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规划算法:基于协作搜索优化的路径规划算法- 附代码

路径规划算法:基于协作搜索优化的路径规划算法- 附代码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协作搜索算法来进行路径规划。

1.算法原理

协作搜索算法原理请参考:https://blog.csdn.net/u011835903/article/details/128482359

1.1 环境设定

在移动机器人的路径优化中,每个优化算法的解代表机器人的一条运动路径。优化算法会通过优化计算在众多路径中找出一条最优路径。
优化算法的设定必须和机器人运动环境模型相对应。不失一般性,假设在用栅格法对机器人运动环境建模后得出的结果是 m×n 的矩形区域,坐标值从 1 开始,如图1 。其中坐标原点栅格代表机器人的初始位置,坐标 (m,n)对应的栅格代表机器人的移动目标位置。优化算法设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确定优化算法的数学表达形式,在这里这个问题转化为用一个向量表示机器人的移动路径。经过分析发现,尽管栅格法建立的模型对空间进行了离散化,但本质上机器人的移动路径依然是连续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栅格地图

1.2 约束条件

对于机器人的路径优化来说,其运动路径必须局限在栅格空间内,即搜索不能越过栅格的矩形边界。此外,还应受障碍物的限制,即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不能穿过存在障碍物的栅格区域。

1.3 适应度函数

在本文的建模方法中,本文路径规划目标是路径长度最短。路径的长度可以表示为:

L ( P a t h ) = ∑ i = 0 n − 1 ( x l i + 1 − x l i ) 2 + ( y l i + 1 − y l i ) 2 (1) L(Path) = \sum_{i=0}^{n-1}\sqrt{(xl_{i+1} - xl_i)^2 + (yl_{i+1} - yl_{i})^2}\tag{1} L(Path)=i=0n1(xli+1xli)2+(yli+1yli)2 (1)
其中(x,y)是路径中间点的坐标

利用协作搜索算法对上式进行寻优,找到最短路径。协作搜索算法参数设定如下:

%% 协作搜索算法参数设置
dim=length(noLM);%维度,即为非障碍物个数。
numLM0=round((EndPoint(1)-StartPoint(1))/4);%每次迭代选取的的中间路径点个数,可调
lb=0;%下边界
ub=1;%上边界
Max_iteration = 100;%最大迭代次数
SearchAgents_no = 30;%种群数量
fobj = @(x)fun(x,noS,noE,numLM0,net);%适应度函数

2.算法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MATLAB代码

本程序中,支持1.地图任意创建保存。2.其实点任意更改。

4.参考文献

[1]罗阳阳,彭晓燕.基于改进PSO的四轮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J].计算机仿真,2020,37(07):373-379.

[2]鲁丹. 粒子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无人机编队协同侦测目标的 Matlab 仿真代码示例。这个示例模拟了三架无人机在一定区域内搜索目标的过程。 ```matlab clc; clear; close all; % 定义仿真参数 N = 3; % 无人机数量 dt = 0.1; % 时间步长 tf = 20; % 总仿真时间 t = 0:dt:tf; % 时间向量 m = 2; % 目标数量 % 定义无人机初始位置 x0 = [0 0; 10 10; 20 0]; v0 = [1 1; 1 1; 1 1]; % 定义目标位置 t_pos = [15 10; 5 5]; % 定义搜索区域大小 search_area = [0 25; 0 15]; % 定义无人机搜索半径 d_max = 5; % 创建无人机和目标的数组 x = zeros(N, 2, length(t)); v = zeros(N, 2, length(t)); t_detected = zeros(m, length(t)); % 初始化无人机和目标数组 for i = 1:N x(i,:,1) = x0(i,:); v(i,:,1) = v0(i,:); end % 循环仿真 for i = 1:length(t)-1 % 计算无人机间的距离 d = zeros(N,N); for j = 1:N for k = 1:N d(j,k) = norm(x(j,:,i)-x(k,:,i)); end end % 查找每个无人机周围的目标 for j = 1:N for k = 1:m if norm(x(j,:,i)-t_pos(k,:)) <= d_max t_detected(k,i+1) = 1; end end end % 计算无人机速度 for j = 1:N v(j,:,i+1) = [0 0]; for k = 1:N if d(j,k) > 0 && d(j,k) < d_max v(j,:,i+1) = v(j,:,i+1) + (x(k,:,i)-x(j,:,i))/d(j,k)^2; end end end % 更新无人机位置 for j = 1:N x(j,:,i+1) = x(j,:,i) + v(j,:,i+1)*dt; % 确保无人机在搜索区域内 x(j,1,i+1) = max(search_area(1,1), min(search_area(1,2), x(j,1,i+1))); x(j,2,i+1) = max(search_area(2,1), min(search_area(2,2), x(j,2,i+1))); end end % 绘制无人机和目标的运动轨迹 figure; hold on; for i = 1:N plot(x(i,1,:), x(i,2,:)); end scatter(t_pos(:,1), t_pos(:,2), 'r', 'filled'); axis equal; grid on; xlabel('X'); ylabel('Y'); title('无人机和目标的运动轨迹'); % 绘制目标被发现的时间 figure; hold on; for i = 1:m plot(t, t_detected(i,:)*i, 'LineWidth', 2); end axis([0 tf 0 m+1]); grid on; xlabel('时间'); ylabel('目标'); title('目标被发现时间'); ``` 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距离阈值来判断无人机是否发现了目标。如果无人机与目标的距离小于搜索半径,则认为该目标被发现。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算法来判断目标是否被发现。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智能算法研学社(Jack旭)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