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do ROM IP核的使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配置ROMIP核,包括选择单端口ROM、设置数据位宽和深度以及通过coe文件初始化ROM。通过实例展示了RTL代码实现从ROM读取数据,并提供了仿真程序和结果,验证了ROM读取数据的正确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ROM IP核配置

ROM 要比之前说的RAM简单的多,因为它只有读数据的端口,没有写数据的端口。不过还是可以配置成单端口或者双端口,这里的双端口指的都是读数据的端口。因为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下面是我本次实验的ROM IP核的配置情况:

1、查找 ROM IP核

可以看到,其实和之前的RAM是一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选择单口RO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设置数据位宽和深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初始化ROM

这里使用的是coe文件,文件内容如下:

MEMORY_INITIALIZATION_RADIX=16;        //表示ROM内容的数据格式是16进制
MEMORY_INITIALIZATION_VECTOR=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aa,
bb,
cc,
dd,
ee,
ff,
0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每个数据后面用逗号或者空格或者换行符隔开,最后一个数据后面加分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实例

在该实例中,我们就简单的依次读取ROM中的数据,其中读数据地址递增。

1、RTL代码

`timescale 1ns / 1ps

module rom_test(
	input sys_clk,	//50MHz时钟
	input rst_n		//复位,低电平有效
    );

wire [7:0] rom_data;	  //ROM读出数据
reg	 [4:0] rom_addr;      //ROM输入地址 

//产生ROM地址读取数据
always @ (posedge sys_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rst_n)
        rom_addr <= 10'd0;
    else
        rom_addr <= rom_addr+1'b1;
end        
//实例化ROM
rom_ip rom_ip_inst
(
    .clka   (sys_clk    ),      //inoput clka
    .addra  (rom_addr   ),      //input [4:0] addra
    .douta  (rom_data   )       //output [7:0] douta
);
endmodule

2、仿真程序

`timescale 1ns / 1ps

module vtf_rom_tb;
// Inputs
reg sys_clk;
reg rst_n;


// Instantiate the Unit Under Test (UUT)
rom_test uut (
	.sys_clk	(sys_clk), 		
	.rst_n		(rst_n)
);

initial 
begin
	// Initialize Inputs
	sys_clk = 0;
	rst_n = 0;

	// Wait 100 ns for global reset to finish
	#100;
      rst_n = 1;       

 end

always #10 sys_clk = ~ sys_clk;   //20ns一个周期,产生50MHz时钟源
   
endmodule

3、仿真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出,读取的数据和上述的coe文件中的内容是一样的,说明实验成功!!!

### 如何在Vivado中加载和解析COE文件 #### COE文件概述 COE文件是一种ASCII文本文件,其头部定义了数据基数(Radix),可为2、10或16。数据以向量的形式给出,每个向量以分号结尾。Vivado能够解析这种格式,并在生成IP时将其转换成MIF格式文件,以便于行为级仿真[^2]。 #### 加载COE文件至FIR编译器 当利用Vivado中的FIR Compiler创建滤波器时,可以选择两种方法之一来指定FIR系数:一种是以“Vector”的形式直接写入;另一种则是通过“COE File”选项导入预先准备好的coe文件。如果选择了后者,则需确保所选路径下的.coe文件有效并符合预期规格[^4]。 ```python # 示例Python代码片段展示如何模拟加载过程 (请注意这并非真实的HDL代码) def load_coe_file(file_path): with open(file_path, 'r') as file: lines = file.readlines() radix_line = next((line for line in lines if "_RADIX" in line), None) data_lines = [line.strip() for line in lines if ';' in line] return { "radix": int(radix_line.split('=')[1].strip().replace(';', '')), "data": [int(data.replace(';', ''), base=16) for data in data_lines], } example_data = load_coe_file("path/to/your/file.coe") print(example_data["radix"]) # 输出基数 print(len(example_data["data"])) # 打印读取到的数据长度 ``` 此段伪代码展示了怎样从给定路径读取一个COE文件的内容,并提取其中的基数信息及具体数值列。当然,在实际环境中这些操作是由Vivado自动完成的,无需手动编写此类脚本。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耐心的小黑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