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B | 植物版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浙江大学李春阳教授团队揭示雌雄青杨混交林应用潜力

研究揭示了雌雄青杨性别差异如何通过互作用降低资源竞争,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提高氮循环效率。雌雄混交林可能成为改善杨树人工林生产力和生态服务的有效手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人工林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衡经济发展(木材供需)和缓解气候变暖(增加碳汇)等问题的主要实现途径。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杨树人工林面积为757万公顷,占人工乔木林面积的13%,是国家储备林5大建设区首推树种。然而,杨树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以及地力衰退的问题逐渐出现。杨树是典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对资源吸收和利用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雌性杨树需要更多资源(如水和养分)来满足生长和繁殖的要求。前期的研究发现,在环境胁迫条件下,如干旱、养分贫瘠等,雄性青杨(Populus cathayana)表现出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维持较高的光合固碳能力,体现出雌雄青杨资源吸收和利用生态位分化的现象。那么,利用雌雄青杨性别生态位分化的特点,通过构建雌雄性别混交人工林将是解决杨树人工林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等问题的创新型措施。

2024年2月Global Change Biology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论文“Male, female, and mixed-sex poplar plantations support divergent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揭示了雌雄青杨混交林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我国重要的造林物种青杨为研究材料,通过室内和野外的一系列实验,首先探索了性别互作下,雌雄青杨植株的性内与性间关系,发现雌性植株性内竞争强度高于性间关系,而性间互作增加了雌株的氮利用效率。通过分析野外青杨纯雌、纯雄以及雌雄混交林的根系分布特,发现在纯雌青杨人工林中,根系长度、面积以及细根生物量等显著低于雌雄混交人工林,增加了雌性青杨之间土壤养分的竞争强度;而在雌雄混交林中,雌雄植株根系能够可以向更深层的土壤中获取土壤养分,降低了植株间对氮资源的竞争强度。该论文的中另一个试验发现,性别互作过程导致的根系分布特征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1),并且首次揭示了青杨人工林的性别组成调控土壤氮循环相关的酶活的现象(图2),如性别混交林中的土壤有较高的净硝化速率和土壤氮含量,表明性别互作调控人工林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影响土壤氮循环过程。

该论文发现了性间互作降低生态位重叠和植株间资源竞争关系,倡导了一种新型的人工林管理措施。论文第一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郭庆学副教授,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李春阳教授。

图1 性别互作对青杨人工林土壤细菌共发生网络的影响

性别互作对青杨人工林土壤净硝化速率的影响

原文链接 ↓

https://doi.org/10.1111/gcb.17198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