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质控」为什么read中会有5'接头

通常而言测序的时候是不可能会测到5'接头,因为5'接头属于测序引物,我们测序是从5'到3', 整个插入片段测穿了也就是把3'接头测到而已。

2013053-b979b1d31d18feb0.png
测序片段

但在建库过程中其实有一定概率会出现引物自连现象,也就是接头后面连着接头。当我们研究miRNA时,由于miRNA-seq长度只有22 nt左右,而测序P5接头序列长度也是这个范围,那么在胶回收的时候,这种短片段就会一起被回收,自然在后续测序时候也就可能会测到。这就是5' 接头污染现象。

2013053-8190eb2ddc381982.png
文库构建流程

那么问题来了,这对我们数据分析有什么影响?

我以自己的一批数据作为一个例子,用cutadapt分析在原始序列中一共有多少条read是5'接头污染

RA5=GTTCAGAGTTCTACAGTCCGACGATC
cutadapt --max-n=0.1 -m 10  -g $RA5 --action=mask -o test.fq.gz test_raw.fq.gz
2013053-0989d3a5b8594d0b.png
统计结果

仅有1.3%的原始数据是潜在的5'接头污染,也就是这批数据是合格的,不会影响我的分析。但是如果你的数据中存在大量的5'接头污染,你可以找公司聊聊了。

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5'污染的接头序列。一种方法,先过滤掉有5'接头的read,然后再用剩余的read进行3' 接头处理。另一种方法,是同时删除5' 和 3' 接头,然后按照长度过滤。

感觉上第一种方法更好些,只是要多写一步流程。我更偏爱第二种,因为高通量数据的量级摆在那里,只要数据整体没有问题,那么这些细节上的改变影响不了最后的结果。而如果你数据本身就很糟糕,那么别指望分析能给的数据带来显著的提高。

参考资料

### 回答1: 要用三代测序数据组装出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数据预处理:对三代测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过滤,去除低质量和含有适配器的reads。 2. 组装:使用基因组组装软件对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组装。由于三代测序数据具有较长的read长度和较高的错误率,因此需要使用适合处理这种数据的组装算法,如Flye、Canu、wtdbg2等。 3. 内部一致性校正:对组装结果进行内部一致性校正,去除矛盾的序列,提高组装准确性。 4. 粘连区域处理:在染色体级别组装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粘连区域,即存在多个不同的序列可以组装在一起。可以使用长读比对、Hi-C数据等方法进行粘连区域的处理,得到最终的染色体级别组装结果。 5. 评估和改进:对组装结果进行评估和改进,比较组装结果和已知参考基因组的差异,并使用其他数据如RNA-seq数据进行验证和改进。 以上是组装染色体级别基因组的一般步骤,具体实施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数据情况和组装软件的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 回答2: 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组装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质控:首先对三代测序数据进行质控,包括去除低质量碱基、修剪末端序列、去除接头序列等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参考基因组比对:使用相关物种的参考基因组作为参考,将测序reads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此步骤可使用一些开源的比对工具,如Bowtie、BWA等。 3. 去重和拼接:根据比对结果,对重复的读取进行去重,然后将比对上的reads进行拼接,生成更长的序列。常用的拼接工具有SPAdes、SOAPdenovo等。 4. 错误矫正:对拼接得到的长序列进行错误矫正,去除可能存在的测序错误。可使用Quiver、LoRDEC等工具进行错误矫正。 5. 碱基错误矫正:使用相关物种的其他基因组信息,如原核生物的拓扑结构、转录本序列等,进行碱基错误矫正,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可使用Pilon、Racon等工具进行碱基错误矫正。 6. 持续迭代:以上步骤可能需要多次迭代进行,直至获得较完整且准确的染色体级别基因组。 7. 结果评估:通过与已知基因组的比对、基因预测和注释等方式对组装结果进行评估,验证基因组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之,染色体级别基因组组装利用三代测序数据,通过质控、比对、拼接、错误矫正等多个步骤,最终得到较完整、准确的基因组序列。然而,组装结果仍需综合其他实验验证,才能确保基因组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回答3: 要组装一个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首先需要收集足够的三代测序数据。三代测序技术包括Illumina,PacBio和Nanopore等,它们提供了高质量、长读长的测序数据。 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参考基因组序列。可以使用辅助测序技术,如BioNano或Hi-C,来获得染色体的全长信息。这些信息将帮助将测序数据映射到参考基因组上。 接下来,将三代测序数据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根据每个数据集之间的重叠区域,可以通过重叠改正和序列拼接方法将读取连接起来。通过比对多个数据集,可以提高准确性并填充序列间的空隙。 然后,进行读取错误矫正。三代测序技术由于其相对较高的错误率,可能需要采取矫正措施。可以使用PacBio和Nanopore提供的高质量排序读取来矫正Illumina数据集中的错误。 在得到组装的序列后,需要通过重叠区域检测和破碎区域映射来验证和填充序列。通过比对之前得到的长读取和映射的链接信息,可以检测到重叠和破碎区域,并进行修复和连接。 最后,继续进行序列校准和错误修复。可以使用基于概率的方法,如polish read or consensus correction,来矫正残留的序列错误。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逐渐组装出一个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但需要明确的是,基因组组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涉及到很多细节和步骤。因此,在实际实施中,可能需要借助各种基因组组装软件和技术来完成任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