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128)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牛书丽团队《Global Change Biology 》最新成果!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干旱和湿润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这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氮沉降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对于受氮沉降影响的生态系统,针对气候极端事件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应得到特别关注。这项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氮沉降与极端气候事件相互作用的理解,也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图2 N添加对总初级生产力(GPP)对极干(a)和极湿(b)事件敏感性的影响。

2024-07-21 18:42:12 471

原创 GCB | 中国森林土壤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生物地理格局

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Q10)是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参数。然而,由于我们对Q10空间异质性认识的缺乏,土壤碳-气候反馈的方向和强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解中国森林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和Q10的生物地理格局及其控制因素,因此,研究表明,下一代碳循环模型需要纳入土壤碳分解的生物地理分异特征,以提高碳-气候反馈的预测精度。本文首发于“生态学者”微信公众号!

2024-07-19 17:38:28 193

原创 Nature正刊 最新重磅!全球森林碳汇的规模、趋势、影响因素!

2023年大气CO2浓度超过了420ppm,气候变化正在接近潜在的临界点,除非采取紧急行动,否则将对未来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最具挑战性的因素之一是需要大规模的“负排放”,以弥补无法消除所有化石燃料排放的不足。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汇之一,其对CO2的吸收能力对于缓解气候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森林碳汇的稳定性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变化趋势仍存在许多未知。本研究对森林碳汇的估计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其他方法,包括大气CO2观测和反演模型、动态全球植被模型(dgvm)和质量平衡评估。

2024-07-19 17:31:21 517

原创 New Phytologist | 韩兴国/乌云娜团队:氮富集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机制—从光竞争到离子毒害的转变!

在所有(0-50 g N m-2 yr-1)(b)、低(0-10 g N m-2 yr-1)(c)和高(20-50 g N m-2 yr-1)(d)氮添加速率下,LIF0-10cm、LIF10-20cm、LIF20-30cm、H+、meqAl3+、meqMn2+对物种丰富度的相对重要性。R2表示调整后的R方。响应比的计算方法是:氮添加处理的数值除以对照处理的数值。Meta分析中光合有效辐射(PAR)(a)、光照不对称性(b)、pH 值(c)、Al3+(d)和 Mn2+(e)的响应比与氮添加速率之间的关系。

2024-07-12 23:14:20 704

原创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牛书丽团队《Global Change Biology 》最新成果!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干旱地区的扩张对生态系统的氮循环产生了深远影响。氮同位素(δ15N)的天然丰度,尤其是土壤中的δ15N,是评估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动态和氮限制的关键指标。然而,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土壤δ15N如何响应以及这些响应是否与土壤氮循环紧密相关,目前尚不清楚。通过这项研究,我们不仅对青藏高原高山生态系统的氮循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全球干旱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图2 高寒生态系统土壤δ15N值对干旱性变化的规律及其控制作用的概念图。

2024-07-11 18:03:30 332

原创 德国哥廷根大学《Nature Geoscience》最新成果!揭示热带森林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机制!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热带森林在面对气候变化和干旱压力时的生态适应能力,为未来的森林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然而,关于非洲热带森林营养限制的实验证据仍然很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称热带森林的生产力受到养分限制,这可能影响其对季节性干旱的反应(图1 养分添加对乌干达布东戈森林保护区凋落叶的影响。

2024-07-11 17:54:05 274

原创 Nature Climate Change | 气候暖化使土壤碳库易受微生物快速降解影响

整个北半球土壤有机碳总量的一半富集在北极地区,其原因是气温较低导致微生物对永久冻土带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缓慢,有利于有机碳的积累。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北极出现了明显的升温,因此形成微生物活动加剧,使得土壤有机碳大量转化为二氧化碳,产生更严重的温室效应,其生态后果常被提起,但机理一直未能厘清。永久冻土带地上、地下生态过程响应气候暖化的机理示意图。

2024-07-11 17:44:40 153

原创 中国农业大学《Nature Geoscience》最新成果!发现2010 - 2020年中国大气氮沉降下降!

Nr沉积由NHx(还原N)和NOy(氧化N)形式组成,通过湿(雨和雪)和干过程发生。中国是全球氮产量最高的国家,导致大量的氮排放在过去急剧增加,但中国近期空气污染控制和氮管理有效性的长期测量很少。由于活性氮(Nr)的输入,全球氮(N)循环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大气氮沉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加剧酸化和富营养化,污染饮用水。

2024-07-11 17:34:55 337

原创 Science正刊!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揭示全球陆地植被强烈碳吸收和周转的放射性碳证据!

然而,目前对于植被和土壤的碳交换过程及其规模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限制了我们对全球碳循环机制的理解和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性。因此,全球植物可以获得的额外的14C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生物圈吸收碳强度的工具。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性问题。植被和土壤作为地球上主要的碳库,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存储能力对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影响。这对于提高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植被碳库的稳定性和保护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2024-07-11 17:27:01 571

原创 Ecology Letters | 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正反馈机制:基于BEF-China的7年大规模实验数据

森林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如生物质生产、碳固存、气候调节、水过滤和防止土壤侵蚀。森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空前速度可能会严重损害世界森林提供基本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能力。因此,了解物种丧失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过去的二十年的研究发现物种多样化的森林通常比单一栽培的森林更多产。试验随机种植方案获得了足够的两两互作数据。此外,种植树木之间的距离相等,使我们能够充分评估所有邻近树木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产生正的多样性-生产力关系(DPRs)的基本机制仍然不清楚。

2024-07-04 17:43:18 291

原创 Nature 正刊!全球200多位研究人员基于17738个森林样地数据集发现生物多样性可以防止非本地树种的入侵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将植物物种传播到远离其原生栖息地的地区。平均而言,全球约10%的非本地物种成为入侵物种,常常给受影响地区造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后果。确定非本地植物入侵的驱动因素对于管理本地生态系统和限制入侵物种的传播至关重要。图2人为驱动对入侵发生的重要性。图3 极端温度下的环境过滤。图1 本研究数据的分布。

2024-07-01 16:57:39 833

原创 Nature Climate Change |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吴朝阳课题组发表生物多样性调控植被物候的研究成果!

SEM路径上的系数是标准化的,路径上的圆形地图表示偏相关结果的空间分布。路径箭头的粗细对应路径系数的大小,颜色表示符号,红色为正效应,蓝色为负效应。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T的气候驱动因素上,对生物多样性如何影响植被的物候响应及其潜在机制的理解仍然有限。的子图(i)–(xv)代表15个Trendy模型的结果的空间分布。,包括生长季节内的异步性以及对各种环境条件的不同适应性,促进物种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生态位分化,从而实现资源的互补利用。中,给出了正相关和负相关的总体百分比以及显著的百分比(括号中)。

2024-06-30 16:21:28 934

原创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田地关于维管植物叶片氮磷计量特征宏观格局驱动机制的理论突破!

氮和磷是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重要组分,二者的平衡关系影响植物个体的生长发育、土壤–植物间的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等重要过程。叶片氮和磷浓度及其计量关系是表征植物功能的关键性状。(全部数据已开源共享:Stocker, B. D., & Tian, D. geco-bern/leafnp_data: v1.0: Initial release (v1.0) [Data set]. Zenodo https://doi.org/10.5281/zenodo. 11071944 (2024))。

2024-06-30 16:13:21 844

原创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寇亮研究组提出树木根系“获取-防御-分解”地下反馈循环概念框架

植物在不同策略间的权衡通过介导根组织化学成分,对分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产生遗留效应,这反过来又可能影响新生根系重新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形成反馈循环。)密切相关,根系对共生真菌的依赖性越强,其化学防御越低,进而导致了更快的分解,这些权衡和遗留效应为ADD概念框架提供了初步证据。同时,在科水平上发现,根系对共生真菌的依赖性与植物进化历史有关,根系的总体进化趋势朝着对共生真菌的依赖性降低,而加强对自身根系防御投资的方向进行,从而导致更慢的养分归还(图2)。图1 根系统“获取-防御-分解”反馈循环概念框架。

2024-06-26 16:06:09 889

原创 Nature Climate Change | 气候变暖会造成未来全球干旱区面积扩张?

AI气候模式大幅高估了未来全球干旱区的扩张。EI气候模式预测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未来全球干旱区的面积几乎没有变化。

2024-06-22 01:14:52 538

原创 重磅!2024年最新影响因子(生态学/林学/土壤学/遥感/微生物/环境科学/植物科学) 收藏版!

发布了各大SCI期刊的2023年影响因子。从最新结果看,今年的影响因子继续。,其中顶刊Nature和Science均有下降,分别至50.5和44.7。领域的杂志最新影响因子(均为公众号常推送内容相关领域)。本文首发于“生态学者”微信公众号!2024年6月20日,

2024-06-22 01:04:11 661

原创 Nature正刊!亚利桑那大学博士生陈舒立一作兼通讯最新成果!揭示亚马逊雨林干旱响应的生物地理学机制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雨林,因其强大的光合作用与固碳能力,常被誉为“地球之肺”。但亚马逊河流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碳汇正在减少,因为森林砍伐和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干旱威胁着将这些森林推过崩溃的临界点。森林表现出复杂的干旱响应,在不同景观尺度上存在完全相反的响应,包括显著的正面响应(“绿度提升”)和负面响应(“绿度下降和树木死亡”)。这些响应单靠气候因子难以解释。图2 亚马逊森林对2005年干旱的反应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本文首发于“生态学者”微信公众号!图1 亚马逊森林对干旱的遥感反应。

2024-06-20 22:50:09 748

原创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Nature Geoscience》(IF=18)!揭示北方森林碳汇对干旱的响应机制!

北方森林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11%,储存了全球陆地碳储量的约三分之一。因此,它们被认为是减缓气候变化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环极寒带地区是气候变化速度最快的地区。这包括更频繁和更严重的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预计这些事件将在21世纪削弱该生物群系的C汇强度。因此,推进我们对森林C循环如何响应干旱的理解对于改进北方森林C循环-气候反馈的预测至关重要。图2 森林NEP的干旱响应及其组分通量。本文首发于“生态学者”微信公众号!本文首发于“生态学者”微信公众号!图1 干旱和对照时期的环境状况。

2024-06-19 11:57:00 252

原创 韩兴国/姜勇团队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植物根系氮素再分配的观点文章!

如果土壤中惰性有机质含量高,会促进K策略微生物,但土壤可利用性氮减少,C图中的曲线应翻转,表明随着F:B或K策略与r策略微生物比例增加,可利用性氮释放减少,但根氮再分配会增加(如虚线双向箭头);(E) 植物根氮再分配与通过竞争性根性状驱动的土壤氮吸收之间的权衡关系示意图;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河北大学韩兴国/姜勇团队提出陆地生态系统植物根系氮素再分配研究的理论框架:1)植物根氮再分配是一种保守的氮素利用策略,涉及根氮再活化以促进茎叶的生长、繁殖和其他代谢过程,但缺乏一个关于氮素在植物器官之间转化的理论框架;

2024-06-17 21:28:29 621

原创 Science | 稀土开采威胁马来西亚的生物多样性

稀土元素的开采会比其他矿物带来更大的环境危害,因为它会产生放射性的铀和钍。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蕴藏了大部分的生物多样性,并为全球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效益,同时为土著社区带来经济和文化价值。同时马来西亚具有可观的稀土矿藏,这些稀土元素是现代技术(如手机和电动马达)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减轻非法采矿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马来西亚政府应加强执法,通过惩罚非法行为来提高威慑力,就像在2023年12月,当31名涉嫌在Bintang Hijau森林保护区非法开采稀土元素的人被逮捕时所做的那样。)等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2024-06-17 21:20:13 453

原创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Nature Geoscience》(IF=18)!揭示草本植物对土壤有机碳的重要贡献!

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碳固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这个背景下,热带草原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碳固定区域。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在热带草原中种植树木,以期望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但是,热带草原中的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草本植物,因此这种做法可能会忽略草本植物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从而低估了热带草原中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本文首发于“生态学者”微信公众号!

2024-06-17 21:14:58 297

原创 GCB | 东北林业大学周旭辉团队揭示真菌共生类型对植物与土壤微生物氮吸收竞争的影响

然而,影响这一比率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分布的关键因素尚不明确。随着全球氮肥使用量的增加,了解植物与微生物在氮吸收方面的相互作用变得尤为重要。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固定(Nim)和植物氮吸收(PNU)是土壤中氮素保留的两个最关键途径。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农业实践中的氮肥管理,以及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氮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发于“生态学者”微信公众号!

2024-06-11 12:40:44 338

原创 Nature | 百年未变?博士评定机制该改改了!

然而,在获得和评估博士学位的过程中,一些重要方面却保持了惊人的不变。在一个人的指导下进行至少三年的独立学习,最终完成博士论文——通常是一篇权威的、书本长度的作品,由几位高级学术研究人员进行口头考核。在一个教学和学习中有很多基于研究创新的时代,对博士论文的评估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倒退,似乎不受有意义的改革的影响。在这里,导师在课程的中途评估学生的进步,并在学生的期末或总结性评估之前给出反馈或指导学生需要做些什么来提高。不可能有一刀切的解决方案来改善博士学位的评估方式,因为不同的学科往往有定制的需求和实践。

2024-06-11 12:32:17 645

原创 浙江大学蒋明凯研究员《Nature》正刊最新成果!揭示生态系统磷循环响应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关键机制

主持基金委“海外优青”、青年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浙江省“杰青”项目、重点项目,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探索青年科学家”等基金项目;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生产力普遍受到土壤磷元素可用性的限制,但是生态系统磷循环如何限制森林生产力,进而限制其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背景下的碳汇潜力,仍存在一定研究不足,而该不确定性是地球系统模式预测未来陆地-大气碳循环反馈的关键瓶颈之一。欢迎有较强数据分析能力的科研人员加入课题组。研究团队包括了中国、澳大利亚、瑞士、挪威、西班牙、荷兰、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科研人员。

2024-06-08 11:27:22 820

原创 GCB | 全球草地和森林土壤呼吸对降水量变化的不对称响应

全球变化导致地球水文循环的强化放大了降水的年际变化,这将显著影响陆地碳(C)循环。然而,在极端降水变化情况下,先前观测到的土壤呼吸(Rs)和降水之间的关系是否仍然适用,目前仍不清楚。本文首发于“生态学者”微信公众号!

2024-06-08 01:06:05 429

原创 GCB | 基于36年5个生态系统观测数据发现表层土壤深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对全球粮食安全和促进碳固存至关重要,但生产力受到气候变化以及火灾、干旱、洪水、霜冻频率增加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压力。了解控制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变异的不同因素和机制,为维持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和增强生态系统恢复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土壤是陆地碳、养分和生物群的主要储存库,是植物生长和全球生态系统繁荣的核心栖息地。目标是解决以下问题:(1)表土深度与GPP的关系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是否一致(例如,自然生态系统与管理生态系统)?(4)表层土壤深度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有多大影响?

2024-06-03 01:55:50 776

原创 柏林自由大学研究团队《Ecology Letters 》揭示AMF在植物对全球变化响应的作用

鉴于植物不仅控制着从大气进入陆地生态系统的碳(C)通量(如光合作用),而且还是陆地碳储库之一(如植物生物量),它们在全球碳循环和碳-气候反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和预测AMF在植物对全球变化因子(GCFs)的响应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的响应反过来会加剧或改善全球变化,从而影响气候变化的未来轨迹。全球环境变化正在影响陆生植物生长。植物已经进化出各种策略来应对这些挑战,其中之一是与丛枝菌根真菌(AMF)形成共生关系(高达80%的陆生植物物种)。

2024-06-02 04:34:37 483

原创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Ecology Letters 》揭示植物如何改变其物候以响应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驱动因素引起的植物物候变化对物种组成、植被碳吸收和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有重大影响。因此,了解植物如何改变其物候以响应全球变化将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的生态系统动态。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多种环境因子同时发生变化,包括气候变暖、降水模式改变、氮沉降增加和大气CO2升高。这些变化预计会影响植物生命周期事件的季节时序—植物物候。图2 全球变化驱动因素对(a)叶片脱落时间、(b)首次开花时间、(c)结果时间和(d)叶片着色时间的影响。图3 变暖和其他全球变化驱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

2024-06-02 04:14:51 311

原创 兰州大学吴纪华教授团队最新Nature Communications(IF=18)!揭示生物多样性有助于草地群落抵御植物入侵

然而,尚不清楚这种多样性-入侵关系在环境变化下是否成立。生物多样性通常有助于社区抵御入侵。

2024-05-30 01:44:48 429

原创 云南大学程晓莉团队《Global Change Biology 》最新成果!揭示全球土壤氮循环中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

土壤氮循环是陆地生物地球化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但控制它的机制尚不清楚。土壤稳定N同位素特征(δ15N)反映土壤N投入产出平衡,较高的δ15N值表明更开放(泄漏)的氮循环,较低的δ15N值表明更封闭(保守)的氮循环。微生物和酶的活动依赖于温度和湿度,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气候(温度和降水)主要控制土壤的δ15N和N循环,一些经验证据支持这一观点。然而,基于此类经验证据的气候驱动模式只能解释观测到的全球土壤δ15N变化的有限部分。

2024-05-30 01:31:41 415

原创 Nature 正刊!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团队在研究全球河流和溪流的甲烷排放中取得新进展

甲烷(CH4)是一种强有力的温室气体,自工业革命以来,其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了两倍。有证据表明,全球变暖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 CH4 排放,为全球气候提供了积极的反馈。然而,对于河流和溪流来说,甲烷排放的控制和数量仍然非常不确定。图. 全球河流和溪流中CH4的格局。

2024-05-28 20:53:27 346

原创 Ecology Letters 最新方法文章 | 将生物多样性对生产力的影响划分为密度和大小两个分量

将生物多样性的净效应、互补性和选择效应划分为反映多样性引起的植物密度和大小变化的附加成分的方程。

2024-05-20 17:44:39 256

原创 中科院地理所牛书丽团队《Nature Plants 》最新成果!发现植物高度是固碳和生态系统对变暖响应的重要指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正在推动世界范围内不同性状植物物种组成的变化,特别是在寒冷和高海拔地区。然而,由于难以将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生态系统功能的机制联系起来,气候变暖引起的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碳(C)循环的生态影响尚不清楚。植物功能性状直接反映了植物的生态策略,与生态系统功能密切相关,不受物种组成的分类差异的影响。因此,性状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理解,并为气候变化下植被调节生态系统C循环的作用提供了共同的机制基础。图1 增温条件下植物群落加权高度和组成的变化。

2024-05-19 00:49:27 653

原创 Nature 综述(IF=88):微生物群落和土壤性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消耗日益严重,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然而,当前研究领域存在一个问题,即在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同时,忽略了微生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如何通过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制来改变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的构成。

2024-05-14 01:53:11 518

原创 北京大学华方圆团队《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最新成果!发现生态过滤塑造生物多样性对农业毁林的响应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这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农业毁林对不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影响却存在巨大的差异。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农业系统的景观特征和管理制度,忽略了生态过滤在通过选择功能性状来塑造大地理尺度上现存物种组合的森林砍伐耐受性方面的潜在关键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态过滤对农业毁林对物种群落的影响。图2 鸟类群落对农业毁林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图1 本研究数据点分布图。

2024-05-08 23:25:31 405

原创 PNAS Nexus | 北方植被生态系统展叶期对自然升温和降温的非对称响应

区域降温在全球升温停滞期(1998-2012年)被观测到,但是它对植被春季转绿(日期和生产力)的影响并不清楚。基于地面观测和遥感数据,发现植被春季转绿对温度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对自然降温的响应相对更大。预测表明,非对称响应可能转变为对升温响应更大,导致植被-气候反馈的不确定性增大。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921001)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5、2019QZKK0603)的支持。但是,由于自然降温研究缺乏,阻碍了人们对植被响应气候变化的理解。

2024-05-06 16:19:10 1103

原创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主要理论和假说

(7) 相对重吸收假说(Relative Resorption Hypothesis) (Han et al., 2013): 植物在落叶前倾向于吸收更多比例的限制性元 素, N、P的相对重吸收效率与养分限制类型密切相关, 当N重吸收效率大于P重吸收效率时, 指示该植物可能为N限 制, 反之亦然。(1) 生长速率假说(Growth Rate Hypothesis) (Sterner & Elser, 2002): 随生长速率增加, 植物N:P和C:P呈降低趋势, 而P 含量呈增加趋势。

2024-05-05 17:00:11 791

原创 重要综述!全文翻译!宫鹏教授、陈镜明教授、梁顺林教授等《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3年,由宫鹏教授、陈镜明教授和梁顺林教授等联合发表了一篇《Nature Climate Change》综述文章,其主题是卫星遥感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研究。(已被引510次,来源谷歌学术)。卫星遥感方式对于气象问题、大气、陆地和海洋的时空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遥感,可以弥补气候模型,增加对气象的观测。遥感,也可以研究海平面升高的空间变化。遥感,具有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共同的作用。然而,短期的气候变化和不确定性,仍然对于长期气候变量观测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卫星和遥感允许对大气状态和过程的观测。比如

2024-05-04 21:26:21 898

原创 GCB | 陆地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上官周平研究员团队在陆地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04-30 22:51:16 1116

转载 北京大学朴世龙院士团队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岳超教授团队发表我国未来植树造林及其碳汇路径最新研究

植树造林或森林恢复是增加陆地碳汇、减缓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在国家“碳中和”战略中起重要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及其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造林面积,这也是以往研究的重点。然而,过去大多数研究聚焦于评估森林在经过几个世纪的生长后达到成熟林时的碳储量大小,而忽略了中短期植树造林及碳汇时间路径对“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贡献。此外,造林树种的选择影响造林工程的成败及其碳汇收益大小,但很少有研究在评估造林增汇潜力时考虑合适的树种选择。图2.中国现存森林及未来新造森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及碳汇变化预估。

2024-04-30 15:51:47 51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