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线扫相机小结 第二篇

背景

上一篇中《线扫相机小结》中介绍了一些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这一篇是对上一篇的进一步补充。
会介绍线扫相机的一些调试技巧。

如何在线调试?

我们知道,线扫相机不能像面阵相机一样实时的呈现图像,只能一行行的扫描,然后积累成一幅图。
如果是这样,那么线扫调试起来将会非常麻烦,因为只有扫描之后才能看清晰度。

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先关闭掉帧触发和行触发,然后相机和物体都禁止,物体最好是黑白相间的(比如条形码)
此时线扫相机会实时显示一行数据,并不停的累计这一行数据,然后你就会看到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就可以实时的反应清晰度了,一般看黑色边缘,有两三个像素的浮动就说明清晰度差不多了。

这里给出海康相机,对应的设置代码

       /// <summary>
       /// 打开触发
       /// </summary>

       void SetLineSacanWorkMode()
       {
           if (device == null || GlobalData.Instance.myCameraEnum == MyCameraEnum.面阵)
           {
               return;
           }
           int result = MvError.MV_OK;
           //----------------打开行触发
           result = device.Parameters.SetEnumValueByString("TriggerSelector", "LineStart");
           if (result != MvError.MV_OK)
           {
               ShowErrorMsg("Set LineSacanDebug Fail!", result);
           }
           result = device.Parameters.SetEnumValueByString("TriggerMode", "On");
           if (result != MvError.MV_OK)
           {
               ShowErrorMsg("Set LineSacanDebug Fail!", result);
           }
           //行触发:触发源
           result = device.Parameters.SetEnumValueByString("TriggerSource", "FrequencyConverter");
           if (result != MvError.MV_OK)
           {
               ShowErrorMsg("Set TriggerSource Fail!", result);
           }


           //----------------打开帧触发
           result = device.Parameters.SetEnumValueByString("TriggerSelector", "FrameBurstStart");
           if (result != MvError.MV_OK)
           {
               ShowErrorMsg("Set LineSacanDebug Fail!", result);
           }

           result = device.Parameters.SetEnumValueByString("TriggerMode", "On");
           if (result != MvError.MV_OK)
           {
               ShowErrorMsg("Set LineSacanDebug Fail!", result);
           }

           //帧触发:触发源
           result = device.Parameters.SetEnumValueByString("TriggerSource", "Software");
           if (result != MvError.MV_OK)
           {
               ShowErrorMsg("Set TriggerSource Fail!", result);
           }
       }

	   //关闭触发
       void SetLineSacanDebugMode()
       {
           if (device == null || GlobalData.Instance.myCameraEnum == MyCameraEnum.面阵)
           {
               return;
           }
           int result = MvError.MV_OK;
           //----------------关闭帧触发
           result = device.Parameters.SetEnumValueByString("TriggerSelector", "FrameBurstStart");
           if (result != MvError.MV_OK)
           {
               ShowErrorMsg("Set LineSacanDebug Fail!", result);
           }
           result = device.Parameters.SetEnumValueByString("TriggerMode", "Off");
           if (result != MvError.MV_OK)
           {
               ShowErrorMsg("Set LineSacanDebug Fail!", result);
           }

           //----------------关闭行触发
           result = device.Parameters.SetEnumValueByString("TriggerSelector", "LineStart");
           if (result != MvError.MV_OK)
           {
               ShowErrorMsg("Set LineSacanDebug Fail!", result);
           }
           result = device.Parameters.SetEnumValueByString("TriggerMode", "Off");
           if (result != MvError.MV_OK)
           {
               ShowErrorMsg("Set LineSacanDebug Fail!", result);
           }
       }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先设置 TriggerSelector 是 “FrameBurstStart” 还是 “LineStart”
再设置 TriggerMode 是 “On” 还是 “Off”
先指定TriggerSelector 的类型,才知道设置的是谁的TriggerMode。 一开始就设置 TriggerMode 是不行的。 具体看上面的代码。

为啥又畸变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头和尾有明显的“拉伸”!!!
这种畸变很明显不是分频参数导致的,因为这个是局部畸变。 分频导致的是整体的畸变。

一开始找不到原因,是一开始的思维惯性,认定,是头尾畸变了(拉伸了),其实是是中间被“压缩”了,中间才是畸变的最厉害的。

我首先怀疑是速度的问题,就调慢的速度,结果发现,头尾“畸变”了(拉伸了)更多了。(其实是正常的部分更多了,应为此时处于加速阶段,速度较慢)。而由于 一开始的思维惯性,认定,是头尾畸变了。所以我就不再敢继续调慢速度。
但,实时是,需要调慢速度,让全部图片“拉伸”,而速度过快,会导致图片被压扁。

注意,这里和,分频器导致的拉伸和压扁并不一样

这个是应为,相机的成像速度(帧率)已经 跟不上 相机的移动速度(或者说是编码器的发送频率)。

相机的成像速度(帧率),一般和相机的类型有关,比如光口的成像就快,网口的成像就慢。这个是决定了相机帧率的上线。
还有就是曝光,如果曝光设置的过大,会导致成像时间变长,帧率变低。
所以,可以尝试降低曝光,来提高帧率。

不过,降低曝光可能导致图片亮度不足,此时可以加大灯光或调大光圈来弥补。

最终,为了保证图片的质量,我还是选择了降低相机的移动速度,避免相机帧率跟不上。

### GNSS 中多普勒、载波相位的概念及应用 #### 1. 多普勒效应及其在GNSS中的意义 在卫星导航系统中,载波多普勒指的是由于相对运动引起的接收到的载波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反映用户相对于卫星的速度。具体而言,当用户设备与卫星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接收端检测到的载波频率会发生偏移,该现象被称为载波多普勒效应[^1]。 #### 2. 定义及其重要性 是指从地面站到空间飞行器之间的几何路径长度加上各种误差成分的结果。它本质上是通过测量信号传输时间并乘以光速来估算的离值。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数值包含了多种因素造成的偏差,比如大气延迟、钟差等。尽管如此,在没有其他更精准数据的情况下,仍然是确定位置的关键参数之一。 #### 3. 载波相位测量的特点 相比于基于C/A码或P(Y)码测定的粗略离——即所谓的“”,载波相位提供了更为精细的位置信息。这是因为载波波长远小于扩频码周期,从而使得其对应的测精度更高。不过,使用这种方法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解决整周模糊度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确切有多少完整的波长存在于两地间。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显著提高定位准确性[^2]。 #### 4. 组合技术:相位平滑的应用 为了克服单一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工程师们开发出了结合两者优点的技术方案—相位平滑。这项技术充分利用了载波相位较高的分辨率以及易于获取的优势,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获得更加可靠且准确的位置估计。特别是对于动态环境下的快速收敛和平稳跟踪具有重要意义[^3]。 ```python def phase_smoothed_pseudorange(pseudo_range, carrier_phase): """ 计算相位平滑 参数: pseudo_range (float): 初始测量值 carrier_phase (float): 同步时间段内的累积载波相位变化 返回: float: 平滑后的 """ smoothed_value = pseudo_range + carrier_phase / wavelength return smoothed_valu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ode bea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