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54 概念讲解<第一课 IT和OT>》

1 基本概念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指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企业中的各个应用系统,包括ERP、MES、EAM、OA等,分布部署在不同的网络层级。除了应用系统,还有计算机,服务器等等,总之就是企业的网络架构的相关技术和硬件。

OT:Operational Technology的缩写,指操作层面的技术,比如运营技术;主要指管理生产车间的硬件和软件,包括PLC、SCADA、网关、机器人等等。OT主要分为设备层、控制层、网络层。

2 工业网络

现代工业网络主要呈“两层三级”状,都依附于工控系统。“两层”即“IT层”和“OT层”,“三级”即工厂级、车间级、现场级。其中,IT层覆盖工厂级,OT层覆盖车间级和现场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OT层作用

◉数据采集:指通过在线的传感器等设备对被测对象进行自动采集数字或模拟信号,并传送到DCS、PLC、SCADA、仪表等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全部的数据采集系统包含了传感器、通讯接口,以及信号处理设备等。

◉设备维修与维护:指为保持、恢复以及提升设备技术状态进行的技术活动,按事先规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的技术管理措施。包括事后维修、预测性维护等。

◉远程监测与控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的方式,通过计算机系统对远程的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的数据采集与视频监控,并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对设备的启停、运转速度等运行状态的控制。

4 区别

IT技术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业务处理、数据分析等领域。比如制造业中IT用于生产计划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OT技术主要应用于现场运营控制、设备监控、数据采集等领域。比如制造业中OT主要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设备的监控和维护等方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IT 和OT融合

将 OT 和 IT 分开是工业4.0之前的思维方式。

● 数据融合:将二者数据进行整合,做大数据分析,能够打破数据孤岛,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安装、运维到服务的所有环节都被打通,管理智能化,提高经营决策效率。

●生产高效:通过IT技术对OT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优化,使产出最大化。

● 优化服务:实现对产品生产的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 设备优化:对车间设备进行性能监控和预测性维护,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生产性能最优化。
● 大大减少生产耗费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6 IT和OT融合的条件

  1. 识别、验证和连接所有设备和机器
    无论是在企业内还是在工厂现场,都应该确认,统一接入标准,只有兼容的的设备和系统才可以通信。既可以减少黑客攻击、又可以减少对任何系统或机器的不受控风险。

  2. 安全性
    加密设备之间的所有通信,将确保中继数据的保密性。

  3. 数据完整性
    确保从这些系统生成的数据的完整性,是一个高度优先事项。如果数据不准确,任何解析都是毫无价值的。启用软硬件远程固件升级等将有助于确保它们的完整性。

7 感谢

本文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64607968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Ealser

坚持免费。使命普及。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