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发射管主要参数及设计建议

本文介绍了红外发射管的主要参数,包括峰值波长、正向工作电流、正向压降、发射光功率和发射角度。850nm和940nm是常见波长,分别用于监控和遥控器。设计时要考虑工作电流、压降和发射功率,避免超过极限值。发射角度的选择影响辐射范围,结构布局要确保无遮挡。外壳材料需高透红外,以保证有效发射。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红外发射管的主要参数

峰值波长

红外发射管由GaAIAs(镓、铝、砷化合物)或GaAs(镓、砷化合物)制成PN结,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后激发红外光,其光谱分布在830nm-950nm。
市面上红外发射管的波长主要有850nm、940nm。850nm的辐射强度比940nm的辐射强度高2-3倍,因此850nm的红外发射管在工作时人眼可看到红光,称为“红爆”,而940nm则无法通过人眼看到。
产商可以通过黑胶体去掩饰红爆情况,但仔细留意的话依然可以看到。
850nm的红外发射管通常用于摄像头等监控场景,而940nm的红外发射管则适用于家用电器的遥控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向工作电流、峰值工作电流

红外发射管的封装越大,则散热越好,其极限的工作电流越高,正向电流越大,红外发射管的光强越高,发射距离更远,功率也越大。
在设计过程中,其正向工作平均电流、峰值工作电流都必须小于极限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向压降、发射光功率

正向电流、温度都会影响到正向压降Vf,正向电流越高,Vf越高,温度越高,Vf越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一个常见的红外发射管电路为例,我们可知道Vf在某个电流下的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其正向压降,可以推导出其正向电流为:Ir =【 (VCC - Vf)/R】*D,D为遥控器的载波频率,为38KHz的PWM信号。由于If不同,Vf也会有不同的改变,因此还需根据Ir再查看Vf值继续做对比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射功率与正向电流成正线性,在考虑发射电流峰值的情况下,适当减小限流电阻可以增加If电流,发射功率也会随之增加。
但务必主要不能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否则容易导致器件损坏或者老化失效。

另,GaAIAs(镓、铝、砷化合物)的发光效率好于GaAs(镓、砷化合物),输出光功率更大。若需更远的距离,可以优先考虑GaAIAs材质的发射管。

发射角度

发射角度的定义为“If固定,以角度0°的发射功率为参考,功率降低至50%处的角度为发射可视角度”。插件红外发射管可视角一般小于90°,而贴片的红外发射管辐射角可以做到120°。
在布局时最大限度保证整个辐射面无遮挡,特别是贴片封装,内部结构的遮挡可能会使其发射角无法完全射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构布局及外壳建议

原则上水平面上下左右布局4个红外发射管,垂直方向布局1-2个发射管,以此确保多角度的红外接收头能够接受直射或墙面反射后的红外波。若有板子上面同时有红外接收头,则可以适当抬高一定夹角保证发射面不被遮挡。
外壳材质的透红外需做到85%以上,如玻璃、亚克力、ABS、PMMA、PC等,需关注厚度,太厚的壳体透光率越低。
一个可靠的红外遥控器,建议直线发射接受距离至少能满足8-10m,多角度至少能满足家居4-5m。


https://mp.weixin.qq.com/s/WLEXbRRunxyXJ5fphkIIEg

<think>好的,我现在要处理用户关于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或原理图的查询。首先,我需要回顾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看看是否有相关信息。用户提到了引用[1]和引用[2],其中引用[1]详细介绍了红外对射管的应用,比如人流量统计系统,当有人遮挡红外光时,接收信号变化进行计数。引用[2]则提到了原理图的下载地址,并说明红外技术应用在遥控器、安防系统等。 用户明确想查找电路图或设计原理图,所以我需要先整理出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根据常见的知识,红外发射电路通常包括红外发射管、限流电阻和驱动电路,可能使用晶体管或555定时器来产生调制信号。接收部分则需要红外接收管、信号放大电路和整形电路,比如使用运算放大器或专用接收芯片。 接下来,我需要检查用户提供的引用是否有直接可用的原理图。引用[2]提到了一个项目地址,可能包含详细的原理图,需要重点推荐。此外,引用[1]虽然没有直接提供电路图,但描述了应用场景和工作原理,可以作为补充信息。 然后,考虑用户可能的实际需求,比如是否需要基础的电路搭建步骤或者更复杂的调制解调方法。用户可能希望了解如何从零开始构建这样的电路,所以分步骤说明发射和接收电路的设计要点会比较有帮助。例如,发射部分需要调制信号以减少干扰,接收部分需要滤波和放大处理。 另外,用户可能关心元件的选择,比如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的型号,以及如何连接这些元件。需要提到限流电阻的计算,确保发射管不被烧毁,接收电路的灵敏度调整等。 最后,根据要求生成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电路设计的扩展应用、调试技巧和干扰处理等,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同时,要确保回答中正确引用提供的资料,比如在提到原理图下载时标注引用[2],在应用场景时引用[1]。 总结回答结构:先概述红外电路的基本组成,分开发射和接收部分详细说明,给出设计要点,推荐引用中的资源,最后附上相关问题。</think>### 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要点 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的核心是通过红外光信号实现非接触式检测或通信。以下是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的分步说明: --- #### **1. 红外发射电路设计** **组成模块**: - **红外发射管(IR LED)**:发射波长约$940\ \text{nm}$的红外光。 - **限流电阻**:保护发射管,阻值通过$R = \frac{V_{CC} - V_F}{I_F}$计算,其中$V_F$为发射管正向压降(通常$1.2\text{-}1.5\ \text{V}$),$I_F$为工作电流(约$20\ \text{mA}$)。 - **调制驱动电路**:常用晶体管(如$2N2222$)或$555$定时器生成$38\ \text{kHz}$方波信号,避免环境光干扰[^2]。 **示例电路**: ``` VCC → 限流电阻 → IR LED → 晶体管集电极 调制信号输入 → 晶体管基极 ``` --- #### **2.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组成模块**: - **红外接收管(光敏二极管/三极管)**:接收红外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 - **信号放大与滤波**:使用运算放大器(如$LM358$)放大微弱信号,配合$RC$滤波器滤除杂波。 - **解调电路**:若发射端使用调制,接收端需集成$38\ \text{kHz}$解调器(如$VS1838B$模块)。 **典型应用**: - 当红外光被遮挡时,接收管输出电平跳变,触发计数器(如基于单片机的逻辑)[^1]。 --- #### **3. 设计资源推荐** - **原理图下载**:引用[2]提供了一份完整的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原理图,包含元件参数与PCB布局建议,适用于遥控器、安防系统等场景。 - **调试技巧**:通过示波器观察发射端调制波形,调整接收端放大倍数以匹配信号强度。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