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了解选型前,我们要先知道三极管最重要的两个作用:放大与开关,在通信信号电路一般用于放大,而在嵌入式等领域一般用于开关(增大电流)。
而由于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一般计算较为复杂,且收到温度影响,加之目前运放电路的信噪比、带宽等不断增强,在通信的实际领域也很少使用三极管了。
通信放大三极管常用型号:9012、9013、9014(如果从理论去分析,可以看前文的三极管章节更为详细)
开关作用,目前三极管的优势还比较大,电路简单、控制简单、开关效果好、电流较高等等等等。
开关三极管常用型号:SS8050、SS8550
如果想点亮一个LED,那么VCC-R-LED-GND,即可实现点亮。如果想通过单片机控制点亮一个LED,那么VCC-R-LED-GPIO也可以实现。
那如果想控制一个蜂鸣器、继电器等较大功率、较大电压的设备呢,如果还让GPIO充当GND、VCC,那么电流会很低基本驱动不起来;同时单片机的GPIO一般也就3.3V、5V,很难驱动;同时,如果外置电源波动,导致电流较大,烧坏了GPIO甚至整个单片机呢?~
一、三极管开关参数
三极管作为开关,其实就是让三极管在截止区跟饱和区之间切换,需要关注部分参数,例如
三极管作为开关时,主要关注的是三极管的 截止区 和 饱和区,因为在这两个状态下,三极管分别起到“关”和“开”的作用。为了确保三极管能够正常工作在这两个区间,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开关参数。下面是一些常见的 三极管开关参数 和它们的含义:
1. 饱和电压(V_CE(sat))
- 定义:饱和电压是三极管在饱和区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 作用:在三极管作为开关时,当它进入饱和区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应该尽可能低,以减少功率损耗。通常这个电压应该在几百毫伏到1V之间。
- 影响因素:饱和电压与集电极电流、三极管的类型(NPN或PNP)以及其工作温度等有关。
2. 截止电流(I_C(off))
- 定义:截止电流是三极管在截止区时,集电极电流的值。理想情况下,这个电流为0,但实际中会有少量的漏电流。
- 作用:在截止区,三极管的开关作用是关闭的,此时集电极电流应尽可能小。漏电流影响的是关断特性,过大的漏电流会导致电路功耗增加。
- 影响因素:截止电流主要与三极管的材料、工作温度以及所施加的反向电压有关。
3. 开关时间(t_on 和 t_off)
- 定义:开关时间是指三极管从完全关闭到完全打开(或反之)的时间。包括:
- t_on:三极管从截止区进入饱和区所需要的时间。
- t_off:三极管从饱和区进入截止区所需要的时间。
- 作用:开关速度越快,三极管的开关频率就越高,适用于高频开关应用,如开关电源。
- 影响因素:开关时间受到三极管的型号、载流子扩散时间、外部驱动电路等的影响。
4. 放大倍数(h_FE 或 β)
- 定义:放大倍数(也叫直流电流增益)是三极管在工作时,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的比值,通常表示为 β 或 h_FE。
- 作用:在开关应用中,β决定了驱动电流与集电极电流的关系。为了确保三极管能够完全导通,需要保证基极电流足够大,这通常需要β的值较高。
- 影响因素:β值与三极管的型号、工作电流和温度等有关。在开关模式下,通常需要保证三极管的工作在饱和区,因此基极驱动电流要比预计的集电极电流大一些。
5. 基极驱动电流(I_B)
- 定义:基极电流是使三极管从截止区进入饱和区的电流。为了让三极管完全导通,基极电流需要足够大。
- 作用:三极管作为开关时,基极电流要大于一定值(通常为集电极电流的1/10到1/20),以确保三极管完全饱和。
- 影响因素:与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集电极电流、工作电压等有关。
6. 反向耐压(V_CEO)
- 定义:反向耐压是指三极管在截止区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可以承受的最大电压。
- 作用:当三极管处于截止区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会增加,反向耐压表示三极管能够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超过这个值可能会导致三极管击穿。
- 影响因素:与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电压有关。
7. 反向恢复时间(t_rr)
- 定义:反向恢复时间是三极管从导通状态转为截止状态时,集电极电流从正向逐渐减少到零所需的时间。
- 作用:在高频应用中,反向恢复时间越短,三极管的开关效率越高。较长的反向恢复时间会导致开关损耗增大。
- 影响因素:反向恢复时间与三极管的材料、构造以及温度等因素相关。
8. 开关损耗
- 定义:开关损耗是指三极管在切换状态时,能量转化为热量所导致的功率损失。
- 作用:开关损耗越低,三极管的工作效率越高,尤其在高频开关应用中非常重要。
- 影响因素:与开关频率、开关时的电流大小、电压变化速率(dv/dt)等有关。
三极管开关应用中的设计考虑:
- 确保饱和区工作:在开关模式下,要确保三极管能够完全饱和,这样才能减少开关损耗。通常需要确保基极电流足够大,以保证集电极电流可以充分导通。
- 选择合适的三极管型号:需要根据电路的工作频率、功率需求、反向耐压等参数选择合适的三极管型号。对于高频应用,选择具有较短反向恢复时间和较高β值的三极管更为合适。
- 优化开关速度:通过优化基极驱动电路,使用合适的驱动电流和开关频率,可以减少开关时间,提升电路的工作效率。
- 温度和电流的影响:在高温或大电流环境下,三极管的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如饱和电压升高,β值降低等),需要适当调整电路设计。
参数看下来不懂什么意思?没问题,通过实际电路告诉你,看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