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串口通信打开正常,发送正常,但是接收不到数据的解决办法

5 篇文章 0 订阅
3 篇文章 0 订阅

在ubuntu上写串口通信程序时,出现了数据发送正常,但是无法接收数据的现象,read()函数读取一直失败。

经过查询资料,发现是串口配置一般在正规模式(.c_lflag = ICANON)下,因此数据读取到时一直存放在缓冲区,read()进行读取时只有识别到"回车"或者“换行”符号的时候,才会从缓冲区读取成功。

解决办法1:对数据发送端进行处理,在数据末尾加上换行符号;

解决办法2:原始输入模式是没有处理过的,当接收数据时,输入的字符在它们被接收后立即被传送,使用原始输入模式时候,一般可以选择取消ICANON选项。讲此配置修改为 .c_oflag = ~ICANON即可。

;


参考链接:https://blog.csdn.net/dearwind153/article/details/35370765

  • 10
    点赞
  • 6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7
    评论
Linux C编程中,接收不定长数据串口通信可以通过以下的步骤实现: 1. 打开串口:使用open系统调用打开串口设备文件,例如"/dev/ttyS0"。确保正确设置串口的baud rate、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 2. 配置串口:通过ioctl系统调用设置串口的属性,例如禁用规范模式,并设置输入输出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 3. 接收数据:使用read系统调用从串口读取数据。由于数据不定长,可以考虑一次读取一个字节,并将其存储在一个缓冲区中。 4. 处理数据:根据接收数据进行处理。可以通过循环读取,直到接收到特定的结束标志或达到预定的数据长度。也可以通过超时机制或读取的字节数判断数据接收完成。 5. 关闭串口:使用close系统调用关闭串口设备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收不定长数据时,可能会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1. 数据的结束标志:如果数据中没有特定的结束标志,在处理数据时可能需要使用自定义的结束标志或者通过计数器判断数据的长度。 2. 超时处理:如果数据接收时间较长,可以通过设置串口的超时时间,当一定时间内没有数据到达时,进行超时处理。 3. 数据缓冲区大小:由于数据的长度不确定,需要考虑缓冲区的大小,确保足够存储接收数据。 总之,在Linux C中接收不定长数据串口通信,需要打开和配置串口,循环读取数据并进行处理,最后关闭串口。通过合适的结束标志、超时处理和缓冲区管理等技术,可以实现稳定、可靠地接收不定长数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