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动开发
文章平均质量分 87
源代码分析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V4L2的面试情况
在嵌入式项目中,我使用 V4L2 实现了 1080p@30fps 的 H.264 视频采集,通过 DMABUF 将数据直接传递给 VPU 编码器,减少了 CPU 拷贝开销。V4L2 是 Linux 内核中用于视频设备(如摄像头、采集卡)的驱动框架,提供统一的用户空间 API 来控制设备并传输视频数据。• 视频流采集(支持多种格式:YUV、RGB、MJPEG、H.264 等)。:减少内存拷贝(使用 MMAP/DMABUF),调整缓冲区数量。:内核分配内存,用户空间映射(高效,无内存拷贝)。原创 2025-04-06 15:53:28 · 714 阅读 · 0 评论 -
ARM平台下GPU的使用,闭源驱动和特定Linux的版本的编译内核
若硬件厂商未及时更新驱动(如仅支持旧版内核),社区需自行通过DKMS(Dynamic Kernel Module Support)或补丁绕过兼容性问题,但成功率有限。:若闭源驱动基于Linux 5.10开发,而OpenELEC升级到5.15,驱动模块可能因符号(Symbol)不匹配导致加载失败,需重新适配。闭源模块可能依赖特定的内核编译选项(如内存管理、调试开关),若构建系统的内核配置与驱动预期不符,会引发兼容性问题。若硬件厂商提供持续维护的闭源驱动(如树莓派的VideoCore驱动),集成难度可控。原创 2025-04-06 14:35:45 · 651 阅读 · 0 评论 -
coreboot的介绍
coreboot 是一个开源的轻量级固件,用于替代传统的 BIOS/UEFI,其启动流程主要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负责不同的初始化任务。• 生成 ACPI 表(如 DSDT、SSDT)或设备树(Device Tree,用于 ARM 架构)。:如 GRUB、SeaBIOS(用于启动传统 BIOS 系统或 UEFI 环境)。:如 Tianocore(UEFI 实现)、U-Boot(ARM 平台)。• 传递硬件信息(如 ACPI 表、内存映射)给操作系统。:初始化内存(DRAM),为后续阶段提供运行环境。原创 2025-04-05 01:01:42 · 838 阅读 · 0 评论 -
Linux的功能和分类
实际开发中需结合硬件手册(如芯片Datasheet)和内核API文档,逐步掌握从简单设备到复杂系统的驱动实现。)遵循GPL协议,闭源驱动(如NVIDIA专有驱动)通常以二进制形式提供。• 实现内存映射(MMAP)、DMA(直接内存访问)等高效数据传输机制。文件描述硬件资源(如内存映射、中断号),驱动通过解析设备树获取配置信息。• 响应硬件中断(如数据到达、错误通知),执行快速处理逻辑。• 例如:USB设备插入时触发中断,驱动加载并注册设备。• 例如:部分数据采集卡驱动、自定义FPGA设备驱动。原创 2025-04-04 19:34:48 · 820 阅读 · 0 评论 -
中断的问题
一、中断的核心原理中断的分类•硬件中断:由外部设备触发(如键盘、网卡)。◦可屏蔽中断:可通过CPU的IF标志屏蔽(如clisti指令)。◦不可屏蔽中断(NMI):必须立即处理(如硬件故障)。•软件中断:由程序主动触发(如系统调用int 0x80中断处理流程中断触发:硬件/软件发送中断信号到CPU。保存上下文:CPU保存当前寄存器状态(压栈)。跳转至ISR:根据中断向量表找到中断处理函数(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执行ISR。原创 2025-04-04 17:54:51 · 730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工程师常问的问题
• 模式0:CPOL=0, CPHA=0(上升沿采样);模式3:CPOL=1, CPHA=1(下降沿采样)等。• Bootloader设计、固件校验(如CRC/MD5)、双区备份(A/B分区)。• 使用调试器(如JTAG)查看堆栈、检查断点;• 查找参考设计、参考开源项目、咨询社区(如Stack Overflow)。• 确保动态分配(malloc)后释放(free);• 考察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专用计算机系统、资源受限、实时性要求等)。• 使用互斥量、关中断、原子操作(如ARM的LDREX/STREX)。原创 2025-03-30 00:51:50 · 990 阅读 · 0 评论 -
I2C和SPI的时序图
I2C 和 SPI 是两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它们的时序图反映了数据传输的规则和信号变化。每传输完 8 位数据后,接收方在第 9 个时钟周期拉低 SDA(ACK),否则保持高电平(NACK)。数据在 SCK 的边沿(上升沿或下降沿)被采样,具体由 CPHA 决定。SCL 为高电平时,SDA 从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类似“拉低”动作)。SCL 为高电平时,SDA 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类似“释放”动作)。• SCL 为高电平时,SDA 必须保持稳定(数据采样)。:数据在时钟的第一个边沿(上升沿或下降沿)采样;原创 2025-03-30 00:42:27 · 949 阅读 · 0 评论 -
编写PCIE的驱动功能的、和其他的驱动还是很像的
编写PCIe驱动需要深入理解Linux内核的设备驱动模型、硬件寄存器操作以及中断和DMA管理。通过理解上述框架并结合硬件手册(如PCIe设备的寄存器定义),即可逐步实现完整的PCIe驱动。建议参考内核源码中的实例(如。原创 2025-03-28 16:21:02 · 429 阅读 · 0 评论 -
ARM内核的交叉编译
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决在x86系统上交叉编译ARM架构Linux内核的问题。用户已经提供了详细的搜索结果,我需要根据这些结果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步骤指南,并正确引用来源。首先,我需要回顾提供的搜索结果,找到相关的编译步骤。搜索结果中的网页[1]、[3]、[4]、[5]、[7]、[10]都提到了交叉编译的步骤,但具体细节可能有所不同。我需要综合这些信息,确保步骤全面且正确。网页[1]提到获取内核源码、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配置内核、编译内核等步骤。原创 2025-03-26 15:43:38 · 890 阅读 · 0 评论 -
Linux实时性补丁
Xenomai 在 Linux 内核之上运行一个独立的实时微内核(Cobalt),通过“组件隔离”实现硬实时性能,无需修改 Linux 内核本身。(Hard Real-Time)任务,确保任务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内完成(如 Xenomai 的“微内核”架构)。),几乎所有代码路径(包括锁、中断处理)都可被高优先级任务抢占,极大降低调度延迟。• 避免内存页交换(Swap)和透明大页(THP),减少内存访问的不确定性。:将中断处理分为顶半部(硬件中断)和底半部(内核线程),允许中断处理被抢占。原创 2025-03-26 14:10:37 · 1053 阅读 · 0 评论 -
EEVDF论文和要点简析
论文英文链接: https://citeseerx.ist.psu.edu/document?白话说明EEVDF的实现机制:重点讲清楚 和 是怎么算的。原创 2025-03-26 14:09:13 · 786 阅读 · 0 评论 -
从cubic到bbr的演进(一)
1980年代TCP协议的设计植根于当时独特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在互联网雏形阶段,网络拓扑呈现显著的树状结构,主机通过低速串行线路(典型带宽56Kbps)连接至中心节点。这种架构下,端到端路径的瓶颈链路通常由调制解调器或卫星链路构成,其固有特性形成了三个基本设计前提:•:广域网链路误码率高达10-3,丢包主要源于物理层错误•:往返时延(RTT)集中在传输层协议栈处理(约100-500ms)•:路由器内存以KB为单位,队列管理采用静态固定尺寸策略。原创 2025-03-26 14:05:33 · 904 阅读 · 0 评论 -
eBPF和虚拟化安全
eBPF(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是一种革命性的内核级编程技术,最初设计用于高效网络包过滤(如tcpdump中的BPF),后经过扩展演变为通用内核可编程框架。其核心思想是允许用户在不修改内核源码、不重启系统的前提下,将自定义程序安全地注入内核或用户态进程,实时处理数据并执行逻辑。技术原理eBPF基于虚拟机(VM)实现,用户编写的程序通过LLVM等工具编译为字节码,由内核验证器确保其安全性(如无死循环、内存安全)后,通过JIT编译器转换为机器码运行。原创 2025-03-25 14:45:51 · 1219 阅读 · 0 评论 -
检测内存越界
同时,可能会用特定的字节模式填充已释放的内存,以便在后续访问时更容易发现悬空指针的问题。用户的问题中提到的是SLAB,所以可能需要确认他们使用的是较旧的内核版本,还是明确需要使用SLAB分配器的情况。用户可能之前在学习操作系统稳定性问题,比如OOM和soft lockup,现在转向具体的内核配置选项,说明他们可能在实践中遇到了内存相关的问题,或者想深入了解内核调试工具。需要确保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过于技术化,同时覆盖用户可能的深层需求,比如调试内存问题的方法和工具链的其他相关选项。原创 2025-03-25 14:02:59 · 688 阅读 · 0 评论 -
crash检测内核崩溃的原因
使用工具分析 Linux 内核转储文件(vmcore)是一种常见的调试内核崩溃的方法。原创 2025-03-25 13:48:54 · 527 阅读 · 0 评论 -
Yocto 定义Uboot的启动流程
首先,关于U-Boot的配置。然后,需要提到如何修改启动参数,比如bootargs和bootcmd,可能通过环境文件或bbappend中的配置。可能用户是刚开始接触Yocto,所以需要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必要时给出参考链接或文档。好的,用户现在问的是如何配置U-Boot的启动流程以及如何编写外部内核模块的Yocto配方。可能用户需要更多的实践,所以建议他们从简单的修改开始,逐步深入。在 Yocto 中定制 U-Boot 的启动流程,通常涉及修改 U-Boot 的配置、环境变量或设备树。原创 2025-03-25 13:25:52 · 465 阅读 · 0 评论 -
C++和C在嵌入式中的应用
不过,网页1、2、3、4、6、9都指出C++在嵌入式中的优势,比如高效性、面向对象特性、跨平台支持等。还需要综合各个网页的信息,比如C++的优势如面向对象(网页1、2、5)、高效性(网页1、3、6)、跨平台(网页1、6),以及应用场景如大型项目(网页1)、硬件驱动(网页9)、实时系统(网页3)。总结起来,回答的结构应该是先说明C和C++在嵌入式中的现状,然后分析C++的优势和应用场景,接着解释面试中问C++的原因,最后给出建议。嵌入式开发中,C语言是基石,而C++是应对复杂性和维护性需求的扩展工具。原创 2025-03-25 08:58:32 · 572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寄存器用法和定义-驱动开发内核开发固件开发
首先,用户可能已经知道寄存器分析在固件开发中的重要性,但现在需要具体的方法。他可能是一个刚入门的开发者,或者是刚开始接触底层开发的人,所以需要详细但易懂的步骤。另外,用户可能没有实际接触过硬件调试工具,比如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这部分需要简要介绍,但也要提到替代方法,比如模拟器或日志输出,方便没有硬件设备的用户进行学习。测试和调试部分,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验证寄存器设置是否正确,比如通过读取寄存器的值或观察硬件行为的变化。最后,总结关键点,帮助用户整理思路,强调文档、工具、社区和测试的重要性。原创 2025-03-24 11:20:19 · 1000 阅读 · 0 评论 -
coreboot、linuxboot。canoeboot,硬件寄存器,固件开发
固件开发和硬件寄存器原创 2025-03-24 11:15:30 · 423 阅读 · 0 评论 -
74HC595的使用
通过上述配置,单个74HC595可实现8路独立控制,典型应用包括LED阵列、数码管驱动、多路继电器控制等。如需进一步扩展,可参考级联方案。ESP32和74HC595必须使用相同的逻辑电压(3.3V),否则可能损坏芯片。使用Saleae或PulseView抓取SPI时序,验证数据是否正确。原创 2025-03-21 17:41:07 · 1024 阅读 · 0 评论 -
Linux内核分析和中断分析
•。原创 2025-03-21 17:21:06 · 665 阅读 · 0 评论 -
Xanmod优化改进
用户提到的“优化改进的地方”可能涉及多个方面,比如CPU调度、文件系统、网络堆栈、硬件支持等。我应该列举Xanmod在这些方面的改进,并举例说明,比如使用BORE调度器替代CFS,或启用BBRv3拥塞控制算法。总结下来,我需要提供一个结构化的写作框架,涵盖Xanmod的各个优化方面,指导用户如何收集资料、分析内容,并组织成一篇有深度的技术文章。通过以上结构化分析,您可以深入解剖Xanmod的技术创新点,结合实证数据与场景化案例,最终产出一篇兼具技术深度和可读性的优质分析文章。原创 2025-03-21 15:26:41 · 750 阅读 · 0 评论 -
PCIE设备的源码实现
通过以上项目和代码实践,可以逐步掌握PCIe设备模拟的核心技术。建议从简单的edu设备开始,逐步过渡到NVMe等复杂设备,同时结合PCIe协议文档(重点阅读Capability Structures和Configuration Space章节)进行对照学习。原创 2025-03-20 13:47:25 · 60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