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放限流电阻加再哪里-运算放大器

文章讨论了运放输出端加小电阻的作用,包括保护输出免受短路、稳定对容性负载的性能,以及考虑电耗、地线电流、电阻功耗和输入阻抗等因素。还提到不同位置的电阻对高频信号传输的影响和运放等效模型的建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一种解释

1、运放输出端加一小电阻的作用?

答:运放输出短路的保护方法很简单,只要用一个小电阻R串接于运放的输出端,如图所示,就能防止输出短路失效。如果这个电阻接到反馈环路内,如图中虚线所示,除输出电压明显下降外(负载为2kΩ时,图中数值情况下,Vo可下降10%),对电路的其它性能无任何影响。

这种电路还有一个优点,对于外接容性负载,电路也非常稳定。因此,即使集成运放内部已加限流电阻,也应在运放输出端外接一个小电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运放的外围电阻为什么都是K欧级别的啊,为什么欧姆级别的不行啊?比如说反相比例运放,Rf/Ri=10;一般Rf=10k,Ri=1k;为什么Rf=1K,Ri=100欧不行呢?

答:这个问题与电耗有关。虽然小电阻噪声也小,但是电耗增加,就有不少毛病:

1、地线电流增加。这个不妨从各级运放耦合考虑一下它的害处,地线电流大,级间地电位差会增加。

2 电阻功耗增加。好象人们不太注意到这个的理解。实际上,以Rf为例输入与输出之间是存在电压的,而这个电压必然会在电阻上产生电流。如4V的输出,10k的电阻就有40mA,不能承受—你想想,一个运放的输出电流才多大?而用100k电阻,则只有4mA,情况完全不同。请注意二楼的回复,Rf实际上是输出负载(阻抗)的一部分,它是要从运放输出端消耗电流的。

3 小电阻增加源输出阻抗效应。输入阻抗电阻Ri往往要求越大越好,目的是想尽量避免源输出电阻的影响。相关理论,可以从书本上找到。而从源的角度上看,信号源回路电流大虽然能减小噪声影响,但接收器输入阻抗小也提出了源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的问题。所以,输入阻抗也是不能太小的。

原文链接:

第二种解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要是考虑下级电路的输入阻抗。一般运放的输出阻抗很小几乎为0,不利于高频信号传输。一般会串接个几十欧姆的小电阻。这个电阻在反馈内或反馈外还是有区别的。
电阻假设在反馈外,运放输出会经过这个电阻并衰减后再输出。
电阻假设在反馈内,比如你这个图,运放管脚的输出就比原理的电压要高。

考虑下级输入阻抗,以运放输出管脚(电阻左侧)的电压来分析,实际就是个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后经过这个电阻再衰减回去。
以电阻右侧这个输出点来分析。可以将这个运放看成一个输出不是0欧姆,是33欧姆的运放。还是一个深度负反馈1:1的放大。这个电阻不影响输出的电压。
原文链接

### 关于限流运放电路的设计、工作原理及实现 #### 工作原理概述 限流运放电路的核心在于通过特定的电路设计来限制输出电流的最大值,防止因过载而损坏器件。这种功能通常依赖于内部保护机制或外部附电路完成。例如,在某些运算放大器中,采用推挽输出级配合限流电阻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3]。 具体来说,当输出电流较小时,限流电阻(如 R10 和 R11)上的电压降不足以触发额外的晶体管(如 Q20)。因此,输入信号会完全经过主路径(如 Q19 大后输出)。然而,随着输入电流增到一定程度,使得辅助晶体管(如 Q20)进入导通状态,其基射极压降 Vbe 趋向稳定。此时,多余的部分电流被分流至该支路,从而有效限制了最终输出电流的幅值。 #### 设计要点分析 为了构建具备良好性能特点的限流运放电路,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元件参数** 需要合理选取限流电阻阻值以及相关晶体管的工作点设置,确保既能满足正常操作条件下的线性度需求,又能在异常情况下迅速响应并实施保护措施。 2. **优化热稳定性表现** 温度变化可能影响半导体材料特性进而改变实际限流阈值水平。为此应考虑引入补偿网络或者选用温度系数较低的组件型号以提升整体可靠性。 3. **兼顾动态范围与速度指标** 在追求高效能的同时也要保障足够的带宽支持高频应用场景;同时避免由于快速瞬态过程引发误动作而导致不必要的干扰现象发生。 以下是基于上述理论的一个简单示例代码片段展示如何利用 Python 模拟此类行为模式: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limit_current(vin, r_limit=1e3, vth_q20=0.7): """ Simulate current limiting behavior of an opamp circuit. Parameters: vin (float): Input voltage. r_limit (float): Limiting resistor value in ohms. vth_q20 (float): Threshold voltage for transistor Q20 conduction. Returns: float: Output current limited by the design. """ i_out = vin / r_limit if abs(i_out * r_limit) >= vth_q20: # Current exceeds threshold; activate limiter return vth_q20 / r_limit else: return i_out # Example usage vin_values = np.linspace(0, 5, num=100) currents = [limit_current(v) for v in vin_values] print(currents[-1]) # Print last output to check saturation point ``` 此脚本定义了一个函数 `limit_current` 来模仿含有内置限流特性的理想化运算放大器的行为特征,并通过一系列测试输入验证预期效果。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tqshs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