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载智能终端(车载 T-BOX)攻击
车载 T-BOX 主要用于车与车联网服务平台的通信,具有车辆远程控制、远程查询、报警等功能。正常情况下,车载 T-BOX 通过读取车载内部 CAN 通信数据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信息传递至云平台或 APP。车载 T-BOX 的安全隐患主要有 3 个方面:一是固件逆向,攻击者通过逆向解析车载 T-BOX 固件,获取密钥,解密通信协议;二是通过车载 T-BOX 的预留调试接口读取内部数据并进行分析,解密通信协议;三是通过仿冒云平台的控制指令,将指令发送到汽车内部,实现对汽车的远程控制。
(2)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攻击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用于导航、路况播报、车辆信息、通讯、辅助驾驶、CD/收音机等的应用。由于车载信 息娱乐系统的功能丰富,攻击者既可以通过 USB、蓝牙、Wi-Fi 等通信方式进行攻击,也可以通过软件升级获得访问权限对系统进行攻击。
(3)诊断接口 OBD-Ⅱ攻击
汽车诊断接口 OBD-Ⅱ是汽车 ECU 与外部进行交互的接口,其主要功能是读取车辆的数据信息和故障码,用以车辆维修。OBD-Ⅱ接口一旦遭到攻击,不仅可以通过该接口破解汽车内部通信协议,而且还可 以通过植入恶意硬件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对车辆的控制。
(4)传感器攻击
智能网联汽车拥有大量的传感器设备,用于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车与云的通信。如果传感器遭受恶意信息注入、窃听等攻击,高自动化车辆可能会无法正确判断周围环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5)车内网络传输攻击
汽车内部网络通信大多采用 CAN 总线传输,CAN总线具有成本低、通信速率适中、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控系统。但 CAN 总线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方式,具有校验简单、一发多读等特点,安全防护措施薄弱,攻击者若通过 CAN 总线进行报文重放、拒绝服务、篡改等方式进行攻击, 将导致驾驶员控制指令失效、汽车无法正常行驶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