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的整流功能
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使电容只能单端充电,且二极管有压降,会导致电容电压与电源电压相差0.7v后因为没有放电损耗而保持平稳。后再进行一次循环,电压继续的上升最后达到与电压最大值相差0.7v后保持平稳。成功的进行交流变直流电压
全波整理工作原理
蓝色线为电容电压:红色线为电源电压:绿色线为电阻电压
全波整流的功能与作用大体上和半波整流没有区别,但是电容俩端电压始终与电源电压保持1.4v的压降。跟随着电源电压的变化。但具体的原理还是不够了解。等日后再进行深入了解吧。
问题?
同样的模型,只是下面的是俩个二极管但是所跟随的电容波形确实不一样的这个问题是在哪?欢迎大佬给出解答?
二极管的钳位功能解析及实际应用案例
一、钳位功能的核心原理
钳位(Clamping)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电路中的信号电压限制在特定范围内。其本质是通过二极管的导通特性,为信号提供一个“电压门槛”,当信号超过或低于该门槛时,二极管会导通或截止,从而将电压“钳”在预设的电平上。
关键特性:
- 正向导通:当二极管阳极电压高于阴极电压且超过其正向压降(硅管约0.7V,肖特基管约0.4V)时,二极管导通,两端电压被限制在压降值附近。
- 反向截止:当阴极电压高于阳极电压时,二极管截止,相当于开路,信号电压不受影响。
二、典型钳位电路及作用
1. 基本钳位电路
- 零电平钳位:
- 电路结构:二极管阴极接地,阳极接信号输入端。
- 功能:
- 当输入信号电压 > 0.7V时,二极管导通,将信号拉低至地电位(忽略压降)。
- 当输入信号电压 < 0.7V时,二极管截止,信号保持原值。
- 应用场景:保护电路免受过高电压冲击,如GPIO引脚的静电防护。
2. 偏置钳位电路
- 电路结构:在基本电路中加入直流偏置电源。
- 功能:
- 通过偏置电压抬升或降低钳位电平。
- 例如:偏置电压为+5V时,钳位电平为5V + 0.7V = 5.7V。
- 应用场景:需要精确控制信号电平的场景,如传感器接口电路。
3. 双向钳位电路
- 电路结构:两个反向串联的二极管。
- 功能:
- 当输入电压过高时,上方二极管导通,钳位至高电平(如VDD + 0.7V)。
- 当输入电压过低时,下方二极管导通,钳位至低电平(如GND - 0.7V)。
- 应用场景:GPIO引脚保护、ADC输入限幅。
问题:具体的双向钳位电路不太了解,等遇到了具体再去分析分析?
二极管的最大反向电压(反向击穿电压)详解
一、定义与核心作用
最大反向电压(Peak Inverse Voltage, PIV)是二极管在反向偏置条件下能够承受的最高电压值。当反向电压超过此阈值时,二极管的PN结会发生击穿,导致电流急剧增加,可能永久损坏器件。
核心作用:
- 保护电路:确保二极管在反向电压下不击穿,避免电路短路或器件损坏。
- 设计依据:为电路设计提供关键参数,确保二极管在额定工作范围内可靠运行。
二、数值范围与典型值
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因类型、材料和结构而异:
二极管类型 | 反向击穿电压范围 | 典型应用场景 |
---|---|---|
点接触型二极管 | 数百伏至数千伏 | 高频、小电流整流或检波 |
面接触型二极管 | 数十伏至数百伏 | 低频、大电流整流 |
硅整流二极管 | 50V至数千伏 | 电源整流、高电压保护 |
肖特基二极管 | 20V至200V | 低压、高频开关电路 |
齐纳二极管 | 几伏至几百伏 | 电压稳压、过电压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