基本用法如下: gcc [options] [filenames] 命令行选项制定操作将对命令行上的每个给出的文件执行。

  2、GCC的常用选项

  编译选项:gcc有超过100个的编译选项可用。具体的可以使用命令man gcc察看

  优化选项:用GCC编译C/C++代码时,它会试着用最少的时间完成编译并且编译后的代码易于调试。易于调试意味着编译后的代码与源代码有同样的执行顺序,编译后的代码没有经过优化。有很多的选想可以告诉GCc在耗费更多编译时间和牺牲易调试性的基础上产生更小更快的可执行文件。这些选项中最典型的就是-O和-O2。-O选项告诉gcc对源代码进行基本优化。-O2选项告诉Gcc产生尽可能小的和尽可能快的代码。还有一些很特殊的选项可以通过man gcc察看。

  调试和剖析选项:GCC支持数种调试剖析选项。在这些选项中最常用的是-g和-pg.-g选项告诉gcc产生能被GNU调试器(如gdb)使用的调试信息,以便调试用户的程序。-pg选项告诉gcc在用户的程序中加入额外的代码,执行时,产生gprof用的剖析信息以显示程序的耗时情况。

  3、使用gdb

  使用方法:在命令行中健入gdb并按回车就可以运行gdb了,启动gdb后,能在命令行上制定很多的选项,也可以下面的方式来运行gdb: gdb filename 用这种方式运行gdb时,能直接指定想要调试的程序。在命令行上健入gdb -h得到一个有关gdb的选项的说明简单列表。

  编译代码以供调试,为了使gdb工作,必须使程序在编译时包含调试信息,调试信息包含程序里的每个变量的类型,在可执行文件里的地址映射以及源代码的行号。gdb利用这些信息使源代码和机器码相关联。

  关于gcc的大体就写这么多吧,根多的信息可以查找帮助,记得学习Linux的一大武器man或者info命令,下次在介绍一下使用c/C++编写大型程序的makefile文件和make命令。

 

 

 

 

 

 

 

通常所说的GCC是GUN Compiler Collection的简称,除了编译程序之外,它还含其他相关工具,所以它能把易于人类使用的高级语言编写的源代码构建成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二进制代码。GCC是Linux平台下最常用的编译程序,它是Linux平台编译器的事实标准。同时,在Linux平台下的嵌入式开发领域,GCC也是用得最普遍的一种编译器。GCC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因为它能支持各种不同的目标体系结构。例如,它既支持基于宿主的开发(简单讲就是要为某平台编译程序,就在该平台上编译),也支持交叉编译(即在A平台上编译的程序是供平台B使用的)。目前,GCC支持的体系结构有四十余种,常见的有X86系列、Arm、PowerPC等。同时,GCC还能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如Linux、Solaris、Windows等。

GCC·详解GCC的下载和安装
·Linux编程起步 GCC基本用法

除了上面讲的之外,GCC除了支持C语言外,还支持多种其他语言,例如C++、Ada、Java、Objective-C、FORTRAN、Pascal等。

本系列文章中,我们不仅介绍GCC的基本功能,还涉及到一些诸如优化之类的高级功能。另外,我们还考察GCC的一些映像操作工具,如size和objcopy等,这将在后续的文章中加以介绍。

二、程序的编译过程

对于GUN编译器来说,程序的编译要经历预处理、编译、汇编、连接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从功能上分,预处理、编译、汇编是三个不同的阶段,但GCC的实际操作上,它可以把这三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来执行。下面我们以C语言为例来谈一下不同阶段的输入和输出情况。

在预处理阶段,输入的是C语言的源文件,通常为*.c。它们通常带有.h之类头文件的包含文件。这个阶段主要处理源文件中的#ifdef、 #include和#define命令。该阶段会生成一个中间文件*.i,但实际工作中通常不用专门生成这种文件,因为基本上用不到;若非要生成这种文件不可,可以利用下面的示例命令:

gcc -E  test.c -o test.i

在编译阶段,输入的是中间文件*.i,编译后生成汇编语言文件*.s 。这个阶段对应的GCC命令如下所示:

GCC -S test.i -o test.s

在汇编阶段,将输入的汇编文件*.s转换成机器语言*.o。这个阶段对应的GCC命令如下所示:

GCC -c test.s -o test.o

最后,在连接阶段将输入的机器代码文件*.s(与其它的机器代码文件和库文件)汇集成一个可执行的二进制代码文件。这一步骤,可以利用下面的示例命令完成:

GCC test.o -o test

上面介绍了GCC编译过程的四个阶段以及相应的命令。下面我们进一步介绍常用的GCC的模式。

三、GCC常用模式

这里介绍GCC追常用的两种模式:编译模式和编译连接模式。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各种模式的使用方法。为简单起见,假设我们全部的源代码都在一个文件test.c中,要想把这个源文件直接编译成可执行程序,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GCC -o test

这里test.c是源文件,生成的可执行代码存放在一个名为test 的文件中(该文件是机器代码并且可执行)。-o 是生成可执行文件的输出选项。如果我们只想让源文件生成目标文件(给文件虽然也是机器代码但不可执行),可以使用标记-c ,详细命令如下所示:

$ GCC -c test.c

默认情况下,生成的目标文件被命名为test.o,但我们也可以为输出文件指定名称,如下所示:

$ GCC -c test.c -o

上面这条命令将编译后的目标文件命名为mytest.o,而不是默认的test.o。

迄今为止,我们谈论的程序仅涉及到一个源文件;现实中,一个程序的源代码通常包含在多个源文件之中,这该怎么办?没关系,即使这样,用GCC处理起来也并不复杂,见下例:

 

$ GCC -o test  first.c second.c third.c

 

该命令将同时编译三个源文件,即first.c、second.c和 third.c,然后将它们连接成一个可执行程序,名为test。

需要注意的是,要生成可执行程序时,一个程序无论有有一个源文件还是多个源文件,所有被编译和连接的源文件中必须有且仅有一个main函数,因为main函数是该程序的入口点(换句话说,当系统调用该程序时,首先将控制权授予程序的main函数)。但如果仅仅是把源文件编译成目标文件的时候,因为不会进行连接,所以main函数不是必需的。

四、常用选项

许多情况下,头文件和源文件会单独存放在不同的目录中。例如,假设存放源文件的子目录名为./src,而包含文件则放在层次的其他目录下,如./inc。当我们在./src 目录下进行编译工作时,如何告诉GCC到哪里找头文件呢?方法如下所示:

$ gcc test.c –I../inc -o test

上面的命令告诉GCC包含文件存放在./inc 目录下,在当前目录的上一级。如果在编译时需要的包含文件存放在多个目录下,可以使用多个-I 来指定各个目录:

$ gcc test.c –I../inc –I../../inc2 -o test

这里指出了另一个包含子目录inc2,较之前目录它还要在再上两级才能找到。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编译命令行中定义符号常量。为此,我们可以简单的在命令行中使用-D选项即可,如下例所示:

$ gcc -DTEST_CONFIGURATION test.c -o test

上面的命令与在源文件中加入下列命令是等效的:

#define TEST_CONFIGURATION

在编译命令行中定义符号常量的好处是,不必修改源文件就能改变由符号常量控制的行为。

五、警告功能

当GCC在编译过程中检查出错误的话,它就会中止编译;但检测到警告时却能继续编译生成可执行程序,因为警告只是针对程序结构的诊断信息,它不能说明程序一定有错误,而是存在风险,或者可能存在错误。虽然GCC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警告,但前提是你已经启用了它们,否则它不会报告这些检测到的警告。

在众多的警告选项之中,最常用的就是-Wall选项。该选项能发现程序中一系列的常见错误警告,该选项用法举例如下:

$ gcc -Wall test.c -o test

该选项相当于同时使用了下列所有的选项:

unused-function:遇到仅声明过但尚未定义的静态函数时发出警告。
unused-label:遇到声明过但不使用的标号的警告。
unused-parameter:从未用过的函数参数的警告。
unused-variable:在本地声明但从未用过的变量的警告。
unused-value:仅计算但从未用过的值得警告。
Format:检查对printf和scanf等函数的调用,确认各个参数类型和格式串中的一致。
implicit-int:警告没有规定类型的声明。
implicit-function-:在函数在未经声明就使用时给予警告。
char-subscripts:警告把char类型作为数组下标。这是常见错误,程序员经常忘记在某些机器上char有符号。
missing-braces:聚合初始化两边缺少大括号。
Parentheses: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忽略了括号,编译器就发出警告。
return-type:如果函数定义了返回类型,而默认类型是int型,编译器就发出警告。同时警告那些不带返回值的 return语句,如果他们所属的函数并非void类型。
sequence-point:出现可疑的代码元素时,发出报警。
Switch:如果某条switch语句的参数属于枚举类型,但是没有对应的case语句使用枚举元素,编译器就发出警告(在switch语句中使用default分支能够防止这个警告)。超出枚举范围的case语句同样会导致这个警告。
strict-aliasing:对变量别名进行最严格的检查。
unknown-pragmas:使用了不允许的#pragma。
Uninitialized:在初始化之前就使用自动变量。

需要注意的是,各警告选项既然能使之生效,当然也能使之关闭。比如假设我们想要使用-Wall来启用个选项,同时又要关闭unused警告,利益通过下面的命令来达到目的:

$ gcc -Wall -Wno-unused test.c -o test

下面是使用-Wall选项的时候没有生效的一些警告项:

cast-align:一旦某个指针类型强制转换时,会导致目标所需的地址对齐边界扩展,编译器就发出警告。例如,某些机器上只能在2或4字节边界上访问整数,如果在这种机型上把char *强制转换成int *类型, 编译器就发出警告。
sign-compare:将有符号类型和无符号类型数据进行比较时发出警告。
missing-prototypes :如果没有预先声明函数原形就定义了全局函数,编译器就发出警告。即使函数定义自身提供了函数原形也会产生这个警告。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查没有在头文件中声明的全局函数。
Packed:当结构体带有packed属性但实际并没有出现紧缩式给出警告。
Padded:如果结构体通过充填进行对齐则给出警告。
unreachable-code:如果发现从未执行的代码时给出警告。
Inline:如果某函数不能内嵌(inline),无论是声明为inline或者是指定了-finline-functions 选项,编译器都将发出警告。
disabled-optimization:当需要太长时间或过多资源而导致不能完成某项优化时给出警告。

上面是使用-Wall选项时没有生效,但又比较常用的一些警告选项。本文中要介绍的最后一个常用警告选项是-Werror。使用该选项后,GCC发现可疑之处时不会简单的发出警告就算完事,而是将警告作为一个错误而中断编译过程。该选项在希望得到高质量代码时非常有用。

六、小结

本文介绍了GCC的基本编译过程和编译模式,并详细阐述了GCC的一些常用选项以及警告功能。这些是在利用GCC进行应用编程时最基本也最常用的一些内容,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中继续介绍GCC的调试和优化技术。

【编辑推荐】

  1. 详解GCC的下载和安装
  2. Linux编程起步 GCC基本用法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