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的起跑线


在这个充满竞争性的社会,每个人都拼尽全力站在人前,想成为人上人,因此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特别关注着起点,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却没看到真正起点究竟在哪里,自认为起点就是动物本能感受到的那个点。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无数家长时刻绷紧的心弦,应该也是撑起学区房价格的底层逻辑。家长为了孩子能考上知名大学,需要先读有较高升学率的高中,高中入学门槛大多数也是成绩,因此需要先进入高升学率的初中,一般初中和小学作为一体式的9年义务教育,不以成绩而是以身份作为入学门槛,因此家长格外关注孩子的小学学位。

国内中小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还属于普适性课程学习,成人前的学习,一方面需要学习和掌握,作为人类立足于社会需要的基本认知,另一方面也是需要学习和了解,作为同一个民族的共同认知,因此,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在学校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家长为了让孩子多一技能傍身,或者在校外补充校内的学习内容,就需要在学校外面努力,也许这就是各类辅导班、兴趣班盛行的底层逻辑,国内都有多家辅导班把生意做上市了,可见家长的决心。

除了中小学阶段,辅导班和兴趣班的学习,其实家长的内卷从刚出生,甚至胎教已经开始了。很多新生妈妈从孩子出身就开始焦虑。尤其,当孩子没有完全按照,很多老人传下来的习语进行生长发育,或者自己想象的速度学习成长的时候。比如孩子满4个月的当天还不会翻身的时候,就因为有三翻四坐的习语感到无比焦虑;比如孩子2-3岁时候开始学习生活中的各项技能,因为教了几遍还是分不清颜色,就开始担心是孩子眼睛问题还是智商问题。

马拉松的起跑线

跑过马拉松的朋友应该都有感受,起点的冲刺并不一定能带来正向的效果,除非目的就是起跑线的冲刺,否则,可能会因为在起点的冲刺浪费体力,导致之后的路上不够体能完成后面的比赛。即使是奔着奖牌去的顶级的高手,也鲜有在起跑点就开始冲刺,只是顶级高手的正常速度,相对普通人来讲像似在冲刺。

人生就像马拉松,究竟是像在哪里,自认为有两点,一方面,是起点之后还有非常长的路,路上会遇到很多人,也会经历一路上的起起伏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适应,但一旦超出自己的体能限制,后面将会越来越辛苦;另一方面,马拉松路上是每个人自己的修行,不需要跟别人比,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目标都不一样,有的人每天10公里,月跑量超过300公里,而有的人平时不运动,临时抱佛脚的月跑量不到10公里。

我们以为马拉松起点是起跑线的空间位置,其实马拉松的真正起点是每个人的身体条件,而马拉松的起跑点只是一把尺子的开端,由于赛前的准备不同,每个人开跑前的起点并不相同,只是起跑的位置相同;同样的道理,我们以为的人生起点是出生的时间位置,其实真正的起点是来自每个人身后的条件,过分追求自以为的起点,反而可能会因为认知错误,让自己迷失在追求错误目标的路上。

输赢观

当然,不是说起点不重要,只是不应该把过多精力放在起点,否则,之后就会没有什么带宽和认知,来关注后续的精彩世界,毕竟起点之后才是最主要的时间,那里还将面对很多人和事,教会孩子处理之后遇到的喜怒哀乐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同样,不论未来世界如何变化,总有不变的事务发展规律,也许本身并没有输赢,毕竟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追求,作为父母该做的也许并非帮孩子设置起点和终点,毕竟从时间和空间来讲,我们都没法代替他们。一方面,未来的世界,孩子能看到的精彩可能远超家长的认知;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跟别人对比的输赢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放羊郎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