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个简短的对话出现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19年深圳技术雷达峰会后主会场外的某个阴暗的角落……
“你觉得我对中台的「企业级能力复用平台」这个定义咋样?” 我沾沾自喜,满怀期待地问到。
“没有说到点子上,不解决实际问题。” 徐昊此时就斜靠在我旁边的桌子上,磕绊儿都没打一下,一上来就给我浇了一盆凉水,还是零下的那种。
“嗯……” 我假装沉思,其实是需要稳定一下此时复杂的情绪。
“那要是让你给中台下个定义,你会怎么整?” 我守住了阵脚,开始反击。
“Platform as a Product” 徐昊答到,又是磕绊儿都不打一下,一点情面都不留。
……
这段对话最终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直到会务把我们靠着的桌子拆了,才被迫结束。
对了,介绍一下,徐昊就是ThoughtWorks中国区的CTO,也是两年前第一个跟我提起“中台”概念的人,同样是他引导我开始用Pace-Layered Application Strategy和Business Operating Model去思考中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这次,也一样。
这段对话过去后的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和回味这次对话的内容。本篇就尝试将这段时间的思考落笔成文,从中台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出发,将视角提升到组织层面,看看为什么说以“Platform as a Product”的思路来开展中台建设是有价值的。
中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之前的文章我一直围绕在“为什么建中台”、以及“中台到底是什么” 这些偏抽象的问题上。
但是接触的中台场景越多,就越发现其实每家企业建设中台的目的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大面上就能分成:内部研发效能提升、资源整合、新零售、全周期、全渠道、开放银行、多品牌战略、全球化战略、产业互联、构建商业生态等等等等。
中台这个概念,随着市场的炒作,越来越像一个个“许愿池”,承载了每家企业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但理想总是很丰满,而现实总是很骨感。
当我们真正下定决心,捋起袖子加油干,尝试真正去推动中台落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通往美好远方的是条布满荆棘之路:
- 中台的建设经费从哪里来?中台团队的人从哪里来?谁应该为中台的建设买单?
- 中台的建设效果如何来体现?谁来验收谁来评价?
- 我们说中台是企业级,要支撑多个前台团队,那四面八方的需求涌进来,会不会出现拥堵和排期?如何处理排序需求?
- 如果不同的前台团队的需求出现矛盾和冲突,中台如何处理?都是金主,以谁为主?
- 前台与中台的职责怎么划分?
- 前台不配合中台团队怎么办?
- 前台提的需求不合理怎么办?
- ……
问题还有很多,但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些常见的问题大多与技术无关,而多是出现在组织的边界上。中台的建设既然是“企业级”,必然会涉及到组织的调整,甚至是组织的重新划分以及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这些都早已超出了技术能解决的范畴。
说实话,近两三年我也算参与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中台建设。大多时候,作为一名外部顾问和咨询师,一直是想方设法绕过组织这座大山,回归到我熟悉的技术领域,尝试用技术的方式去解决碰到的所有问题,但神奇的是组织的大山总会在中台建设的某个关键阶段,像海市蜃楼一样突然出现在面前,阻挡在前进的路上,绕也绕不开。
甚至,我都有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组织可能不是中台建设的阻碍,而恰恰是中台建设的本质。
既然绕不过去,那就跨过它!
为什么中台建设需要关注组织架构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向推演:一个是自上而下,一个是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组织重构是战略落地的必经之路
我在上一篇文章(白话中台战略-3:中台的定义)中就提到过,中台就是「企业级能力复用平台」,“企业级”就意味着中台规划是属于公司战略的一部分,是需要自上而下做顶层设计的。
而战略的落地,往往就是靠组织的调整来实现的。
美国的管理大师钱德勒就表达过组织结构从属于战略的观点,即“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变量,一个变量是企业正确的战略,另一个变量,就是企业的组织结构。这两个变量之间,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保证前者的落地实现。”
马云也曾在湖畔大学的分享《使命、愿景、价值观、组织、人才、KPI》中提到过:“战略最后的本事不是你设计了多好一个Plan,而是你落实到了什么样的组织,谁来干,考核指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